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志怪传奇故事:少年盗、名妓、洞口先生、丧事闹剧

文友笑古奇今 2024-03-26 08:34:19

少年盗

忠武公张国梁守护苏、浙一带的郡县,持续了七八年。后来因为兵饷大权被共事的同僚掣肘牵制,他最终以身殉职。

张国梁最初名叫张嘉祥,是广东高要县人。他长相俊秀文质彬彬,恭谨温顺就像一个读书人。但他喜欢我行我素,豪侠仗义,放荡不羁。十五岁时,他到了广西,跟随叔叔学做生意。

他很不喜欢经商,每天跟一帮年轻的侠客恶少们鬼混在一起。他的同伙中,有人被土豪困住,他前往救助,结果犯法杀了人。

官府追捕得非常急迫,张嘉祥跑进山里投靠了山贼。盗匪头目惊讶于他的相貌,想把女儿嫁给他。但那女子嫌弃他才疏卑贱,不肯答应。

头目想把他提拔为自己的副手,但是同伙们又不干。山寨里习惯喊盗匪头目为老大,其他的同伙都以兄弟相称,从老二老三老四老五再往下排。大家以才能大小,依次分成先后,于是大家喊张嘉祥为老么。所谓老么,排名第十。

然而每次外出打劫,张嘉祥一定是加倍地大获而归;抗击官军,也一定是取胜告捷。山寨里的盗匪们全都惊叹佩服。

有一次,山中缺粮,于是大家前往越南边境打劫,对外号称借粮。越南人驱赶着象群摆上阵势抵抗,山贼的马匹全都奔散。张嘉祥派同伙捕捉了几百只老鼠,第二天再战时,把老鼠丢在地上。

老鼠上窜下跳,大象一见,全都趴在地上不敢动弹。于是山寨盗匪们大获全胜,劫掠了很多粮食回山。

不久,盗匪头目病死,盗匪们推举张嘉祥为首领。张嘉祥此时拥有手下一万人,他制定了规矩加以约束。

他与众人约定:“凡是打劫官商,不准杀人,钱财货物必须留下十分之一,作为商人的生意本钱、官员和百姓的路费。”

接下来官军前来讨伐,山寨中仓促间没有兵器,张嘉祥让人拿来一根竹竿作为兵器。战斗的时间越久,竹竿越削越尖。他拿着它刺人,非死即伤,又一次获得大胜。

对于那些被自己抓住的将士官吏,他都以礼相待,将他们释放回去。而且他写下书信,陈述自己是不得已才做了强盗,还说假如获得朝廷赦免,他愿为国家效命赴死。

等到广西的洪秀全在金田村起事,派人来招纳他,张嘉祥坚持不肯去,还说:“我之所以做强盗,是情非得已,怎么能追随叛贼!”

当时忠武公向荣统领着广西官军,于是派绅士朱琦写书信招抚张嘉祥。张嘉祥约好官军围住山寨老窝,出兵抵抗假装战败,然后搜括山中的财物,遣散党羽,让他们回家务农,自己则投降到布政使劳崇光的军中,改名为张国梁。皇帝降旨赏赐他千总头衔,归向荣差遣。

这之后,张国梁上阵总是身先士卒,威名闻达天下。张国梁十八岁做了盗匪头目,二十八岁投降从军,成为国家虎臣,三十八岁以身殉国,一生经历大大小小上百次战斗。他善于以寡击众,每次做出决策,攻守进退,都与古时的兵法暗暗相合。

(出自《清稗类钞》)

名妓

有一位贡生名叫黄竹浦,他进京赶考,路过吴桥县时,友人带他前去拜访本县名妓祝庆娘。到了一看,只见粉色的墙壁,通红的大门,相当气派。

随即,有一位胡须眉毛都已苍白的老仆人招待他们坐下喝茶。喝过茶,一个老妇人陪他们说了会儿闲话,然后将他们领进内室。只见内室墙壁上挂满了名人题赠的各种字画。屋内的陈设,就像是一个书香人家,非常讲究。

这时有一位丫鬟向他们禀报:“庆娘昨晚喝醉了酒,现在已经起床了,但正在窗边梳妆打扮呢。请两位贵客稍候。”

过了好一会儿,又有一位小丫鬟出来通报:“庆娘梳妆完毕,因为犯春困,要在床上再小睡一会儿,请客人等一下,她睡醒后就更衣出来见面。”

又等了好久。终于,老妇人出来卷了帘子,两个丫鬟搀扶着庆娘出来了。黄竹浦赶紧打量,只见这庆娘十分难看:“面粉斑斓,唇脂狼藉,累然硕腹,大如三石的大缸;大步而前,仿佛运粮河槽船过闸。”

这位贡生黄竹浦和他的朋友当时就大惊失色。黄竹浦回头对他朋友说:“有这样的名妓,能羞死章台(青楼)了。”话音未落,发现朋友因为后悔事前吹嘘过头,已经偷偷溜走了。

不料,名妓庆娘并未感到丝毫的惭愧不安,反而从从容容说出一番道理来。大意是,名妓跟名士相当。名士靠三寸笔管驰骋文坛,使天下人想望其风采,人们重视的,是他们肚子里的文才;名妓之所以为名妓,不在于脂粉涂抹之后的假面目,而在于身上的功夫,跟名士做文章的秘诀一样,也是开合、缓急、擒纵那一套。

