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观近鉴宋朝人•190·《宋史》的“捎带一笔”:隐士戚同文的几位师友
宋代隐士
《宋史·卷四百五十七·列传二百一十六·隐逸上·戚同文传》后“捎带一笔”,记下了戚同文的几位师友,我们也不妨沿着《宋史》撰者的意思,观鉴一番。
《戚同文传》后所记同文的第一位师友为杨悫。杨悫,虞城县(治今河南虞城县利民镇西南)人,同文小时候,杨悫曾开馆教书,收同文为自己的学生,很赏识同文的好学强记,把妹妹嫁给了同文,后来杨悫到一位名叫赵直的将军家做事,病死赵家,把家事托付给同文,同文为杨家三代数人办理了丧事。
杨悫学习努力,坚守志愿,不求闻达。
宗翼,蔡州上蔡县(今河南上蔡)人。宗翼的父亲曾任虞城县略似后世之办公室主任的“主簿”,把家安在了虞城。宗翼非常孝顺恭谨,曾经为人背米挣钱奉养母亲;好学强记,对于经书一见就能默写;精于书法,楷书有欧阳询、虞世南、柳公权的法度;能写文章。
宗翼隐居不出仕,家中没有一斗小米,却很安适自得,看见邻里小儿,象对待成年人一样,从不欺蒙未尝因为贫穷求人,买东西从不讲价,卖东西的人知道是他也不骗他。宗翼曾说“昼夜是明暗之别”,所以在天黑后、天亮前都不出门。戚同文曾对宗翼说:“你勤劳谦虚,有古人之风,真是我的同心好友啊!”
宗翼活到80多岁去世。他的儿子宗度考中进士,官至“侍御史”,升京西路(治今河南洛阳)最高长官“转运使”,参与修撰《宋太祖实录》。
张昉,有修史之才,历任总管御史台内部事务的“侍御史知杂事”、尚书省等中枢机构的官员“省郎”,在殿中省副长官“殿中少监”任上退休。有子张信,《宋史》有传。
滕知白,善写诗,官至刑部员外郎、河北路(治大名,今河北大名)转运使。有子张涉,任皇帝侍从“给事中”。
高象先,父亲高凝祐曾任刑部掌司法及审覆大理寺与州府刑狱的“头司”长官“郎中”,以强干著称。象先在宋太宗淳化年间(990-994)任国家最高财政机构“三司”所属部门“户部”副长官“户部副使”,在“掌祭祀、朝会、宴乡酒澧膳馐之事,修其储谨其出纳之政”的国家机关“光禄寺”副长官“光禄少卿”任上去世。
在戚同文的师友中,郭成范最有文采,曾任户部“仓部司”副长官“仓部员外郎”,因病辞官,以吏部“掌封爵、朝会、赐予等级”的“司封司”副长官“司封员外郎”职务退休后去世。
王砺,侍奉母亲很恭顺小心,于宋太宗太平兴国五年(980)考中进士,官至工部“掌屯田、营田、职田、学田、官庄之政令及其租入种刈、兴修给纳诸事”的“屯田司”长官“屯田郎中”。有子王涣、王渎、王渊、王冲、王泳。王涣之子王稷臣、王渎之子王尧臣,都考中进士,王涣之子王梦臣也取得“进士出身”身份。
从《宋史》所记杨悫、宗翼等人简略行迹,我们可以看出,几人都是文人,有的还被称赞为“有写史之才”、“有文采”,而且大多家风承继,世代靠文化立身。
但我们也可以看出,张昉、滕知白、高象先、郭成范、王砺等人虽然和戚同文是好朋友,却与同文志向不同,都出仕做了官。
古今中外,真正能做隐士、甘于寂寞的人,总是少数、极少数。
宋代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