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4个人操作的重型战斗机,德国阿拉多E.500战斗机

丹书战史 2024-06-18 22:22:02

在一战期间,人们发现单发、单座以及安装航向武器的战斗机最适合空战,这种设计兼顾了高速度和灵活性,这一基本模式至今仍是主流,不过一些设计师试图打破常规,希望凭借新出现的技术优化设计,从而提升战机作战性能。

在1935年,德国阿拉多飞机公司开始研制一种重型战斗机,即阿拉多 E.500,它的体型和当时的中型轰炸机差不多,设计师想要把它打造成一种可多角度攻击的战机,计划安装2座炮塔,起初打算采用飞翼布局,或许是觉得过于激进而放弃。德国空军部在1936年将这款战机划分为战斗轰炸机。

阿拉多公司在1935年晚些时候展示了E.500的小模型,第二年着手建造全尺寸木质模型。估计该机空重约2500千克,常规起飞重量约5600千克,机长将近13米,翼展略大于18米,作为螺旋桨战斗机来说确实是个大家伙。

这架战机需要4人操作,在比较短胖的机体内并排乘坐了驾驶员和另一名机组(可能是领航员兼投弹手),武器包括机翼内机炮、机体背部和腹部各一座旋转炮塔,为了保证背部炮塔能360°水平旋转射击,设计师采用了双尾撑+小垂尾的设计,这样就能减少对射界的遮挡。至于炮塔的武器,增强火力是首要任务,前期考虑安装一款用37毫米高射炮改装的机炮,但尺寸不允许,而且炮塔恐怕也承受不住射击后坐力,最后每座炮塔内选择并排安装2门20毫米航炮,每侧机翼内各有1门同型航炮,由飞行员操作。操作上炮塔的射手采用常规的坐姿,而下炮塔因为尺寸限制导致空间有限,射手只能趴着操作炮塔。

前文说了该机是战斗轰炸机,因此它具备一定炸弹挂载能力,它的内置弹仓位于短机体后半部分内,这里靠近飞机重心位置。但它毕竟不是专业的轰炸机,无法挂载大型航弹,具体挂载能力不清楚,有的文章称最大达到4500千克,这似乎不太合理,这已经接近大型轰炸机的水平了。

E.500的动力是2台戴姆勒-奔驰DB 603发动机,这种倒置V12发动机的早期版本能输出约1700马力,二战时多款德军飞机选择它作为动力。预计E.500的最大飞行速度可达到大约670千米/小时,最大升限15300米。

在1936年,阿拉多公司已经建造了战机炮塔等部分,不久后项目终止。原因是德国空军、设计等对未来飞机发展方向产生了分歧,他们讨论轻型高速轰炸机和重型武装战斗轰炸机哪个更实用,最终空军选择了轻型高速轰炸机,这也是为什么德军在二战期间大量使用高速战术轰炸机的原因。不过话说回来,重型武装战斗轰炸机概念也不见得就靠谱,德国人放弃它不一定就是错的。

8 阅读:1222

丹书战史

简介:观三千年战史,品海内外装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