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召南》中有一篇《甘棠》:
蔽芾甘棠,勿翦勿伐,召伯所茇。
蔽芾甘棠,勿翦勿败,召伯所憩。
蔽芾甘棠,勿翦勿拜,召伯所说。
诗中讲述了古时候的一个贤臣,他经常在一棵棠梨树下处理政务,明察秋毫,处事公允,上至公侯、下至百姓无不交口称赞。
等他去世以后,人们非常怀念他,经常来到这棵树下追思他的音容笑貌,不舍得砍伐这棵棠梨树。
这个被老百姓记在心里,并编写诗歌传颂千年的好官,就是燕国的开国之君--召公。
召公,姓姬名奭,是周朝宗室,辅助武王灭商之后,被封于蓟(即今北京西南琉璃河乡),国号为燕,负责镇守东北边疆。他的采邑在京畿附近的召地(即今陕西省扶风县城关镇五郡村),因此被称为召公。
周成王时,召公被任命为三公之一的太保,与太师姜尚、太傅周公一起留在镐京辅政。他的长子姬克被派去燕地治国。
周公摄政时,召公曾起过疑虑,认为他有篡周之心。
为此,周公专门找召公谈心,从创业维艰谈到守业之难,从君王之责谈到为臣之道。
最终,两人冰释前嫌,分陕而治。自陕地(即今河南省陕县)以西,由召公主管;自陕地以东,由周公主管。
成王去世后,召公又被任命为顾命大臣辅佐周康王,前后四十余年,天下安定,史称“成康之治”。
自召公以后,燕国的历史迷失,只有零星残片记录在其他国家的史书中。
直到公元前334年,燕国来了一位风尘仆仆的落魄书生,名叫苏秦。
苏秦一生致力于纵横之术,被秦国拒绝后,便一路东行来到燕国,游说六国合纵抗秦。
此时,燕文公当政,面对秦、赵、齐三个强国的压迫,正在发愁呢,见到苏秦简直是如获至宝,立即宝马香车安排上,全力支持。
苏秦游说六国合纵成功,使秦国十五年不敢东出函谷关,燕国也获得了十数年的安稳日子。
燕王哙在位时,国有一个权臣名叫子之,办事果断,很得燕王赏识。他不甘于只为臣属,接连派出苏代和鹿毛寿等游说燕王,将国家大权一点点转移到自己手中。
三年后,燕国大乱。
齐国忽悠燕国太子攻打子之,然后趁机派兵突袭燕国,杀掉燕王哙和子之,得胜而归。
公元前311年,燕昭王继位。他看着眼前的残城焦土,心里恨极了齐国,下定决心招揽贤才,强国复仇。
他按照老师郭隗的建议,在蓟都修筑黄金台,很快就招纳到一批治国良才,其中就包括名将乐毅。
二十八年后,燕国实力大增,军民上下一心,同仇敌忾,复仇的时机已到。
而此时的齐国,也是兵强马壮,加之刚刚攻灭了宋国,正是如日中天的时候。
面对如此强敌,燕国自知凭一己之力很难取胜,于是联合秦、赵、韩、魏四国一起伐齐。
齐国面对突如其来的五国联军,仓促迎战,在济水以西大败,退守国都临淄。
燕将乐毅率兵长驱直入,一举攻破齐都,并在半年内攻占70余城,几乎解放齐国全境。
然后,燕国一面继续围攻莒和即墨两城,一面在齐国施行宽政,收取民心,意图永久占领齐境。
此战,也是奠定燕国战国七雄地位的一战。
与此同时,燕国在其他战线也是捷报频传,向东袭破东胡,向南打败中山,国力达到了顶峰。
然天不助燕。在位三十三年的燕昭王突然去世,他的儿子惠王继位。
燕惠王与乐毅有旧怨,怕他在齐国自立为王,派手下大将骑劫取代乐毅统帅齐地的大军。
乐毅心知不妙,逃到赵国去了。
齐国田单趁机施展火牛阵,在即墨城下大败围城燕军,杀死骑劫,并一路追赶燕国残兵直过黄河,收复了六年前丢失的全部国土。
燕国的时代就此过去,恰如昙花一现。
公元前271年,燕惠王被大臣公孙操杀害。韩、魏、楚三国联合伐燕。
公元前265年,齐国田单率军攻占了中阳,以报当年破国之仇。
公元前251年,燕王喜派丞相栗腹去赵国交好,并将五百金献给赵王作为见面礼。
此时的赵国刚刚经历长平惨败,凭借魏、楚援兵好不容易打退秦国围困邯郸的大军,正是需要朋友的时候。
赵王见到燕相,非常感动,将自己现在如何困难、如何需要帮助等一股脑儿都说给了栗腹,希望能得到燕国的一点资助,以解燃眉之急。
栗腹回国后,却向燕王建议趁火打劫,攻伐赵国。
燕王喜竖起指头一算,兵力5:1,打!于是派栗腹和卿秦兵分两路,合击赵国。
结果,两路大军均被赵军轻松击败,栗腹被杀、卿秦被俘。
老将廉颇率领赵军一路狂追500里,兵围燕都蓟城。
公元前243年,燕王喜看到赵国屡屡败于秦国,廉颇也被赵王逼走,心里忍不住又动了念头。他派人探查到赵国是庞煖带兵,于是叫来剧辛商量。
剧辛是他爷爷的爷爷--燕昭王时代的老臣,曾与乐毅一起带兵破齐,也是经历过战场考验的名将。此时,他已七十多岁。
最关键的是,剧辛年轻时在赵国为官,与庞煖是非常要好朋友,彼此都很熟悉。
由此可见,燕王喜这次确实吸取了教训,做足了准备功夫。
剧辛凭着自己对庞煖的了解,很自信地带兵出发了,结果兵败被杀,燕军死伤两万余人。
此后,燕国偃旗息鼓,再也没有主动出兵。这也说明,燕国确确实实是国力羸弱,真正的日薄西山了。
公元前227年,赵国被灭,秦国陈兵易水,虎视燕境。
燕国太子姬丹知道在战场对阵上绝无胜算,于是兵行奇招,派潜荆轲等死士刺杀秦王,以图造成秦国内乱,争取缓机。
易水河边,太子丹白衣送行,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此一去,带走的不仅是二十名死士的生命,还有整个燕国的国运。
荆轲刺秦是大家都耳熟能详的故事,结局就是秦王嬴政一怒之下派大将王翦攻破蓟都,燕王喜逃到辽东。
公元前222年,秦将王贲(王翦之子)攻破辽东,俘虏了燕王喜。燕国就此灭亡。
燕国地处周朝东北边疆,地贫民稀,外有胡族侵扰,内受齐、晋、赵等大国的压迫,国力一直都很弱,在夹缝中求生存,能够抓住机会,一鸣惊人,跻身战国七雄,已经是很不容易了。
如果燕昭王再多活十年,燕齐并为一体,能否挡住秦国百万雄兵?
如果荆轲一击而中,秦国是否会起内乱,六国趁机休整,能否再扛数年?
参考资料:《史记·燕召公世家》
作者简介:
我是今青,一名文字爱好者,愿与你一起品读历史,分享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