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后偏身肌张力过高怎么办?科学服用3种药物,改善肢体活动

经纬谈健康 2023-11-01 23:08:03

60多岁的赵大爷是一名高血压病患者,病史长达20多年,虽然长期服药,但是因为赵大爷有酗酒的毛病,所以血压控制一直都不理想,但是他一直也没有放在心上。

半年前的1天,赵大爷的睡觉的时候突发头晕、头疼,并且伴有左侧肢体的活动乏力,言语含糊,家里人怀疑是中风了,于是连忙呼叫120,将其送到附近医院的急诊。医生急查颅脑ct提示急性脑梗死,于是第一时间通过绿色通道将其送至手术室,经过及时的溶栓治疗后,赵大爷的生命体征逐渐稳定下来了。

住院治疗半个多月后,赵大爷头疼、头晕的症状都消失了,但是遗留下了左侧肢体的活动不利,医生建议他前往康复科进行中风后的康复治疗。在康复科治疗期间,赵大爷的语言、进食等功能都在逐渐恢复,左侧肢体的力量也在逐渐增加,但是随之而来的却是左侧上下肢的肌张力明显增高,这导致赵大爷左侧上肢老是处于屈曲状态,下肢也出现明显内翻,非常不利于肢体功能恢复,康复医师为其制定了康复矫正器来改善其肌张力。

回家休息一个多月后,赵大爷按照医嘱来医院复诊,结果医师发现他回家时还可以拄拐杖走路,现在却要坐轮椅复诊,询问过后才知道是赵大爷嫌麻烦,所以回家后并没有按规定佩戴矫正器,导致其肌张力逐渐增高,现在他的左上肢和手指头几乎无法伸直,下肢也因为严重内翻导致行走不稳,于是医生建议其服药来降低肌张力,赵大爷一听说又要服药,表示很抗拒,询问这是什么药?医生解释道临床上对中风后偏身肌张力增高的患者一定要及时进行降低肌张力的治疗,其中药物治疗也是一部分,否则随着肌张力的增加,偏瘫的肢体肌肉会发生萎缩和关节变形,这会非常影响后期的康复效果。赵大爷听罢医生的解释后就按照医生的医嘱规范服药,一段时间后他的肌张力果然有了明显好转,肢体活动也明显改善了。

一、什么是肌张力?脑卒中后为什么肌张力会增高?

肌张力是指肌肉在静止松弛状态下的紧张度,这是人体所有运动和姿势的基础,肌肉保持一定的张力可以让人体在短时间内进行具有目的性的运动和功能活动,从而实现特定的运动结果,简单的如行走、奔跑等,复杂的如开车、游泳等均离不开肌张力的正常运转,而当肌张力发生异常,出现异常的增高或者降低时就会严重影响人体的肢体活动,而脑卒中后偏瘫肢体肌张力增高就是临床最常见的情况之一。

脑卒中后的患者为什么肌张力会出现明显增高呢?具体而言,可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中枢受损导致抑制信号减低

人体的肌张力是受脊髓与脊髓以上水平的共同调节,正常情况下脊髓部分会持续性的对肌肉传递紧缩的信息,从而保证肌肉维持一定的张力,但是为了不影响正常的肢体活动,防止肌张力过高,大脑等上级中枢会对脊髓信号进行抑制,从而保证肌肉的张弛有度。

但是高位中枢(如大脑皮质、基底节、小脑、脑干等)受损时,上级的抑制信号就降低或者消失了,这导致脊髓等下级中枢可通过锥体束、网状脊髓束等纤维束产生易化或抑制作用,使梭内肌兴奋性增加,导致牵张反射增强,最终导致肌张力增高。

2、神经可塑性受损

神经可塑性是指中枢神经系统在损伤情况下的恢复能力,研究表明脑卒中后,患者病灶侧与对侧皮质会发生大脑实质性重组,从而有助于实现损伤大脑的恢复,但是这种恢复功能可能是不良的,这种不良的神经可塑性也可导致卒中后的肌张力增加,反而不利于肢体运动的康复。

3、神经递质作用异常

脑卒中后患者大脑中的神经递质会出现分泌异常,其中以谷氨酸等兴奋性神经递质的分泌会明显增加,而γ-氨基丁酸和甘氨酸等抑制性神经递质分泌明显减少,这导致脊髓牵张反射增强,最终导致肢体肌张力明显增高。

二、脑卒中后肌张力过高对人体健康会有什么危害?

偏瘫肢体肌张力增高几乎是所有脑卒中患者都会出现的后遗症,如果不能及时进行纠正,这种肌张力会逐渐增高,不仅严重影响后期康复的效果,并且可能遗留严重的后遗症,具体而言肌张力过高会导致以下几种危害。

1、影响正常的肢体功能恢复

肌张力过高会对脑卒中后患者的肢体功能恢复产生明显的影响,持续性的屈肌肌肉紧张会导致患者的偏瘫侧肢体呈现屈曲状态,如肩关节内收、肘关节内屈、踝关节内翻等,这种异常的姿势会严重影响正常的肢体运动,最终导致患者遗留肢体功能障碍。

