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文章来源于一位乳腺癌姐妹“玮玮”的个人投稿。
前不久,在上网冲浪时,她遇到了一个让人有些愤怒的问题……
能和癌症患者一起吃饭吗?
大家好,我是玮玮。回归日常的这一个月里,这是我在网上遇到过最特别的问题。
在遇到这个问题之前,我天天和家人吃饭,回到职场也陆陆续续和同事、朋友们都聚餐了。大家欢迎和鼓励我再次回到日常生活里,我们一起吃食堂新出豌杂面羊肉粉,一起喝喜茶酸奶星巴克,挽着手逛街散步,周末找茶餐厅逛花店。
一起吃饭的人里,有80多岁的爷爷,有再次怀孕的宝妈,也有人带着才读幼儿园的小朋友,还有小孩10个月大的新手妈妈,从来没有一个人问过我:你得癌症了,我们可以一起吃饭吗?
那天,在网上第一看到这个问题的瞬间,愤愤的写下唯一的答案:可以。等到冷静下来,我又把之前简单的答案再做扩展,希望能解答同样疑问的人,也消解自己的气愤。
认知局限,对「癌」未知
01
恐惧的原因是未知。
就像自己当初第一时间知道患病,一瞬间脑子里过了很多画面。
电影里因为化疗脱发虚弱的女生,带着彩色的帽子也没办法提亮惨白脸色和嘴唇,ICU外家人的痛哭,泪水和呼喊,红灯闪烁,火光墓地,生命流逝。
这些碎片无法构成对我对「乳腺癌」的完整认知,但是它们的日积月累又让我对癌有了恐惧的感受。所以当听医生说是癌症的那一刻,深刻入骨的害怕,是我唯一的感觉。
天知道溢液、 BI-RADS 4类、结节、钼靶、核磁这些词到底是什么?
放疗、化疗、雌激素、肚皮针又是什么?
是不是会遗传、会传染,会带辐射?
那时我对这一切也是一头雾水,全是未知。
但是此刻我病了,我不得不去学习去了解,我想继续健康地好好地活着。
因为未知而害怕,甚至停止前行停止热爱生活,是最傻的事情。
我一直习惯在不会的东西前加一个时间限定:我只是暂时不知道,我只是此刻不明白,而不是永远。
所以在确诊后很快调整心态,并充分看了各种专业书籍和知识,与医生护士深入了解病情,在网上搜索很多有意义的提问和回答,补充了认知地图后,害怕减轻了。
2005年,中国每年大概有200万人死于癌症,到2020年已经达到240万人。4月15日至21日是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可是在各个平台你有看到大的动静吗?微博的热度还比不过网红恋爱。裤裆里的事情比暂时没有危及到自己但有用的知识更值得关注吗?
什么是癌症?
我们从肉身最基础的组成元素细胞出发:
细胞本身会生长,然后死亡,然再生长,这是它的正常状态,以维持组织的正常功能和更新,以确保组织的平衡和健康。
然而,在某些情况下,细胞可能会失去这种正常的生长和死亡控制机制,导致恶性增生,即癌症的发生。这种恶性增生可能是由于基因突变、环境因素、免疫系统功能异常等多种因素引起的。当细胞无法受到正常的生长调控,它们会不断增殖,形成肿瘤,并可能侵犯周围的组织或转移到其他部位。
癌症的发生是因为细胞「死不了」,但我们却面临了死亡的威胁。
我记得当时看书了解到这点,心想这玩意生存能力真强,要是不让人致死,那这些死不了的细胞,不就是人类追求的永生。
你看,知道以后,再回顾问题,你觉得我们我们可以坐在一起吃饭吗?
