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郊和严蕊:一首冰清玉洁,一首风月无边,写尽女子的善良与心酸

墨尘染公子 2024-05-08 05:34:30

“吾家有娇女,皎皎颇白皙。”

“翩若惊鸿,婉若游龙。”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

唐宋文人爱风雅,喜欢写女子的花边故事,孟郊曾写过一首《列女操》,以梧桐和鸳鸯来比喻女子的忠贞,赞美女子从一而终。

与孟郊的《列女操》完全不同的另一首诗,是南宋女词人严蕊的《卜算子·不是爱风尘》。

词人以自己为例,虽然“人尽可夫”,但堕落风尘并非词人所愿,词人虽是风尘女子,但不卑不亢,也有自己的一番见解。

孟郊是唐代诗人,严蕊是南宋诗人,跨越了300多年,就女子的美,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孟郊以男人的视角,写下了《列女操》,严蕊以女子的视角,写下了《卜算子·不是爱风尘》。

跨越百年的巅峰对决,究竟谁更得人心呢?让我们一起穿越时空,感受唐宋文化的艺术魅力吧!

1、《列女操》

唐·孟郊

梧桐相待老,鸳鸯会双死。

贞女贵殉夫,舍生亦如此。

波澜誓不起,妾心古井水。

“郊寒岛瘦”说得就是孟郊与贾岛,他们都是苦吟诗人,所谓的“苦吟诗人”就是喜欢反复琢磨用字、用词,就是抠字眼。

这首《列女操》是诗人的代表作之一,这里的“操”是一个名词,还与古代音乐有关。

在古代琴曲分为四种题材,分别是“操”、“引”、“唱”、“弄”,其中“操”指人心情不好的时弹奏的一类曲子,来表达自己坚守节操。

故事的主角是烈女,拥有贞操的女子,那么这位女子发生了什么故事呢?

诗人先写“梧桐”,说“梧桐”会相伴到老,“梧桐”是一种雌雄同体的树。后写“鸳鸯”,说鸳鸯会同生共死,“鸳鸯”是一种非常相爱的鸟。

诗人以“梧桐”和“鸳鸯”起兴,认为女子也应该像它们一样,对爱情从一而终,要保持贞操。

原来是女子的丈夫去世了。

那么,诗人认为女子该怎样保持贞操呢?

诗人说“贞女贵殉夫,舍生亦如此。”

诗人笔下的“贞妇”,是封建礼教下,不失身,不改嫁的女子,这类女子,他们的丈夫死了,她们会选择殉情,来表达自己的贞操。

为什么只有通过“殉情”,才能彰显女子的美?

旧社会,封建礼教认为,女子的丈夫死了,自己不独生,不改嫁,才能彰显对女子的美德,才值得歌颂,在这个环境下,很多女子为“爱情”前仆后继,认为爱情高于生命。

诗人也认为“舍生亦如此”,为爱情舍生的女子,才称得上至善至美。

比如,元好问也在《摸鱼儿·雁丘词》中提到“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也是赞美生死相随的爱情。

可笔者认为,生死相随的爱情,固然美好,但爱一个人,不是只有“生死相随”才值得歌颂,好好活下去,也值得歌颂。

我们这一生,除了爱情,还有亲情和责任,好好活下去,照顾好自己的父母,照顾好另一半的父母,照顾好孩子,比生死相随,更值得歌颂。

我相信,真正爱你的人,更希望你好好活下去,希望你获得幸福,而不是“生死相随”。

最后,诗人说:“波澜誓不起,妾心古井水。”诗人对苍天起誓,我的心永远忠贞不渝,就像这古井水一样,清净不起波澜。

诗人认为“生死相随”是对爱情的忠贞,忠诚的女子才最美。

可笔者认为,只要心中有爱,不曾忘记,带着两个人的“爱”,好好活下去,也是对爱情的忠贞,也是最美的女子,因为“活着”比“死去”更不容易。

在南宋,也有一位女子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她是“人尽可夫”的风尘女子,关于美,她也有不同的见解!

