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不仅是中国历史上唯一女皇,而且“素以智计、兼涉文史”,对唐代文化发展有过诸多贡献,也是一位擅长诗词的文学家,擅书法,通中国书画的书法艺术家。宋代《宣和书谱》中对武则天书法的评价是:“凛凛英断,脱去铅华脂粉气味,其行书驭驭书法绘画能有丈夫胜气。”
我们从大量碑刻看,秦汉时写碑,是以庄重典雅为主,书体多用篆隶。魏晋以后,多用楷书,碑额尚多用篆隶。隋以前的碑无行书,以行书写碑的自唐太宗的晋祠铭始。
从碑史上看,王羲之的老师卫夫人虽是女书法家。然而是以帖学而著称,所以武则天是女人写碑的第一人,也是用行草体写碑的第一人,可见其勇气与气魄之大。达到可以自创书体,自己造字。
《升仙太子碑》是武则天75岁的时候写的,行楷布局错落,章法严谨,体势矫健。风神独具。得王羲之的笔法风韵。书法大师启功先生的《论诗绝句》评价此碑:“草字书碑,前此未有。”《升仙太子碑》可以说是是武则天留下的代表作了。
武则天不仅是一名政治革新家,而且在书史上也是一位敢于创新的出色的女书法家 ,从她的书法作品看。显然不是趋向于丑书。而是创新的更美了。武则天还能诗词、善曲谱。她的《如意娘商调曲》--
:“看朱成碧思纷纷,
憔悴支离为忆君,
不信此来长下泪,
开箱验取石榴裙。”
写得那是相当哀艳缠绵,情意绵绵!
从书法风格上分析,武则天其书法深受唐太宗的影响。太宗酷爱书法,大量收集王羲之的墨迹和法帖,这无疑对武则天研习书法启发很大。所以她的书法对我们了解王羲之笔法还是有很大借鉴作用。
武则天 夜宴帖
在她夺取政权登上皇帝宝座后,大权在握。四海安定,就有了大量的读书,学书时间。据有关资料记载:“万岁通天二年,向光禄大夫王方庆访求羲之笔迹, 王方庆乃晋王导十一代孙,进献家藏珍本十卷,凡二十八人,惟羲献见于此帖,余多散失,纸墨精好,奕奕生动,王氏家风,漏泄殆尽“。
武则天得此墨宝,命人全部双钩廓填成纸本墨迹卷,”真迹复赐王方庆,《王羲之一门书翰》十卷二十八人书《万岁通天帖》唐摹本,在唐代称为《宝章集》。《万岁通天帖》的名称始于宋代岳珂。朝夕研习,尽得笔法,后此三年,即写升仙太子碑。”
升仙太子碑
武则天的《升仙太子碑》, 其书出入二王, 遗貌取神,参以皇象章草笔法, 纵横潇洒自如, 颇有气势。明朝赵涵的《石墨镌华》中赞誉武则天的《昇仙太子碑》:“升仙太子之碑六个大字,飞白书,作鸟形,亦佳。飞白书久不传于世,此其仅存者耳”。
在书法的表现中,武则天将这多种字体变化灵活自如的运用其中,并且毫无违和感,完全不突兀,可见她既深谙书法的规律,又具有非凡的艺术胆识和才气。
升仙太子碑拓本全貌
武则天在位十五年,这位令人生畏的被称为是一只妩媚凶残的“胭脂虎”的第一女皇,活到82岁,方“寿终正寝”。死后葬于乾陵,位于陕西咸阳市乾县城北6公里的梁山上,是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的合葬陵,墓碑为“无字碑”,也引来无数史学家猜测和兴趣,有认为,武则天立“无字碑”是用以夸耀自己,表示功高德大非文字所能言表。也有认为,武则天立“无字碑”是因为自知罪孽重大,感到还是不写碑文为好。总之,“无字碑”虽未刻录任何文字,但体势,形制、碑石饰纹已表达或者远远超过了文字所能表达的更为深层的政治社会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