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三国:当和领导意见不一致的时候,你应该怎么办

贪吃的骆驼 2024-01-30 07:44:24

01

三国时出身不详的牛人很多,比如威震华夏的关二爷,比如万人敌张三爷等等。

在众多的牛人中,有一个叫张郃的人,他的事迹很有意思,他的经历值得大家深思。

张郃出生年月不详,家庭背景不详,根据目前所掌握的资料,我们只知道张郃同志的户籍所在地是河北。

东汉末年黄巾起义的时候,张郃在家乡参军平定黄巾军,当时河北地区的领导是一个叫韩馥的人。

而据《三国志》等书记载,韩馥和袁绍家的关系挺深,从某个方面来说,他算是袁家的门人。

因此等到一手促成了东汉皇室加速坍塌的袁绍,被董卓排挤出首都之后,韩馥就接纳了他。

不过让韩馥没想到的是,袁绍来了之后,不安心一直当客人,竟然要反客为主占据他的冀州。

02

韩馥一开始还不情愿,但是名望和手段都不如袁绍,所以只能把冀州拱手相让,这还不算,他最后竟然还被吓的自杀了......

冀州易手之后,张郃就转投了袁绍。

袁绍当年差点就能篡权夺政,自然不会满足于冀州这一块地盘,于是就和辽东的大咖公孙瓒发生了军事冲突。

张郃不属于袁绍的嫡系,而且又属于新人,所以就经常被袁绍派到一线攻坚,结果张郃不光没成炮灰,反而因为一线的机会多,很快就开始因功升职加薪。

等到袁绍和曹操打响官渡之战的时候,张郃已经成了袁绍军中的骨干,他曾向袁绍提议,咱们可以大军和曹操对峙,然后安排一支轻骑去截曹操的物资,曹操一定必败。

这个建议不错,但是袁绍没听,结果曹操那边因为实在耗不起,于是曹操就亲自带人跑去截袁绍的物资。

袁绍知道之后,就派了一个手下去救援,而安排张郃硬刚曹操留下的大营。

03

俗话说,军事上要正守奇攻。

因此在两军作战的时候,防守的一方,都会实打实的防守,防守的力度是非常强的,所以张郃当年接到了进攻任务之后,并没有在第一时破掉曹操严防死守的大营。

在官渡之战开打之前,袁绍的军事参谋主要有两种意见,一种意见是:不跟曹操硬打,慢慢耗死曹操;另一种意见是:主动出击,硬刚曹操。

主张耗死曹操的主要是冀州本地派的人,而主张进攻的,主要是跟着袁绍来冀州的外地人,袁绍当时比较信赖的谋士郭图,就属于后者。

当冀州户籍的张郃强攻不下以后,郭图等人就认为这是冀州保守派的手段,他们是想用消极作战的方式,证明强攻派的错误,于是就向袁绍打了小报告。

04

张郃知道自己被诬告的消息之后,担心自己没有好结果,于是直接临阵投降了曹军,至此,张郃就成了曹操的人。

曹操为了肃清老袁家的影响,亲自远征乌桓的时候,张郃参与其中;

淮南反曹的时候,曹操安排人前去平叛,张郃也在其中;

曹操搞定中原腹地之后,曾派兵攻掠西北的马超、韩遂、张郃继续参与;

此外,张郃还深度参与了曹操征讨氐族、收服河西诸羌,攻击汉中张鲁、南下战东吴等一系列的战役。

因为张郃在各个战役中都表现不俗,所以当时的人对张郃的评价很高:

刘备在麾下杀了夏侯渊之后,曾说:当得其魁,用此何为邪!(应该杀张郃才对)

曹军混乱时,大家一直认为:刘备忌惮张郃,非张郃不能领军,张郃挺身而出以后,诸将皆受郃节度,众心乃定。

写《三国志》的陈寿也曾说:自诸葛亮皆惮之。

05

自打曹操起家之初,曹家的顶级军事干部,几乎都是出自曹家的本家之中。

但是在曹丕死之前,负责南部军区的夏侯尚挂了,还没等曹丕再安排人,他也挂了,最后是司马懿这个外姓的托孤大臣接了夏侯尚的活,而且干的还很不错。

后来曹家两个军事巨擘曹休和曹真又先后去世,司马懿在军中的地位是与日俱增。

司马懿的强势崛起,是魏明帝曹叡不愿意看到的,因此在他不得不重用司马懿的时候,也开始想办法制约司马懿的一家独大。

当时因为曹魏主要防的,是频繁带兵作战的诸葛亮,曹叡为了防止司马懿在西部军区一手遮天,就重点提拔了资历丰厚的张郃。

(看这一时期的相关史料,会发现曹叡是个厉害角色,而他和张郃的互动非常频繁)

06

司马懿到了西部军区之后,因为自身的军事能力不强于诸葛亮,所以他就采用了防守为主的军事策略。

但作为西部军区二号人物的张郃,因为某些原因,并没有和司马懿和谐共处,甚至多次公开提出了对司马懿保守作战的质疑。

公元231年,诸葛亮再次北伐,司马懿顶住各方压力,继续以防守应对,结果诸葛亮无法取得预期进展之后,只能撤退。

按照正常道理来说,诸葛亮即使撤退,也会防范的很严密,司马懿当时没太多理由紧追不舍,如果想要追,只要随便派个人意思一下就行,但是司马懿却坚持要求当时位置仅次于自己的张郃亲自去。

张郃久经战阵,知道硬追下去不合适,于是就提出了反对意见,但是司马懿不听,就是硬压着他去,结果张郃果然中了诸葛亮的埋伏,身死疆场。

07

张郃死后,曹魏的西部军区就开始由司马懿一个人说了算。

而无论从哪个方面考虑,张郃的死,司马懿都绝对负有直接责任。

那么司马懿为什么要阴杀张郃呢,是为以后篡权做准备吗?

应该不是,当时的司马懿应该还没有这个野心,因为曹叡可不是什么善茬,如果曹叡不是英年早逝,司马懿根本就不会有机会想三想四。(曹叡生前曾想办司马懿,司马懿当时是认命的。)

司马懿当年办张郃的原因,应该是大敌当前,司马懿不想队伍里有第二个声音,当年反对司马懿策略的,可不是张郃一个人,而是一群人,张郃不过是他们的代言人。

没有作战任务的时候,队伍里可以有不同声音,但是关键时刻,一个团队就只能有一种声音,哪怕那个声音可能是错的,这个时候如果有第二个声音,那么在任务的结果出现之前,队伍就提前乱了,那么任务一定会失败。

0 阅读: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