一试之后,这位黄竹浦先生果然流连忘返。不到半个月,身上带的钱财悉数花完,再也无法进京赶考,只得狼狈地回了老家。

铎(作者)说:历来名士们提起古学者,总是从宋朝开始上溯,谈到唐,谈到晋,谈到汉也就停止,不再上溯,认为汉以前就没有学者了。

而本文中那个妓女所说的功夫,相传是天姥传授的,古代有首歌是这样的:“素女为我师,仪态盈万方。”这才是真古学,真名士。

(出自《谐铎》)

洞口先生

宋孝宗淳熙年间,信州有一个叫做杨六的渔夫,他以撒网钓鱼为生。杨六孑然一身,无亲无故,全靠一叶扁舟过日子。他每天得到的钱,全部用来打酒买肉,从来不买衣服,就算是隆冬暴雪,也是一件单衣在身,潇洒自如。喝酒尽兴后,就穿梭往来在烟波之上,驾着小船,放声高歌,如同一个得道的高人。

有一天,一位道士独自摇着小船,跟随在杨六的船后找他赊鱼。杨六按照他的要求给了他,并没有开口谈价钱。这之后,道士一次次过来,杨六每次都把鱼赊给他,并没有感到厌烦。终于有一次,道士惭愧地表达了谢意,说:“我看你的确是个轻财重义的君子。真是太好了。”

一天晚上,风清月洁,波澜不惊。杨六正低头下网,看见一艘小船从天边慢慢过来,仔细一看,来人就是每次赊鱼的那位道士。道士微笑着喊他,从坐着的地方拿出自己所欠的鱼钱,大约两三千钱,一道还给他。

杨六坚持不肯接受,说:“我孤身一人,一件蓑衣一只斗笠,哪能用得到多少钱?先生自己留着吧,算我资助您的云游费用,只希望您能让我跟你一道在船里就可以了。”道士说:“我观察你已经很长时间了,这才来把钱还给你,今天再次来试探,没想到你的志向如此坚定,真是孺子可教啊。”

说完拉他一道上船,由一个小道童操桨,小船行走如飞。一直到了河的源头,两人登上石岸,来到山岩中。这里奇花异草,珍奇瓜果,芬香四溢,错落有致,完全不像尘世间的景象。

杨六心胸豁然,意境洒脱,虽然他是一个蠢笨渔夫,愚钝之人,也顿时感到超然醒悟,便想留在这里。道士说:“这里不是你可以常住久居的地方,应该暂时回去,五年后再来。”说完,拿出一卷书来给他。

临别时,杨六询问道士的姓名。道士说:“我是洞口先生。”接着就让道童送杨六回到原来打鱼的地方。杨六回头,已经看不到道童了。

杨六不认识字,就把道士送他的书拿给别人看,原来是一卷金丹秘诀。杨六把自己的经历说了出来,开始按照秘诀学习。杨六这时突然变得聪明,随口能够背诵书中秘诀。

他还像之前一样打鱼。五年的期限到了,杨六腾空升天,乡亲们全都看见了。内行的人认为,洞口先生,无疑应该是吕洞宾。

(出自《夷坚志》)

丧事闹剧

某县一位官宦,以进士身份到了粤地担任县令,接自己的父亲过去供养。父亲去世,县令护送灵柩回乡。当时他的伯伯和叔叔都是科甲出身,都在做大官,权势熏天。

所以灵柩回到家乡,极为排场,随从的车马护卫排列有三里路长。家乡的士绅不论老幼,全都正装出城迎接。

第二天率众领人下拜施礼,夜里举办招魂仪式。名衔牌子和伞盖,魂轿和香亭,都是借用城隍神出巡灯会上有那种五色琉璃的,换上字使用。而各家各户又出两盏明角灯,挑在竹竿上,派遣仆人拿着在前面引导;龙虎狮象灯,又夹杂在随从护卫队列中;火树银花,远望就像是一座火城。

名义上是招魂,实际成了举办灯会。鼓乐喧天,男女云集,通宵达旦,缓缓绕着街道来回走动。各家各户又摆设祭祀的筵席,摆上供品,金玉花草,奇珍异宝,香风阵阵扑鼻而来。魂轿到了门口,主人做拜,县令答拜。拜完了,戏子唱起戏文,以恭维死者,名叫献曲。

正在哗乱间,突然一个秀才,身穿盛装被挤着掉进路边的厕所,粪便几乎淹没了头顶。他大声呼救,人们将他救出来,臭味熏天。

所有的人全都轰然大叫,秀才的朋友掩着鼻子宽慰他,秀才却对着仆人着急,骂道:“蠢货!赶紧拿衣帽来,这一跪三叩的大礼,是万万不能少的。”秀才的朋友里,有人忍不住冷眼旁观。

这时只听到鼓乐吹打的声音,以及人马杂沓的声音,孝子假哭的声音,和尚道士念经的声音,走路声,秀才着急叫骂声,朋友宽慰声,路人相互叮嘱声,声音各有不同。

灵柩接回家,把县令父亲的遗像挂在后堂,客人与主人以及办事的和奴仆,全都丢了白色的衣冠服饰,换上喜庆的服装,拍掌欢跳,说:“太翁回家来了!”

摆筵席款待宾客,大堂下演戏。很快各种脸谱人物登场,鸣金打鼓,声音大震,有客人在门上题字:“吊者大悦。”对联上写的是:“吊者在门,贺者在室;哀不可过,乐不可支。”

(出自《夜雨秋灯录》)

​​

我是笑古奇今,喜欢这篇文章的话别忘了关注和点赞哦,会有更多精彩内容源源不断推送给你。

1 阅读:15

文友笑古奇今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