宰相告老还乡后,与地方县令相比,谁的权力更大?

夏知观史呀 2023-03-06 18:50:26

古代封建王朝的朝堂之上,宰相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高官重臣,县令则是分管一方的芝麻小官。

倘若两者均处于当职期间,宰相自然拥有更加崇高的地位,权力也更大。

但若是宰相告老还乡回到家中,那么此时的宰相又是否还有权力?

与当地的小小县令相比,谁的权力又更大呢?

权倾朝野的宰相

宰相一职,最早起源于我国春秋战国时期。

按照字面意思理解,“宰”意为主持,“相”意为辅佐,连起来就可以理解为辅佐皇帝处理全国大小事务的官员。

在实际工作中,宰相除了帮助皇帝总揽朝务的任务,还有统领百官之职。

不同朝代,对于宰相一职的称呼也不尽相同。

春秋战国时期,齐国设立左相、右相,二者均为宰相;战国时期,各国大多称呼宰相为“相邦”;秦汉时期则以“丞相”相称;隋唐年代,宰相又变为了中书令、尚书、侍中的统称。

不过无论名称如何变化,宰相的权力一直以来都很大。

宰相是封建王朝官场中的最高官员,正所谓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一般指的就是宰相。

正常情况下,宰相大多为当朝功高权重的大臣所任职。

虽说封建社会属于皇室一家,宰相也不过是为皇帝工作的仆人,但天下政务繁多,君主自然不能所有事都亲力亲为,想要面面俱到,必须依赖以宰相为首的文武百官,而在封建官僚体制中,宰相就是那个仅位于皇帝之下的重臣。

换言之,整个朝堂之上,除了皇帝就是宰相说了算,如此看来,宰相的权力不可谓不大。

在特殊情况下,宰相甚至会出现功高震主、威胁皇权的情况。

比如皇帝沉湎于享乐之中,对朝事不闻不问,如此一来宰相就成为了一国的实际管理者。

再比如幼帝登基,无力治理朝政,负责辅佐新主的宰相,自然而然就会被赋予更多更大的权力。

又或者是皇权衰落,朝中大权顺理成章的就落到了最大官员宰相的手中。

三国时期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曹操,就是最典型的例子。

历史上,宰相威胁皇权的例子数不胜数。

正因如此,皇帝在重用宰相的同时,也都在想方设法削弱宰相权力、防备其篡权谋位。

汉朝时期,汉武帝为加强中央集权,亲自过问一切政务,给予九卿百官直接向皇帝奏事的权力,不用再通过宰相。

到了隋唐,宰相制度又演化成三省制,宰相权力被大大分割。

北宋年间,朝中军权更是从宰相的手中分离出来,同时设立三司使,进一步分割宰相权力。

公元1395年,朱元璋正式宣布废除宰相一职,这一在历史上留存了1700多年的宰相制终于走到了尽头。

宰相一职从诞生开始,削权、打压、防备似乎始终伴其左右。

但无论如何削弱宰相的权力,它始终是朝堂之上权力最大的官职。

相较于分管一方的小小县令,宰相的权力更是至高无上。

七品芝麻官——县令

县令这一官职同样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彼时的官场称呼一县的行政长官为“令”,县令一词便由此产生。

战国末年,郡县制度正式产生,县令制度也愈发完善。

在古代,县令通常是一县的最高长官,虽说仅能管辖一方土地,但在自己的属地内,其地位与皇帝无异。

地方行政、军事、司法、治安、税赋等等,尽皆归属县令管辖。

值得一提的是,县令一职在古代并不是所谓的九品芝麻官,而是正七品官。

古代选取官员的方法十分有限,除了正常的科考制度,几乎没有其他合理办法。

如此一来就会造成一种很严峻的情况——朝廷可以任用的官员很少,能够派到全国各地当县令的官员自然也不多。

如此选官任官方式,自然会造成官僚机构人手不够、权力过度集中的情况。

很多情况下,朝廷在任命一地的官员时,只会分派县令一职,其他位置的辅佐官员就只能靠县令自己选拔、任命。

因此,偌大一个县级机构,到头来几乎都是县令自己身边的人,其权力自然也就大了。

当然,为了防止地方县令为非作歹、滥用职权,朝廷会定期派出检察官员探访,观察县令有没有行使好自己的职责,是否作出了不符规定和礼法的行为。

但这种制度在历朝历代中推行的并不多,大多数情况下,县令仍是一个无人监管的职位,最多就是定期向更高一级的知府汇报一下政务。

只要朝廷没有钦差大臣到来,县令可以说就是地方的土皇帝,几乎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即便偶尔遇到朝廷钦差巡视,通过钱财收买从而实现官官相护,也是一件很容易的事。

