今年芒种不一般,“涝不涝,看芒种”,2024年雨水多吗?

小水在乡村 2024-06-01 08:12:41

仲夏已至,北方麦黄,江南梅熟,时间过得真快,6月5日我们将迎来芒种节气,芒种不仅标志着干支午月的开始,同时也标志着仲夏时节的开始,农民进入一年中最忙的时节,不仅要忙着收割麦子,同时还要忙着种植玉米、红薯、水稻等秋熟作物,因此芒种也被人们称为“忙种”。

今年芒种不一般,属于“早芒种”

芒种是夏季的第3个节气,芒种一过就是夏至节气,夏至一过是小暑节气,夏至当天白昼时间最长,因此芒种至小暑这段时间是一年中白昼最长的时间段,进入芒种节气气温会显著升高。

每年芒种交节的公历期间都在6月5日至7日,此时太阳达到黄经75度,这个时间几乎是固定的,那么为什么会说有“早芒种”?既然有“早芒种”,那么必然有“晚芒种”,而这里的“早”和“晚”是根据芒种交节的农历时间来判定的。

每个月份有2个节气,五月对应的节气为芒种和夏至,夏至属于二十四节气中的“中气”,因此夏至交节的农历时间必然在五月份。《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记载“五月节,谓之有芒之种谷可嫁种矣”,正常来说芒种交节的时间在五月上旬,但是受农历闰月的影响,每年芒种交节的时间相差很大,如果芒种交节的农历时间在四月份,那么就属于“早芒种”;而如果芒种交节的农历时间在五月中旬,那么就是“晚芒种”。

今年6月10日芒种,对应的农历时间为四月二十九,好明显属于“早芒种”。老话说“四月芒种麦在前,五月芒种麦在后”,四月芒种属于“早芒种”,芒种到来的时间早意味着炎热的天气会提前到来,这样麦子会熟得相对早。

我国是农耕文明古国,我们老祖在长期的劳动生产中总结出非常实用的经验,根据我们老祖宗的说法,芒种当天的天气对往后的天气走势会造成不同的影响,在我国农村有句老话叫“涝不涝,就看芒种”,那么2024年雨水多吗?我们看看农谚是咋说的。

一、芒种落雨,端午涨水

这句农谚的意思是说,如果芒种节气当天下雨,那么预示着接下来一段时间阴雨天气都会比较多,等到了端午节的时候河水、江水会上涨。

今年端午节的时间在6月10日,时间恰逢周一,我们可以和周末连休3天,不调休。芒种下雨预示着往后雨水多,同时端午下雨也预示着往后雨水多,在我国农村就有“雨打五月五,当月无干土”的说法,即端午节下雨,那么预示着整个农历五月雨水都会比较多。

二、芒种雨绵绵,夏天烂草鞋

芒种节气的气候特点是气温显著升高、雨量充沛。农谚说“芒种雨绵绵,夏天烂草鞋”,在古代,很多农民下地都是穿草鞋,根据我们老祖宗的经验,如果芒种当天出现阴雨天气,那么预示着接下来的夏季降雨会计较频繁,草鞋可能会因为长时间浸泡在水中发生腐烂,这表明夏天雨水非常多。

二、芒种夏至是水节,如若无雨是旱天

这句农谚的意思是说,芒种和夏至是两个相对比较容易下雨的节气,人们把它称之为“水节”,但是如果芒种或者夏至当天没有下雨,那么根据我们老祖宗的经验,这预示着往后降雨会比较少,土壤容易干旱。

芒种后受东南季风的影响,源源不断的水汽被运到我国,天气闷热且空气湿度大,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进入雨季,因此正常来说进入芒种节气降雨会明显增多,如果到了芒种不下雨,那么说明副热带高压的势力弱,往后降雨可能都会偏少。

四、芒种火烧天,三伏田开裂

“火烧天”指的是天空被太阳炙烤得通红,说明是大晴天,气温比较热。这句农谚的意思是说,如果芒种节气当天是晴天,那么根据我们老祖宗的经验,这预示着到了三伏天降雨会比较少,很容易引发“伏旱”,土壤会因干旱而开裂,农作物的生长会受到严重影响。

那么芒种下雨好还是不下雨好?根据我们老祖宗的经验,如果芒种下雨,那么预示着夏天降雨会比较多;而如果芒种不下雨,那么预示着土壤容易干旱。对于我国北方麦产区来说,人们希望芒种天晴,这样有利于麦子的收割以及晾晒,不过在现代社会机械化越来越发达,麦子的收割效率显著提高,到了芒种节气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小麦已经收割完毕,如果芒种后下雨那么就有利于玉米的播种以及出苗;而对于我国南方来说,芒种后降雨多有利于秧苗的扦插,因此总体来说芒种下雨是好的兆头。

农谚是我们老祖宗千百年来的经验总结,对我们进行农业生产具有一定的指导价值。希望今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0 阅读:714

小水在乡村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