称霸战国,奋六世之余烈的大秦帝国为何统一中国短短十四年崩溃

小瑀说史吧 2024-08-01 23:38:32
导语

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制国家,嬴政奋六世之余烈,十多年时间里先后消灭韩赵魏楚燕齐,结束了自春秋战国以来五百年来诸侯分裂割据的局面,完成统一中国伟业。

此后南征百越,北击匈奴,威震四夷,成为当时世界上武力最强大的帝国。

然而陈胜、吴广以赤贫之躯,率数万农民揭竿而起,天下响应,大秦帝国统治仅仅十五年就土崩瓦解,成为中国最短命的大一统王朝。

曾经披甲百万的六国雄师没有做到的事被一群手扶木梨,斩木为兵的农民做到了,何也?仁义不施,攻守之势异也!

秦始皇未能区分打天下与坐天下的区别,成为秦朝灭亡的掘墓人

早期的秦人先祖由于给周王室养马有功,被周孝王封在秦地。秦地地处关中,与西部犬戎等部落交融。

随着时间的推移演化以及较少受中原地区周礼正统文化影响,秦人形成了崇尚武力,简朴彪悍的民族性格。

因此秦人虽为西迁华夏族,却被中原诸侯各国排斥,被视为化外蛮夷。

由于生产力落后,农耕经济发展迟缓,在整个春秋时期,秦国在诸侯争霸、群雄逐鹿的舞台上都是一个小配角的存在。

虽然期间出了一个秦穆公称霸西戎,挤进春秋五霸之列,但终究不过是昙花一现。

纵观春秋三百年历史,秦国始终被阻挡在函谷关以西,未能东进半步,秦穆公称霸西戎也是因东出受挫不得已作出的战略调整。

即便到了战国初期,秦国依然羸弱,阴晋之战中,五十万秦军(有水分)被吴起率领的五万魏武卒打的落花流水,以至成为诸侯笑柄。

蒙羞的秦国后世君主极力掩饰,删掉有关这场战争的许多记载。

秦国的真正崛起始于商鞅变法。前359年,秦孝公为了实现富国强兵,向天下颁布《求贤令》:

“宾客群臣有能出奇计强秦者,吾且尊官,与之分土。”

商鞅就是在这种背景下赶赴秦国。商鞅,卫国人,此前在魏国做幕僚,十分法家思想和法制,入秦以后向秦孝公谈论王霸之道,受到孝公的极力欣赏。

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商鞅主导变法革新,主要内容包括开阡陌封疆,废井田,土地私有,废除世卿世禄,建立军功爵制度,重农抑商等。

秦国在商鞅变法的短短十多年间,被治理得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秦人皆“勇于公战而怯于私斗”,秦国迅速从一个西方不起眼的弱国变为军事强国。

