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闻此言不禁愕然,这些论点犹如惊雷,震颤着常识的边界。
生育成了高消费的玩意儿;教育被镀上了贵族金边;都市青年的“单身贵族”潮流;追溯至古代,平民百姓的血脉,似乎大多已在历史的尘埃中消散无踪。人口
作为齐鲁之地,自古便是古文化的发祥地、人口输送大省,即便是在城镇化快速推进的今天,每条青石板路下仍涌动着生生不息的生命力。
2023年末,山东依然是常住人口过亿大省,广东排名第一,山东老二。
但从出生率方面,却有点让人皱眉。
2023年,山东常住人口为10122.97万人
2023年的出生人口为61万,出生率为6.01‰
2023年的死亡人口为83.1万,死亡率为8.19‰,增长率为-2.18‰
而在2016年:178.42万人,出生率为17.89‰
也是这一年,山东出生人口达到顶峰。
7年时间人口增长率也由正转负
不到十余载,新生数量锐减三分之二,在我们记忆中,亲戚间为躲避计生政策而上演的一幕幕“猫鼠游戏”形成鲜明反差。那时,“少生优生”被视为现代化的标志,带着一种进步的光环。
影响
非社会专业的我,却能从周围的微妙变化中,感知这股生育低潮的涟漪效应,对我们普通人的影响。
一是早教机构的风光不再。
曾几何时,济南街头巷尾的早教中心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如优瑞国际亲子早教、BBunion早教中心、雅泽儿童教育中心等,十年前的快速扩张,如今却是招生不足窘境。
面对寥寥数万的潜在客户,遍布全城的数百家早教机构,如何维系生存?
近年来开业的早教中心中,能够维持运营超过3年的,不足总数的5%。
在一个人口超千万的城市,年新生儿数量竟不足10万。
二是母婴店越来越不好混。
村里那消费升级得可快了,口罩前每次回家,首饰店和母婴店都开到村门口子。
全省辉煌时期母婴门店数量曾经有3万多家,但现在已经减少到1万多家
这么点出生率,怎么喂饱那满街的几万家母婴店?
上网搜搜,店铺信息倒是铺天盖地,可真能坚持过三五年的,家庭店面可能会屈指可数了。
如今进店率下降、出生率下滑、窜货乱价严重是当前母婴店面临的三大问题
说实话,养孩子那花销,比我们平时吃喝玩乐的可大多了。
妥协
新生儿数量的骤减,叠加消费信心的萎靡,令消费品市场步履维艰。
现在很多年轻人,不愿意生,就是怕给孩子提供不了更好的生活条件。
一个孩子,规规矩矩读书工作,到头来发现,单靠自己,房子、婚姻都是奢望。
所以,不生孩子,有时也是种折中的妥协吧,在成熟中不断认清现实。
人,是经济活动的源泉,是消费的动力。少了人,一切繁华便成了无源之水。
问题在于,年轻人越来越不愿背负育儿的重担,他们担心无法给予未来一代更加灿烂的生活。
再者现有的消费群体变得愈发谨慎,每一笔支出都需精打细算。
价格战
暂且不论新生儿减少对房市、婚庆、教育等行业造成的连锁反应,单是日常消费领域的保守态度,已足以让众多商家头疼。
从农产品到日用百货,从时尚服饰到餐桌美食,价格战打得昏天黑地,甚至不惜亏本求售,价格战打得跟不要钱似的,商家为了回笼现金,都快赔本赚吆喝了
消费者对价格的敏感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电商平台如PDD,不断刷新着大众对成本的认知下限。
信心缺失,让每个人的口袋都捂得更紧了,无论是富是贫,都在这场消费寒冬中学会了克制。
利润可以暂时牺牲,失去收入意味着市场份额的萎缩,但现金流一旦断裂,企业便难逃破产。
请勿责怪消费者的吝啬,曾经的市场狂欢,让太多的“韭菜”经历了残酷的洗礼,如今,他们已学会在理性中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