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耳的致命距离,关闭杀手家属地空域,美国的“先见之明”?

府右街二子 2024-07-14 19:47:57

右耳的致命距离,关闭杀手家属地空域,美国联邦调查局真的有“先见之明”?

@CCTV国际时讯 微博消息,据美国联邦调查局稍早前确认,20岁的美国宾夕法尼亚州贝塞尔帕克市男子托马斯·马修·克鲁克斯为枪击前总统特朗普的枪手。而据宾夕法尼亚州相关记录,克鲁克斯为注册的美国共和党人。另据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消息,克鲁克斯家乡上空的空域已被关闭。

不讨论美国两党的党争,只说枪击案。据当地检察官表示,枪手当时从集会会场旁边的一栋楼上、距离特朗普约180米至275米(200至300码),用AR式步枪发射了多达8发子弹。

枪手这一枪,打穿了特朗普的右耳。这一枪的准头不好说,有说是子弹打穿了特朗普右耳,有说是子弹击中提词器,提词器破碎的玻璃击穿了特朗普右耳。

为了方便叙事,我们权且认为子弹打穿了特朗普右耳吧。

枪手在180米至275米的距离,射出8发子弹,其中有一发子弹击中目标右耳,对于狙击手来说,命中目标和击杀目标,这是两回事。

从结果看,显然枪手“失败”了,而且命也因此丢了。

20岁的狙击手在实战中“失误”,从任务角度说,就是失败。但这几厘米的误差,不夸张地说,特朗普事后应该非常后怕。这究竟是得益于特朗普的“多动症”,还是侥幸于枪手的“手抖”?凭感觉,我觉得第一种情况概率大一些。

重点不在这里,特朗普遭枪击后,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即刻关闭了杀手克鲁克斯家乡上空的空域。这是为何?

担心“暗杀未遂”事件还有后续?担心地面暗杀未遂后,还有空中“补刀”?亦或,“有人”之后,还有“无人”辅助?

这是美国警察考虑的事,但仔细一想,又细思极恐,如果暗杀事件不是单一行动,而是有计划的组合行动,比如,枪手没能得手,是不是还有无人机定点清除?

否则,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为何即刻关闭了克鲁克斯家乡上空的空域?

问题是,如果有空中补刀,克鲁克斯家乡上空的空域只是一个“选项”,目标人物所处场合周边,可利用的空域太多了。

再说了,不止是美军在俄乌战场发现了无人机的杀人“效率”,也不只有军用无人机可以定点清除目标,挂上爆炸物,玩航拍的民用无人机,一样可以变身为“杀人武器”。

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美国前总统特朗普,两人都遭到枪手暗杀,不同的是,安倍被杀手近距离枪毙,特朗普只是右耳被击穿,但是,杀手显然是奔着要命去的。一朝失手,还有没有“再接再厉”?

神仙也说不准。

特朗普下一步要警惕了,对手已经动了杀心,虽然你很勇敢,中枪了还高呼“战斗”“战斗”,但要谨记“初一和十五”这个存在的辩证关系,在美国这个一切皆有可能的大环境里,好好想想,外部安全,还是内部安全的优先顺序,毕竟,命只有一次。

0 阅读:27

府右街二子

简介:喜欢旅游、看书、喝酒、码字、发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