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葬是一种根深蒂固的埋葬习俗,也被称为“陪葬”,它的意思是用器物、动物甚至是活人陪伴着埋葬在坟墓中。用生者作葬礼,在我国古代很常见。
“人殉”最初是原始时代的产物,既代表着人们的身份与地位,又代表着人们对死亡与死亡的认识,是中国悠久的文化传统。
一直到1911年中华民国成立,祭奠丧事的习俗方告终结。
牺牲史
从考古发掘来看,早在原始时代就有了陪葬品。而中国古代最早的一次“以身殉道”却是从商王朝开始的,当时商王朝的君主通常都会下令让自己的家人和下属随葬,但都是小打小闹。
据《墨子·节葬下》记载,皇帝的葬礼多至百人,就连一个普通的官员,也有数十人之多。这个说法大致体现了在西周时代,以地位高低来区分陪葬品的大小。
到了春秋末期,人们用兵马俑代替活人陪葬。孔子曾经说过:“先祖之人,其所生之人,皆不继也。”即是这种情形。
到了秦汉,这种陪葬品的数量就减少了。秦始皇去世的时候,和以前的皇帝有了很大的不同,不再是用活人来下葬,而是用兵马俑来下葬。不过,根据历史上的记录,当时建造这座坟墓的工人和侍从,全部都死在了坟墓里。
直到汉代,刘邦和汉惠帝等人都坚决主张不用陪葬法。再加上,汉代人对生死看得很开,所以陪葬的影响也就小了许多。
自汉末至宋代,除了偏远之地,陪葬者大多为偶发之事,已不成惯例或流行之风俗,例如三国时吴名将陈武阵亡,孙权命陈爱妾陪葬者,但这一做法仍为后世所诟病。
祭祀活动的恢复
在辽金时期,部分边陲少数民族仍有以生陪葬的风俗。尽管辽、金深受汉族文化的深刻影响,但其君主并未取消“陪葬制”。
在辽王朝的历史上,就有过大量的祭祀活动。而在蒙古王朝的时候,在成吉思汗死后,据说成吉思汗为了给自己的儿子送行,杀死了超过二万人。
蒙古王朝和元代都有不同程度的恢复。
明代前期,明代皇帝又将中原的陪葬法恢复到了鼎盛时期。有学者指出,明代早期的陪葬制是对元朝的一种延续。这一习俗不但受到了皇上的号召,而且还对皇室成员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大明皇帝曾经下令,让死去的几个皇子的妻子陪葬,比如朱樉的皇妃王氏。
大明皇帝崩殂之时,他的妃嫔多达十余人。明成祖朱棣死后,还命后宫妃子、宫女们替他陪葬,韩丽妃便是其中之一。虽然有不少人为他求情,却也没有能够说服他。
在明英宗年间,陪葬品的发展有了一个拐点。明英宗虽然战死沙场,斩杀了有功之臣于谦,但因为英宗取消了陪葬法,所以他的名声也因此变得更好。有史籍记载:“若有妃嫔陪葬,可为后世立下大功。”
到了清朝,因为满族人还没有进入关内,就已经习惯了打鱼打鱼,所以当时的皇帝,也是非常重视陪葬的。努尔哈赤死后,他的妻子也跟着陪葬了。侍卫们为了向君主效忠,也不得不以死相逼。
至顺治时,董鄂妃宾天,顺治皇帝又命宫中的内侍与内侍为其送终。好在康熙很反对这种丧尸的做法,下令不能用生尸,所以,这种丧尸的风气,就被控制住了。
死者的归宿
由于中国的陪葬习俗由来已久,而且也有一些坟墓被发掘出来,是用活人来陪葬的。那些被选择为他陪葬的人,会是什么下场?我们可以从几个例子中找到答案。
吴王阖闾的女儿死后,举行了一场盛大的丧事,吸引了城中的人前来观看,但吴王阖闾还是命令所有人都被埋在了坟墓里,给他们陪葬。
而那些人,则是被活生生的囚禁在了里面,正常情况下,人是必须要吃饱喝足才能活下去的,可是这里并没有这样的条件,那么那些随葬品,大多数都是要被活活的饿死的。
在这样的环境下,一个人的寿命,只有七天。
当然了,也有一种可能,那就是坟墓中的空气并不是很好,所以,坟墓中的人也会被活活的憋死。如果是这些人,恐怕一天都活不了。
至于为皇家殉葬,那些被挑选出来的妃子,都会被提前准备好一种剧毒,让她们在进入皇陵之后,再用这种剧毒杀死自己,让自己死得有尊严,让自己在九泉之下,有个好脸去见皇上。
至于那些太监和宫女,就不会这么客气了。秦始皇将修建他的王陵的铁匠和嫔妃全部处死在了王陵之中,导致了王陵中最常见的一种尸骸,就是王陵中最常见的一种。
结尾:
“陪葬法”在中国的历史和文化中是一种很不健康的东西,应该彻底摒弃。它的实质就是一种君主立宪式的封建主义,而我们这个出生在近代的人,却不再需要经历这种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