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看过一个视频,一名广西女子去泰国旅游,在当地买榴莲,用壮话跟当地的商贩进行对话,两人说着各自的语言,一个说壮话,一个说泰国话,竟然能达到交流沟通的目的。
这说明壮话跟泰国话有很多相似的地方,那实际情况究竟如何?它们是不是在发音上有很多相似甚至相同之处呢?
有会壮话的人说没有相似之处,但也有人说有相似之处,这个视频就是证明。
其实按照语言专家的说法,壮话和泰国话都属于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也称为侗台语族台语支。
在国外,同属壮侗语族的语言,除了泰国话,还有老挝语、掸语、岱语、侬语等,他们主要分布在泰国、老挝、缅甸、越南等东南亚国家。因此有人说”学会说壮话,走遍东南亚“是有一些道理的。
很多人都听过一句泰国话叫”萨瓦迪卡“,是一句问候语,意思是你好,其中”萨瓦“是平安、安好的意思,”迪“是好的意思,”卡“是表示礼貌的语气词,男女发音不一样。
其中”迪“是好的意思,和壮语的说法基本一致。
另外还有一个泰国菜叫冬阴功,不知道是谁翻译的这个菜名,字面意思好像是在冬天,还比较阴冷,还要花点功夫,感觉出自《九阴真经》一样,其实它的意思是酸辣虾汤。
之所以叫这个名字,它是泰国话的一个音译,”冬阴功“这三个词在泰国话里分别指炖、腌拌和虾,这跟壮话这三个词的发音也是高度一致。
因而,听泰国话像壮话也就不奇怪了。
02
唱山歌,这边唱来那边和。山歌好比春江水,不怕滩险弯又多。
这是《山歌好比春江水》中的歌词。这歌的原唱是家喻户晓的刘三姐,她是壮家的女儿,被当地人称为”歌仙“,她不仅仅是一个传说故事中的人物,原型据说是唐代人。
有部电影叫《刘三姐》,是在山水甲天下的桂林实景拍摄的,主要讲了以刘三姐为首的劳动人民,用对山歌的方式智斗地主老财及其文人狗腿子的故事。
这个地主老财叫莫怀仁,其实就是莫坏人,这跟《白毛女》里的黄世仁(黄是人,其实不是个人)、《红楼梦》里的卜世仁(不是人)差不多,都玩的是一个谐音梗,作者在给这些坏蛋起名字时都带有强烈的阶级感情色彩,就差唾沫星子把它们淹死了。
看了《刘三姐》这部大段用唱歌代替说话的电影,大家可能会有误解,以为刘三姐就是桂林人。其实刘三姐是宜州人,属于今天的河池。
为什么刘三姐的歌声这么好听?有个解释说,因为壮话有8个音调,普通话只有4个音调,因而壮话说起来抑扬顿挫,就像唱山歌一样好听了。看来壮话说起来就像唱歌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