2、卜算子·不是爱风尘

宋·严蕊

不是爱风尘,似被前缘误。

花落花开自有时,总赖东君主。

去也终须去,住也如何住!

若得山花插满头,莫问奴归处。

严蕊是一位营妓,原名周幼芳。

关于她为娼女的缘由,有说是幼年时,被继父偷卖到台州,入了乐籍,从此化名严蕊。

也有说是父亲遭人诬陷,冤死狱中,被迫沦为乐籍。

不管哪一个版本,总之严蕊入了乐籍后,混得风生水起。

她不仅长得楚楚动人,还才华横溢,琴棋书画,歌舞管弦之类,无所不通。

连台州太守唐仲友,都对她赞不绝口!

但她为人仗义,待人真心,不是“以色侍人”。

唐仲友是严蕊的粉丝,却被朱熹污蔑与严蕊风化之罪,严蕊入狱后,经2个月拷打,也不诬陷他人。

最后,宋孝宗亲自为其伸冤,孝宗道:“这侠骨才女的冤情.....”。

出狱后,严蕊嫁给一位丧偶的赵宋宗室,为其生儿育女,相夫教子,不再写诗。

而这首《卜算子·不是爱风尘》便是严蕊出狱后,写下的一篇佳作,来表达自己虽卑贱,却不自轻自贱的节操。

诗人说“不是爱风尘,似被前缘误。”我不是生来就水性杨花,喜欢风流,我之所以沦为风尘,是前生的因缘所致,无可奈何,没有选择。

这是诗人的自白,在封建社会,妓被称为“冶叶倡条”,“冶叶倡条”比喻任人玩赏攀折的花草枝叶。

诗人因为“风化”问题入狱,被世人唾弃“生性风流”,不守妇道。

但诗人认为,自己不贪恋红尘,并没有真正的堕落,只是命运弄人,没得选择。

一个“似”看起来漫不经心,实则是大有深意,既是对自己悲惨命运的一种反抗,也是对自己一种辩白。

虽然我沦落风尘,但我的心不堕落,我与那“普通”女子,并无区别。

但她的辩白,并不受主流思想待见,所以诗人巧妙的用了一个“似”,无奈又不甘。

诗人接下来说“花落花开自有时,总赖东君主。”这里的“东君主”指司春之神,借指主管歌妓的地方官吏。

我只是一朵飘零的花,花开花落都有一定的时候,半点不由人,只求这一切,能依赖“司春之神”来作主。

诗人这句话,也是歌妓的真实写照,人生做不了主,命运掌握在有权者手中。

出狱以后,以“营妓”为生的诗人,又该去哪里呢?

诗人说“去也终须去,住也如何住!”这里的“去”,“住”别有深意!

诗人说“去”是离开的意思,指离开营妓队伍,脱离风尘苦海,这是诗人一生的渴望,而“住”指仍留在乐营为妓,她才貌双全,必定能重回巅峰,但她不愿再过这样的生活了。

所以这一“去”,一“住”,将自己不贪红尘,渴望自由的心愿,委婉的表达出来了。

那么,诗人最渴望的归宿是什么呢?

诗人说“若得山花插满头,莫问奴归处。”

这里的“山花插满头”指山村妇女的生活,诗人非常隐晦的表达了自己的愿望,一般妇女的生活,就是自己向往的生活,就是自己希望的归宿。

言外之意是,想嫁一个如意郎君,做一个普通妇女,别的什么都不再考虑了。

对于这样一个简单心愿,诗人表达的极其隐晦,虽然女主是歌姬,但是她坚韧,有骨气,有底线,不贪红尘,所以并不比“贞操”女子差,她仍希望过上幸福的生活。

那么,诗人最后的心愿实现了吗?

诗人嫁给一位赵宋宗室,赵宋宗室夫人早逝,虽然是妾室,但宗室自娶严蕊之后,没有再娶,

两人白头偕老,生儿育女,也算是一段佳话。

诗人被迫沦为风尘,虽然身体脏了,但心却是纯洁的,比任何人都有侠骨柔情,所以“美”在心不在身,只要品行端正,心地善良,就是好女子。

2 阅读:50

墨尘染公子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