2、导致肌肉退行性改变

持续性的肌张力增高会导致肌肉持续收缩,最终导致肌肉发生痉挛性萎缩,具体表现为肌肉硬度增高、活动能力减弱或者丧失,这种退行性的改变会严重影响肢体功能的康复,严重时甚至会导致肌肉发生粘连,需要通过手术的方法才能将肌肉恢复的到正常的功能状态。

3、导致关节畸形

长期的肌张力增高会导致多个关节发生畸形改变,常见的如肩关节脱臼、指关节畸形、踝关节畸形等,这种骨关节的异常改变正是因为长期的不当应力所造成的,这种改变不仅严重影响正常的肢体功能恢复,而且会导致偏瘫肢体的运动能力进一步下降,并且往往需要通过手术或者微创治疗的方法才能有效改善。

综上所述,脑卒中患者出现肌张力增高后一定要及时进行纠正,通过多种手段降低肌张力,这不仅有利于肢体功能恢复,并且可以降低发生后遗症的几率,其中药物治疗就是常用的手段之一。

三、科学服用3种药物,有效降低肌张力

临床上降低肌张力主要是通过物理疗法、药物治疗等多种手段相互配合,其中药物疗法常作为一线疗法使用,所使用的药物统称为肌肉松弛药物,其中以下3种药物最为常用。

1、乙哌立松

乙哌立松是临床上常用的中枢性肌肉松弛药,药理学研究表明其可以通过抑制脊髓后根的反射电位,从而降低脊髓对于肌肉的收缩作用,减轻肌张力;其次,乙哌立松可以有效抑制神经细胞上钙离子通道的活性,阻滞肌肉交感神经的兴奋性,对于舒张平滑肌也具有一定作用。但需要注意的是服用乙哌立松会导致腹痛、腹胀、嗳气等多种胃肠道反应,并且可能导致乏力、失眠、头疼等中枢系统反应;最后,由于其可以舒张全身的平滑肌,因此前列腺增生、青光眼等疾病的患者慎用,可能导致疾病加重。

2、巴氯芬

巴氯芬是临床上常用的肌肉松弛剂之一,其本质是一种氨基丁酸受体激动剂,其可以降低脊髓单突触或多突触的反射电位及脊髓后根与后根间的反射电位,从而有效改善锥体束损害造成的肌张力增高的痉挛症状,是临床上治疗痉挛性偏瘫和截瘫的常用药。但需要注意的是服用巴氯芬可能导致头昏、乏力、低血压、恶心等多种不良反应,并且其对于呼吸系统具有抑制作用,因此存在慢性阻塞性肺病、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呼吸困难性疾病的人群慎用;最后,服用本药还可能诱发或者加重精神类疾病或者癫痫,因此存在上述两种疾病的患者慎用。

3、替扎尼定

替扎尼定是一种α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其可以有效增强运动神经元的突触前抑制作用而降低强直性痉挛状态,从而改善脑卒中后的肢体痉挛状态,临床研究表明替扎尼定对卒中后痉挛有积极作用。但需要注意的是服用替扎尼定会导致倦睡、疲劳、头晕等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导致的不良反应;其次,在服用初期常出现急剧血压下降,这种情况下应立即停药;最后,长期服用替扎尼定会导致肝功能损伤,导致黄疸、腹痛等多种不良反应。

四、除了药物,这些方法也可以降低肌张力

需要强调的是,临床针对脑卒中后肌张力增高主要还是以非药物疗法为主,药物治疗为辅,因为绝大多数的肌肉松弛药物对于中枢系统都会有一定影响,这可能导致脑卒中患者出现多种不良反应,因此面对肌张力增高我们还可以选择这几种非药物疗法。

1、矫形器

矫形器是临床常用于降低肌肉张力的常用方法,其主要是通过外力作用,从而抵抗偏瘫肢体肌肉的痉挛和疼痛,预防关节的挛缩和畸形,并且可以能持续较长时间,对于脑卒中患者的后期康复具有积极作用。

2、重复经颅磁刺激

重复经颅磁刺激是一种无痛、非创伤性的大脑刺激技术,其可以通过调节大脑皮质神经元的兴奋性,从而有效降低脑中风后肢体的肌张力,对于改善后期的肢体功能具有明显作用。

3、冲击波治疗

体外冲击波治疗也是临床上有效缓解肌张力增高的方式之一,其主要是通过清除退化的轴突,并促进其再生来有效调控中枢神经系统对于脊髓的抑制作用,达到降低肌张力的目的。

4、针灸

临床研究表明针灸治疗对于脑卒中恢复期的患者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同时针灸可以通过调节大脑神经递质的分泌来降低肌肉张力,有助于后期的肢体功能康复。

五、总结

随着我国逐渐进入老龄化社会,脑卒中患者的数量也逐渐增多,而脑卒中后肌张力增高是临床最常见的后遗症之一,其不仅仅会严重影响正常的肢体功能恢复,而且会诱发关节畸形、肌肉萎缩等多种严重不良后果,因此及时纠正非常关键,而乙哌立松、巴氯芬、替扎尼定等就是临床常用于降低肌张力的常用药,但是服用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可能的不良反应,建议在医生指导下规范用药;最后,药物治疗仅仅是辅助,脑卒中患者一定要严格遵守康复医生的康复计划,规范进行康复锻炼,从而有效避免后遗症的出现。



0 阅读:133
评论列表

经纬谈健康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