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聊三国:为什么古人大多愿意多生孩子,而现代人多数人不想多生

贪吃的骆驼 2024-02-08 08:18:01

在古代,如果你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平民,那么你即使没有额外理由,一般情况下,孩子也少生不了,其中最根本的原因,是因为古代的计生办法比较落后和匮乏,一个不注意,可能就会中招。

另外古代百姓多以体力劳动为主,且劳动工作也都比较落后,因此对于百姓来说,人越多自然能干的越多。

除了这个很现实的客观原因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主观原因:

那就是: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根据古人的观点,人死之后,不能一了白了,他还有很多的东西需要传承,他在另一个世界的灵魂还需要祭奠,因此他必须有后人来做这个工作,所以他不能没有后代,所以必须要生。

而且古代非常重男轻女,认为祭祀和传承的活,必须由男子来做,而生男生女,和生老病死都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再加上古代的医疗生活条件,百姓只能用数量去弥补概率的不足。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古人之所以有这种认识,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历朝历代都是这么宣传的,这种思想经过时间的积累,慢慢就成了一种共识。

但估计很多都不会去想,为什么历朝历代的朝廷都要这么宣传呢?

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但其中有一个原因很关键,那就是朝廷本身需要平民大量生育子女。

古代社会以农业为主,非农工作也都基本依靠人工,所以朝廷本身对人口的需求极大,有了足够的人口,那么就意味着朝廷有了足够的劳动力,足够的兵员,以及足够的税收来源,人口是古代朝廷最大的红利。

既然如此,那么朝廷自然就会鼓励百姓多生多育,甚至有的朝代还对百姓的婚育,有明确的法律规定,有了朝廷的舆论引导和行政管理,百姓自然就会自发的多生多育。

如果朝廷认为人口是个负担,那么很难接受教育的古代百姓,可能都无法理解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句话的意思。

因此对于古代的平民多生多育来说,其实核心就一句话:自己很无奈,很难有自己的主见。

在古代,平民之上的是地主、富绅和官僚阶层。

他们这三个阶层的人,如果生理上不想生,自然能花钱解决,而且他们一般也不需要参加重体力的劳动,所以劳力这个原因也找不到他们的头上。

而且这三个阶层的人,已经有实力通过读书等方式了解新鲜事物,所以单纯的引导并不足以“误导”他们,真正让他们多生多育的,其实是另一个原因。

三国时期,在生育方面最知名的,非司马懿家莫属,据史书记载,司马懿那一辈的亲兄弟就有八个,时称“司马八达”,这还只是他家长大成人的兄弟人数,以古代的医疗条件,他家可能还有早早夭亡的,此外,除了兄弟之外,他应该还有姐妹吧。

那么司马懿他爹为啥生了这么多的孩子呢?

只是因为家里不差奶粉钱和婚房?

很熟悉那段历史的人,可能会知道,司马懿的父亲司马防,在曹操强势崛起之后,依然算是刘汉那边的拥趸,而司马懿的大哥司马朗,却早早的站在了曹操的一边,后来曹操的俩儿子夺嫡的时候,司马懿站在了曹丕的一边,而他弟弟司马孚则跑去了曹植的那一边......

如果你认为司马懿家的这种操作,你看不太明白的话,咱们再来看看三国时另一个家族的操作。

诸葛亮是刘汉的铁杆支持者,这应该无人不知,可能有人还知道,诸葛亮的哥哥诸葛瑾是东吴的重臣,可能还有人知道,诸葛亮的从弟诸葛诞,拿的是曹魏那边的工资,也就是说,诸葛亮三兄弟,各为三国中的一国效力。

司马懿和诸葛亮家的情况,虽然略有不同,但是核心基本一样,那就是不把所有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这样无论哪个篮子出了问题,自己的家族依然能延续下去。

其实不光是司马懿和诸葛亮两家,古代的大族基本上都会这么操作,对于不用那些不用选边站的家族和时代来说,他们也会担心家族的财富传承,因此多生多育多种选择,无疑也是必要的。

至于最顶层的帝王们,那就更不用说了,有着一个国家需要继承,自然需要更多的后代来维持和继承。

那么时至今日,为什么很多人开始不愿意多生,甚至一个都愿意生了呢?

第一,科技在进步,无法控制生育时间、数量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第二,重体力劳动已经不是主流,重男轻女的时代已经过去,多生多育不如优生优育的思想,已经开始慢慢养成;

第三,随着思想的觉醒,人们开始不把希望寄托给别人,他们希望自己就能达成自己的理想,他们想在活着的时候就不留遗憾,他们想在自己活着的每一天,都为自己而活。

他们有了这种想法之后,时间、精力、财富都永远不会够自己用,那么他们怎么可能还有空去哺育后代呢?

有人说阻止现代人生育的,主要是经济等物质方面的原因,其实精神方面的原因才是最根本的。

多生多育的时代,对于普通人来说,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因为他们已经明白了人作为个体活着的意义......

0 阅读: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