秦孝公以后,秦惠文王、武王、昭襄王承继基业,不断开拓进取,武力征伐,向东夺取中原肥沃土地,向南夺取汉中,向西攻取巴蜀。

面对秦国的崛起,诸侯各国多次合纵,但一次次被瓦解,到秦昭襄王时期,秦国已成战国时期最强大的国家。

前247年嬴政继位,奋六世之余烈,十多年里吞并二周,兼并六国,于前221年统一中国,嬴政也成为历史上第一个皇帝。

可以说,秦国的强盛离不开商鞅变法的成功,商鞅最成功的地方在于它把整个秦国变为恐怖的战争机器,军功爵也好,开阡陌也罢,都是为国家造血以争霸天下。

秦国通过绝对的中央集权和君主专制,能够做到上下一盘棋,集中所有力量办大事。

但缺点也很明显,商鞅轻视教化,实施轻罪重罚,以严峻刑法压迫百姓,加重了广大人民所受的剥削,带来巨大痛苦。

当屠灭诸侯,攻取天下时,法家的刻薄寡恩和权术诈力很受用,但当天下安定,这一恶果就急剧放大。

嬴政恰恰未能分清打天下与坐天下的区别,在逆取天下后未能采取顺守策略,如废除苛政、与民休息、广施仁义等,而是继续依照惯性政策治理国家。

他过度迷信法家的严刑峻法和权术诈力,在其高压政治下,整个国家陷入无休止的折腾中。

前219年至前214年,嬴政统一六国后发兵五十万南征百越,前215年命令蒙恬率兵三十万北击匈奴,并修筑长城防备匈奴南下。

即便秦统一以后的十几年里,帝国始终维持一支庞大的军队和官僚机构,当时全国的人口约一千多万,而服兵役的超过二百万,占壮年男子三分之一以上。

对内方面,嬴政对民间进一步压制,通过焚烧诸子百家的著作,以杜绝民间舆论,加大愚民统治。

同时毁坏高大城墙,收缴天下兵器,集中在咸阳全部销毁,冶炼铸造为十二个铜人,以削弱百姓的反抗力量。

终嬴政一朝,暴力统治和严刑酷法贯穿始终,他对国力民力的透支使得社会阶级矛盾日益突出,只不过嬴政靠其威严能够压制矛盾的爆发。

当然,当时并非没有深谋远虑懂得形势变化的人士,但由于多有忌讳禁规,忠言未述,自己已被杀戮。

以至于天下之士,倾耳而听,重足而立,拑口而不言。秦帝国在一片虚假安定的表象下走向崩溃。

秦二世把法家苛政推向极端,帝国从此跌入深渊

公元前209年秦二世胡亥继位,新老交替是一个非常好的机遇。

胡亥如果足够贤明,改正嬴政执政的过失,选贤用能,减轻刑罚杀戮,减少徭役赋税,以仁政治理天下,使百姓安居乐业,那么即使有奸诈不轨之人,也无法掀起任何波浪。

所以在胡亥继位之初,上至朝堂文武,下至黎民百姓无不翘首以盼,希望改弦更张。

只可惜胡亥没那么做,相比乃父,他对民众压迫剥削的手段有过之而无不及,把法家思想运用到极限。

只不过,他所谓的雷霆手段全部用到奢靡享乐和个人挥霍上来。

首先他重新修建阿房宫,徭役征发的对象进一步扩大,还让农民自备粮食,转输至咸阳,供官吏、军队以至于狗马禽兽的需要。

为了能够让百姓更加顺从,胡亥设定更加繁多的刑罚,杀戮也更加严酷,从公卿大臣到平民百姓,人人自危,稍不注意便被摧毁。

人民的苦难在秦二世这里达到极点,甚至达到穿牛马之衣,吃犬彘之食的地步,但即便如此,秦二世和他的政府也没有停止对底层百姓的压榨。

在胡亥看来,能够维持自身统治的方法就是以暴力制服人们的身体和思想。

但世间任何事物都遵循物极必反和运动转化的原理,当人们被逼到一无所有,失无所失的时候,就会出现极力反弹。

此时的大秦帝国就如同随时爆发的火山,只需要一个契机。

前209年七月,陈胜、吴广在大泽乡发动起义,揭竿而起。

数万衣着褴褛的农民心怀对秦政府的愤恨,占领城池,捕杀官吏,在很短时间内席卷中原,形成燎原之势,极大动摇了秦帝国的封建统治,这是自战国以来大秦经历的第一次灭顶之灾。

论地位,陈胜区区一介农民,比不得昔日列国诸侯国君,论军事,衣衫褴褛的农民比不得六国骄兵悍将,农民手里的锄头木棍也比不得六国将士锋利的钩戟长矛。

论人才,陈胜和他的农民军都是一群目不识丁的乌合之众,而先前的东方六国可谓谋臣猛将云集。

比如战国四君子招纳天下英才合纵抗秦,李悝、邹忌、吴起变法图强,乐毅、孙膑、廉颇、赵奢、李牧。

这些史上赫赫有名的大将,他们统率百万军队攻打函谷关攻秦。

无论从哪个维度,陈胜之流都不能和以上英雄人物相提并论,可功业结局却大相径庭。

陈胜从田野间奋起发难,率领着疲惫无力的农民,指挥着九百人的队伍,砍下树木作武器,举起竹竿当旗帜,西向攻秦。

在他的感召下,全国各地爆发反秦起义,各路英豪一齐起事。

比如旧楚名将项燕之子项梁和其侄子项羽杀掉秦会稽郡守,起兵响应,沛县亭长刘邦带着他的亲近同党也袭击沛令起事,大秦统治似乎在一瞬间土崩瓦解。

曾经的险阻之地防守不住了,关卡桥梁封锁不住了,引以为傲的长戟强弩成了摆设。

巨鹿之战中,项羽率领六万楚军歼灭秦将王离的二十万大军,主将章邯害怕胡亥追责,带领剩余二十万大军投降,后被项羽全部坑杀,至此帝国再无任何支撑它活下去的底牌。

前207年,横行一世的胡亥被赵高杀死,不久赵高又被秦王室子弟子婴杀死,子婴上台后的大秦帝国已是满目疮痍,东方故地全部失守,无奈的子婴决定贬去帝号,复称秦王。

当然,如果子婴有一般君主的才能,能够得到中等的辅佐之臣,即便崤山以东地区混乱,但秦国的关中基本盘还是可以保全的。

只可惜他没有做出任何补救措施,不久刘邦攻占咸阳,俘获子婴,秦朝宣告灭亡。

小结

综上,秦始皇嬴政自统一六国后,满足一己之功,刚愎自用,自以为可以掌控一切,不求教于人,一错到底,为秦亡埋下伏笔。二世胡亥承袭父过,因循不改,残暴苛虐加重祸患。子婴孤立无亲,自处危境,年幼又无良臣辅佐,最终导致秦朝无可挽回。

0 阅读:4

小瑀说史吧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