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文:幾鵋
编辑:王西北
——【序言】——60、70年代,家家户户为一口饭而忙碌,温饱成了最大的压力。然而,如今时代变迁,人们不再为吃饭发愁,却陷入了物质追求的漩涡中,物质问题成为新的重担。
过去是“吃得饱”,如今是“过得好”。
这一变化揭示了社会发展的两面:经济腾飞的背后,人们的幸福感却在下降。真是“饱暖思淫欲”,物质丰盈带来的新烦恼,值得我们深思。
——【正文】——少年时,常听父辈们提及六七十年代的艰苦岁月,那时的日子如同“茅屋为秋风所破”,一家人能填饱肚子,已是万幸。回首那段历史,不禁感叹“人有旦夕祸福”,然而如今,我们的困境却不再是温饱问题,而是物质生活的重压。
六七十年代,正值中国经济困窘之际。
当时,粮食供给不足,人民每日辛勤劳作,仍难免“三餐不继”。据统计,1960年全国粮食总产量约为2400亿斤。
然而,人均仅有400多斤,远不能满足基本需求。街坊邻里间,互助互济成常态,正所谓“同舟共济,共克时艰”。
我家在那时便是如此。
祖父母每日天未亮便出门务农,夕阳西下才得归来,整日劳累,换来的不过是一点粗茶淡饭。
小时候,我常听奶奶讲,她为了省下一点米饭,让我们几个孙辈能吃得饱,自己常常只喝点米汤。正是那种艰苦环境,使得一家人更加团结,彼此之间的亲情更加深厚。
反观今日,虽然“米面无忧”,但物质生活的压力却如影随形。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但同时,消费水平也不断攀升。
尤其是在城市生活,房价居高不下,生活成本逐年递增,压得人们喘不过气来。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2年全国商品房销售均价已达到每平方米1.2万元,这对于普通工薪阶层来说,无疑是沉重的负担。
我身边的许多朋友
虽说收入不菲,但在高昂的房贷、教育、医疗等开支面前。依然感到“捉襟见肘”。
有位同事,夫妻二人月收入共计两万元,但扣除房贷、孩子学费及日常开销,每月所剩无几。
更有甚者,为了支付高昂的医疗费用,不得不举债度日。物质上的压力,使得他们时常感到“身心俱疲”,生活的幸福感大打折扣。
不仅如此,现代社会对于人们的心理压力也愈发显著。过去,简单的生活方式,使得人们心态平和,满足于“吃饱穿暖”。
而今,社会节奏加快,竞争激烈,人们追求更高的物质生活,难免心浮气躁。
特别是在大城市,职场压力、生活节奏以及社会期待,使得许多人倍感焦虑。根据中国心理卫生协会数据,2021年全国焦虑症患者已超过6000万,心理健康问题不容忽视。
在此背景下,人们纷纷寻求缓解压力的方法。
有些人选择旅行,通过远离城市喧嚣,放松身心;有些人则参加各种健身活动,以增强体质,缓解压力。然而,这些方式虽能暂时舒缓压力,但却无法根本解决问题。
毕竟,“治标不治本”之道,难以持久。
于是,我不禁思考,如何在这个物质追求的时代中,找到平衡点,提升生活的幸福感。
首先,我们应当“知足常乐”,正如古人所言:“人心不足蛇吞象。”过度的物质追求,只会让我们在无尽的欲望中迷失自我。
其次,我们应当重视精神生活的建设,多关注家庭、朋友间的亲情友情,多参加有益身心的活动,培养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
国家也应当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减轻人民的生活负担。
近年来,政府在教育、医疗、养老等方面投入了大量资源,取得了一定成效。
但仍需进一步完善。例如,可以适当调控房价,减轻年轻一代的购房压力;提高社会医疗保障水平,让人民“病有所医”;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全民的心理素质。
总结而言,六七十年代的最大压力在于温饱问题,而今则是物质问题。
面对这一转变,我们需要调整心态,寻求内心的平衡,提升生活的幸福感。
正所谓“心安是福”,只有在精神上找到满足,才能真正实现幸福生活。
正所谓:“人之幸福,不在于物质的多寡,而在于内心的满足。”唯有如此,方能在物质与精神的双重考验中,寻得一片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