如果你意识到了,知道我们可以坐在一起吃饭,那还有一些事情需要你注意:
■ 我们需要营养均衡、易消化、提高免疫力的饮食,并且远离烟酒。
■ 当癌症病人处于放疗或者化疗期间,饮食还更需要注意,比如我在放疗期间,偶尔就会食欲不振的情况,家人专门定制了菜单,严格按照菜单饮食;另一位病友阿姨在化疗才开始的时候,身体不适,常常呕吐。
如果这期间你要和癌症病人一起吃饭,一定请你多照顾他,并且缩短就餐时间,治疗期间很容易疲惫,身体疲劳的时候,我们需要及时休息。
大多数人对疾病存在社会偏见
02
艾滋病意味着这个人生活不检点,
精神疾病是这个人日常想太多,
肥胖症就是太能吃不节制,
乳腺癌是因为太爱发脾气……
这些观点是不是很熟悉?
很多时候当我们在讨论一个疾病的时候,聊的不是细胞的变化,而是聊肉体以外的社会看法。
普通人对病理病因没有专业全面的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电视电影短视频又看到了很多被加工被艺术化以后的疾病。潜移默化,以至于我们谈论疾病的时候,往往将它与道德败坏、不洁或邪恶等各种负面概念联系起来,从而对患者进行道德评判和歧视。
问者无知可能也无意,但在这个问题下的答案,回复的癌症病人带着怒气,因为我们都感觉到了你言语之外对这个疾病的偏见和歧视。
肉体的伤害有终点,是死亡。但偏见和精神伤害的终点是什么呢?让我们回归到事情的本身吧。
惧怕的是病?
还是病了以后最坏的结果?
03
再深一层想想:
癌这个字眼可能是距离死亡最近的。我们都害怕自己得绝症后快速走向死亡。
有一天晚上,好久不熬夜的我不知为何难以入眠,脑子里忽然想到相比其他人,现在自己可能距离死亡更近一点了。忽然坐起身来,想那到底应该怎么办,还有什么事情要做,想着想着没有答案,就睡过去了。
第二天醒来我又接着想,好像暂时还不知道要怎么办,可也想明白了:
我们原本就是向死而生,这是人生的必然终点。
我们没有经历过很好的死亡教育,当大学时候第一次接触哲学,自以为对生和死有认知,回家就和才读小学的弟弟说,我们迟早都是要死的,现在再互相相爱也没有意义,都会失去,吓得他找老妈爆哭。
这段日子我好像越来越明白,死亡这一件非黑即白的事情,带来的不是一个非黑即白的意义。
与其为了终点惶惶不可终日,过好在路上的这段旅程,更重要。
即便癌或者不癌,吃饭或者不一起吃,你和我的终点都是无法修改的。
当清晨高原的风吹过我的发梢,
下午三点的阳光洒在我躺在沙发的脚丫上,
放下手机认真的夹起红薯和家人朋友吃一顿早餐,
收到一把才从地里收割回来的鲜花,
因为分歧而投入的激烈争吵……
就算很多年以后作为实体的我们都消失了,但那一刻的真实鲜活感受:喜悦、悲伤、美好、灰暗,都如此让我强烈地想好好活下去,我想,这就是活着的意义。
就算暂时看不懂理解不了死亡也没关系,还在非黑即白的害怕也没关系,相信未知都是暂时的,我们可以自己教会自己。推荐两个可爱的动画片《心灵奇旅》《寻梦环游记》,这也是我在这次得病后,居家休息又拿出来再次看的电影。
落叶也好,微风也好,此刻活着,就是最好的热爱生活。
肉体有终点,是死亡,但精神的终点是什么呢?
我在一月份确诊乳腺癌,三个月休息后重新回到职场。三个月的休息期,每天和家人一起吃饭,回答完这个问题,也要晒晒一起吃饭的美好瞬间,有手艺好的家人和懂吃的朋友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
尾声
04
感恩“玮玮”小姐姐对这个问题的诚挚回答,觅健乳腺癌互助圈希望借由这样的分享让所有人都明白:
乳腺癌不是传染病,那些勇敢的患者们因为化疗掉光了头发,因为治疗满身伤疤,她们都可以坚强,但是外界的歧视和不理解,才是真正刺伤他人的一把尖刀。谨以此文让所有人都能明白:
“生而平等,人人应该互相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