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大国目前已经正式拥有了3艘专业的航空大舰,也就是2艘6万吨级的滑跃平台,外加1艘8万吨级以上的、极为先进的纯平电磁弹射平台。虽然总数量与总吨位上对比超级大国现役的11艘全核动力巨型平台还有肉眼可见的巨大差距。但是这3艘自有平台上,有一个共同的突出特征,却足够全面碾压总数高达10艘的尼米兹级、外加1艘名义上已经服役的福特级。这就是3艘自有平台上,每一艘的舰岛上,都有4面有源相控阵体系的大盾。这4面盾性能非常强大,基本与同时期服役的神盾驱逐舰上的4面大盾的功能基本相同。可以说探测能力从500公里之内的海面与空中,直到3000公里半径之内的太空中的上千个大大小小的目标,完全一览无余。这种能力,现役的10艘尼米兹级都不具备。
尼米兹级的舰岛上,至今只有一部大型的单面旋转PD模式的传统雷达。最大探测距离、多目标跟踪锁定能力、极限探测精度以及综合态势感知能力,与专业的4面有源大盾完全不在一个数量级上。只有到了福特号上,才首次实现了有源相控阵雷达盾面的实际安装。但是即使是号称11万吨的福特级,也只安装了3面主盾而不是4面;况且福特级上安装的只能算是“半大盾”而不是全尺寸的有源大盾。其TR单元组件的总数量与实际性能,对比来自东方的这3艘标准有源“盾舰”,仍然需要打一个很大的折扣。在最专业的航空主战平台上安装4面有源大盾,某大国可以说是开了全球的先河。不但现有的3艘成型舰都是如此,而且今后继续批量建造的主力航空平台,肯定也会照方抓药。
那么该国的盾舰总数,就不应该只计算马上接近50艘的神盾驱逐舰,而要把3艘航空平台也算进来。问题是这么统计似乎又感觉哪里不对?毕竟标准的宙斯盾体系,并不是单纯有4面大盾就足够了。完整的宙斯盾,应该是以4面大盾再加上其内部的作战系统为核心,然后再控制舰上的所有垂发与非垂发的导弹打击系统,共同组成远中近自由发挥的攻防体系,这才是完整的宙斯盾。但是3艘航空大舰舰体上面,除了舰载机,目前都没有射程超过20公里的导弹甚至是火炮!岂不是白白浪费了4面有源大盾动辄500公里,以及同时对抗上千个目标的强大能力?其实这么想就片面了。3艘自有平台最后都安装4面有源大盾,其由来有一定的偶然性。这就是最早的续建平台,本来是大型载机巡洋舰出身。
当初上面还有射程超过500公里的重型超远程反舰导弹,还有多种射程的防空导弹,因此需要本身具备很强大的综合传感能力。当然即使到今天苏联的主要继承方,也无力开发有源大盾的技术。因此至今在其库舰的舰岛上,仍然是4块钢板,内部空空如也的样子货。但某大国却确实打实的安装上了4面有源大盾,由此带来的好处是巨大的。这就是在综合战场态势感知能力上,航空大舰本身完全可以彻底的自给自足,还有很大的富裕。终于不用像小鹰级与尼米兹级一样,战场态势与主要空情,还需要旁边的提康或者伯克来临时“通报”。由此也让主力航空大舰,首次具备了全舰队甚至是整个战区有关海陆空天的综合指挥控制能力,总之就是可以实现把作战司令部首次搬到本平台之上,彻底改变,
舰队司令部只能设置在提康或者伯克舰上;或者再画蛇添足式的专门开发蓝岭级指挥舰这种不符合现代海战模式的非战斗舰艇。而且4面大盾全部开机后,所有起飞攻防的舰载机的实时动态都可以尽收眼底,指挥控制成百倍提高。甚至可以首次把攻防视野深入太空,实现紧跟时代的跨越式发展。也正是因为在主力航空大舰上安装有源大盾好处如此之多,于是到福特级上也一改尼米兹级舰岛的风格,也算是英雄所见略同!
航母装大型AESA能更大的扩展舰载机防空能力,指挥作战编队。就拿18号舰说,那安装高度就比055和珠母这种大驱占优势,能极大克服地球曲率的限制
仅仅自己得战机指挥用不着一体化桅杆和四面吨,
航母编队的战斗就是以航母为中心。编队指挥中心设在航母上又方便,效率又高。
小编根本就没搞明白什么叫“盾”,还说什么“四面大盾”、“半大盾”。“盾”或者“神盾”不是相控阵雷达的简称或特指。航母装相控阵是舰载预警机的有效补充和备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