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治疗糖尿病的方子!补肾阴,改善口干舌燥,腰酸体瘦

杨玉莲的笔记本 2024-02-21 02:36:07

今天这篇文章,我想和大家聊聊中医对糖尿病的一则治验。周先生,47岁,糖尿病,最近三年来,化验指标始终不太好。而且全身都不舒服,哪哪儿都是病。比如说吧,就这个口干舌燥,烦渴难耐,就够他受的。他就感觉啊,嘴巴里头时刻有一把沙子,怎么喝水都不管用。另外,腰酸乏力,小便频多,身体比发病前消瘦了很多,足足十多斤。有的时候,下肢还略显浮肿。由于这些感受吃西药改善不佳,患者决定投中医治疗,喝汤药试试。

来门诊的时候,发现他舌苔微微发黄,脉细数,舌边和舌尖红绛。细问得知,患者大便忽溏忽干。颧部还发红。了解到这些以后,开方:生地,山萸肉,淮山药,茯苓,天花粉,玉米须,麦冬,知母,玉竹水煎服。

同时,六味地黄丸每日2次吞服。结果如何?患者服用以后,口渴难耐的现象得到很大好转,小便量减少。这时候,原方稍作加减,天花粉,生地,淮山药,茯苓,丹皮,麦冬,知母,玉竹,玉米须,配合六味地黄丸每日分3次吞服。

患者按照这个方子,再用药1个月,尿糖和血糖继续好转,大小便正常。此时,原方茯苓去掉,加桑寄生。患者再用两个月后,一切指标正常,身体不适感消失。汤剂继续两个月以巩固。这是什么道理呢?其实,西医所谓糖尿病,其实就是中医里头的消渴病。消渴病,分上消、中消和下消。其中下消里面,有一个最常见的证型,这就是肾阴不足。医案里,就属于肾阴不足的下消。

怎么知道的呢?

还是从症状入手来分析。患者腰酸乏力,可见病位在肾。腰为肾之府啊。肾阴不足,腰失养,所以酸痛。肾阴不足,体内的水分就缺失,故而患者就烦渴,想喝水,口干舌燥。肾阴不足,就有虚热。虚热上浮,所以患者颧部发红。肾,主封藏。肾阴不足,封藏失职,没有办法固摄体内的水谷精微。精微物质从尿排出,所以尿糖就高,身体得不到营养就消瘦。

肾本身参与水液代谢。现在,肾阴不足,膀胱里的水,无法经过肾的气化作用而重新被身体利用,所以直接全都作为尿排出去,那患者就会尿频。同时,患者体内的水液在肾阴不足的影响下,还得不到有效的排解,于是积存在体内,患者的下肢就出现了浮肿。总之,所有这些,都是肾阴不足、肾功能失常导致的。根结,就是肾啊。

那怎么办好呢?

自然就是滋补肾阴。你看当时给他用的配伍:生地、山萸肉、山药用于滋补肾阴。茯苓,健脾利水,天花粉、麦冬、知母、玉竹,都是补阴生津的,可以解渴、清热。玉米须用下去,目的是配合茯苓利水消肿。

当然,用这些的同时,让他服用六味地黄丸成药。这个六味地黄丸,我们可以简单再说一说。它的基本组成,就是地黄、山药、山萸肉、泽泻、茯苓、丹皮。它是滋补肾阴的方子。前三味药补肾阴,后三味药泻浊。可以讲,中医在改善肾阴虚症候的时候,往往第一个考虑到六味地黄丸。由于肾阴虚型的消渴病,在临床上特别多见。

0 阅读:22

杨玉莲的笔记本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