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说:糖尿病,应该先治本

杨玉莲的笔记本 2024-02-28 10:08:14

糖尿病是一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临床表现主要为多饮、多食、多尿、消瘦、乏力等。现在的我们应该都不陌生,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大概每个人身边都能见到糖尿病患者,它早就在不知不觉中已经侵入了我们的生活。

我之前有这么一位患者,在2年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口渴欲饮,继则渴饮加剧,且出现小便次数增多等症,随即被诊断出患有“2型糖尿病”,空腹血糖13.0mmol/L。之后半年采用降糖药的治疗,但效果却始终不好,于是转为胰岛素治疗。但过了几个月后患者又出现了神疲乏力、失眠、性欲冷淡、情志抑郁等不适症状。于是找到了我,想要试试能不能通过中医进行治疗。

据患者自述:口干多饮多尿2年多,近期还有乏力失眠1个月。沟通后得知患者还有:神疲乏力,少寐健忘,口干口苦,心烦心悸,多思善虑,脘腹痞胀的情况。并且眼圈发黑,苔薄白微黄,质暗红,中裂,脉弦细。于是辩证认为是心肝血虚,肝气郁滞引发的消渴病。

诊断原则就是养血宁心,疏气达郁。

于是给他开方:酸枣仁,淮小麦,茯苓,麦冬,百合,川芎,苍术,香附,焦栀子,青龙齿。

患者回家后按方服用,二诊时血糖已经降到7.7mmol/L,患者自述心悸心烦的情况有所减轻,口渴多尿也有所改善,这时苔薄黄,质稍红,脉滑。于是我对药方进行了一些增减,让他回家后继续服用,

三诊时患者表示睡眠较前明显改善,神疲乏力减轻,心悸心烦、口干口苦、脘腹痞胀的情况已经得到解决,血糖6.2mmol/L。随访3个月,血糖始终稳定,起夜次数极少,不适症状已经痊愈。

患者的情况就属于中医学“消渴病”合并“郁症”范畴,对该类患者,往往不能—味着眼于降糖治疗,而是要从调畅情志入手,自拟宁心舒情汤加减,以养血宁心、疏气达郁。

方中以酸枣仁安神益肝养心为主,川芎调血以助枣仁养心,茯苓化痰宁心,以助枣仁安神。青龙齿重镇安神,淮小麦善于养心以宁神志,麦冬可清心生津液,百合有清心宁神止渴之功,另取越鞠丸以行气解郁。,苍术以除湿郁,川芎以行血郁,山栀以清火郁,神曲以消食郁。故诸药合用可起到宁心安神、行气解郁之功效。

中药的降糖作用是综合性的,临床用药不可专执滋阴清热苦寒,更应注重气机调畅,推动脏腑气化功能,才能取得良效。

1 阅读:55

杨玉莲的笔记本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