所以,古代县令多出贪官。

或许这些县令们在上台之初,都抱有一颗为百姓造福之心,但在这样一种无拘无束、天高皇帝远的环境之下,时间一久难免误入歧途。

这在某种程度上,与古代皇帝们的昏庸堕落是一个道理。

诚然,也有一些严于律己的官员能够做到出淤泥而不染,这些人无不是历史上少有的清官。

他们抵御住了官场的污浊,受到百姓的爱戴,但他们终归是少数人。

更多县令,到底还是迷失在了权力之中。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县令就是这样一个职位。

每个县有拥有自己的政府、财政部门、商会、治安人员,俨然一个小型国家。

只可惜这个组织内部没有监察人员,大小权力全部由县令一人说了算。

站在这个角度来看,县令的权力似乎并不比朝堂之上的宰相弱。

当然,二者若是在当差期间相遇,自然还是宰相的权力和地位远胜县令。

不过,若是一位告老还乡的宰相,遇到官僚制度中的最小官员县令,二者之间又是谁的权力更大呢?

谁的权力更大?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宰相倘若褪去一身官职,便成了一位平民百姓。

按照正常的管理制度,此时的宰相应当归属当地县令管辖,根本没有与县令比拼权力大小的资格。

即使宰相当职时多么风光,此时面对一位小小七品官员也不得不行礼。

此时的宰相倘若犯下罪过,作为一方父母官的县令,完全可以按照当朝律例处置宰相。

虽然宰相曾经是皇帝身边的重臣,可出于公事公办的角度,县令完全有权力对其绳之以法。

不过这毕竟是推断中的情况。

一般来水即使宰相下野后身无半点权力,地方县令仍然要对其以礼相待,万万不敢摆县令的架子。

毕竟,宰相本人虽说离开了官场,但其裙带关系并没有远离朝堂。

作为一朝之宰相,在朝中必然有着自己庞大的人脉和势力,这些人就是宰相最大的底气。

尤其是告老还乡的宰相,此时的宰相大抵已经步入中老年,在朝为官几十年时间,朝中的关系网络势必错综复杂。

此时的宰相没有了半点权力,但身后多得是手握重权,并愿意为其出头之人。

所以,若是县令仗着官威向告老还乡的县令施压,那么等待他的或许就是无数高官重臣的打压和针对。

当然,此时的宰相仍然不具备任何的权力,只不过是多了一层常人不具备的威望。

相较于县令,告老还乡的宰相仍然没有与其权力争斗的可能。

不过,若是宰相想要凭借威望,通过县令行使某些权力,县令在大多数情况下还是愿意卖宰相一个面子。

退休宰相的人情虽说不如当职期间值钱,可对于一个小小的七品县令来说,宰相随便一封举荐书或者推荐信,都能给县令创造一个飞黄腾达的机会。

当然,以上情况针对的只是正常情况下的退休宰相与当职县令。

如果告老还乡的宰相是失权之人,情况或许会大不相同。

中国古代历史上,能够安安稳稳在宰相位置上干到退休的人似乎并不多,更多人在还未到退休年纪时便因为种种原因被迫告老还乡。

这类宰相要么失去了皇上的宠幸与信任,要么在党争中落败,他们以失败者的姿态回到家乡。

对于县令来说,这些宰相似乎并无任何利用价值,更无讨好的必要,他们自然也就没有了与县令比较权力大小的资格。

还有一种情况,那就是县令的来头很大。

朝中大臣因为犯事被贬的例子数不胜数,一方县令经常成为他们的归宿。

对于这些人来说,县令之位可能只是暂时的,只要日后返回朝堂,权力与地位将会再次降临在他们身上。

所以,这部分县令的权力远非一般县令可比。

相较于告老还乡的宰相,他们也具备更强的底气和资历,权力上的比拼自然也不会落入下风。

结语

宰相与县令,原本是两个天壤之别的职位。

但在某种情况下,二者似乎的确具备了一定的可比性。

只不过,权力的对比永远不能简单依靠职位的大小、是否在职来衡量,中间还有太多其他因素值得掂量,这便是中国古代的官场。

0 阅读:0

夏知观史呀

简介:读史以明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