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蓝保推荐保险靠谱吗?真实体验如何?独家揭秘!

小豆百 2024-04-14 02:33:13

在网上了解保险的朋友,相信都看到过深蓝保的内容。

通俗易懂,干货有用,这几乎是大家对它的一致评价。

有点像医学界的丁香医生,给大众做基础科普,是一件非常有价值的事。

但这几年下来,深蓝保似乎没有预想的那么好,

后台经常有人吐槽,说深蓝保的一些不足,来表达失望之情。

我觉得是一开始预期就有问题。

怎么理解?

我们在网上看了一些科普文章,其实并不能代表对方是专业的,

换句话说,

假如我整理了一些感冒发烧的医学知识,你会找我看病买药吗?或者我整理了一些法律条文,你会委托我来打官司吗?

大概率不会。

想一想,我们经常刷的短视频,那些博主讲的头头是道,

请问他能解决你的问题吗?

不能,

因为他提供的知识、情绪等价值,跟实际要解决问题还有很长的路。

所以我们错把内容当成了专业。

当然,这也跟行业有关,目前保险业处于一个比较初级的阶段,没有太多严格的监管。

谁都可以发布内容,谁都可以自称专业来卖保险。

既然大家都看过深蓝保的内容,下面我就从内容角度分析一下,到底深蓝保是否专业,值得把保险托付给他们吗?

首先

同样是创作者,我写一篇文章要查阅资料,梳理逻辑,给出解决方案,复杂一点的能写上几天时间。

但深蓝保的内容生产速度堪比人工智能chatgpt,一分钟一篇,全网各大平台24小时不停歇。

想不刷到深蓝保都难。

当然,人家有专门的内容团队,效率自然高。

但我比较失望的是,他们把专业的保险知识流水线化了。

内容批量化生产,大部分文章改个标题,列几个优缺点然后再次组装,比如最常见的测评:

说是360度测评,列了三个优点,一个注意事项,然后就推荐给用户购买。

不到100字,一款产品分析就完了……

如果是这样的话,我一天分析1千款产都没问题。

还有产品榜单

一共测评702款产品

看似大量研究,实际上有点虚。

首先分析的维度太初级,就跟看病只检查身高体重一样,没有什么意义,推荐理由只是把价格做了区分,让用户根据自己的预算来买。之前我的文章里聊过:这种产品测评本质上是迎合,为了快速成交,照着结论买保险。

每次发文都说测评了几百款产品,选出来的不过是自己可以销售的几款。

紧接着是上商城二维码或者小程序,赶紧趁热打铁,快速成交。

是不是很像互联网的流量玩法,跟当年的打车、外卖、共享单车如出一辙。

但我始终认为用户不是流量,不能批量流水化运营。

保险这件事本来就复杂专业,加上因人而异,如果要快速成交,就只能连哄带骗。

抄作业其实是有前提的。

是需求和产品匹配,或者文章里描述的主人公情况,跟你一模一样,那确实可以参照。

如果不了解情况,草率的购买保险,等于给未来埋了一颗雷。

客观来说,深蓝保的产品测评大多是浅层信息,便于用户吸收。

简化信息某种程度上确实有好处,可以让更多人接触到保险。

但销售产品,是否有些过于仓促,欠妥当?

简单的给出结论,放上产品二维码,这样的销售行为,用户的后续服务是否能够得到保障?理赔谁来负责?

买保险是为了以后的保障,是需要长期的陪伴守护,甚至一辈子。

那么售后服务的重要性是肯定大过售前的。

如果能用心做售后,靠口碑传播,不仅成本低于前期的营销,而且是共赢的局面。

相反,不断制定业绩考核,最后用户踩坑离开、销售难以长期、公司后续越难盈利,可能是一地鸡毛。

好了,希望大家买保险之前多一点理性。

这里我分享一下保险的正确配置思路,和网上看到的可能不太一样,

稍微有点长,希望保持耐心看完。

首先,买保险之前我们要问自己一个问题:

我为什么要买保险?希望解决什么问题?

我先说一些被带偏的认知,比如你肯定看到过这样的标题:

能薅羊毛的保险来了!

收益高、回本快的推荐这款!

一年能省几千块,这种保险最推荐!

我来分别分析一下:

1、买保险别想着占便宜,薅保险公司羊毛。

举例1:同样的产品同样的保额,孩子买每年只要2千块,可爸爸买一年就要 1万块。那还是给宝宝买吧,爸爸买不划算。

请问,谁对家庭经济的贡献多,影响更大?

举例 2:百万医疗险有 1 万的免赔额。一般生病住院都赔不了几个钱,还不如买个普通的住院险,赔付的概率更大。

请问,阑尾炎花个几千块和进了 ICU 每天花 2 万,哪个打击更大?

保险这个东西,凡是你希望买了就能用到的,解决的肯定不是你承受不了的风险,真正解决大风险的产品,你买了也不想用到。

2、保险不收益,要收益别买保险

保险最多也就是保值,抵御通货膨胀,冲着高收益买保险,要么被忽悠,要么买错保险。

早些年,很多人买了既有返本也有保障的产品,几十年后返给你早就不值钱了,保障的额度低,也无法转移风险。

这几年万能账户,分红险卖的火热,本来是有配置保障的想法,却被高收益吸引了,把钱都投到万能账户里,整个家庭在那裸奔,你问他为什么没有保障?

他说本来想买的,可是买了万能险,现在没钱了……

3、保险没有省钱这一说

如果真要省,那就别买保险,这是最省钱的。

任何一款产品都是通过精算设计出来的,是有它存在的理由。

你看到产品对比,A比B便宜了30%,没错。

可A公司你没听过,你不敢买,你买了整天提心吊胆,害怕保险公司破产倒闭,夜不能寐。

其实品牌也是有价值的,B公司贵,那是因为包含了品牌。

我直接告诉你吧,不少有钱人都选择大公司,比起省了那点钱,他们更看重安全性。

所以省钱其实是在帮预算有限的人说话,给他们一个购买的理由,心理买的更舒服。

说说我对保险的理解

保险是一种风险管理工具,我们面临的风险无非生老病死。

都说人吃五谷杂粮,没有不生病的。

也就是说风险客观存在,不是说我想不想生病的问题,无论是谁,无论买不买保险,生老病死都会发生。

首先我们得认这一点,你要是觉得自己不会生病,或者开车技术好,子女一定有出息,自己一定能长寿,那就不用考虑保险。

你买了保险,它作用就是当风险来临的时候,100%的损失可以减少到50%、30%甚至更低。

比如我要掏100万给家人看病,保险能给我出70万,剩下的我花点存款,就不用去卖房,去借钱,去水滴筹了。

然后我们再判断,哪种风险是我最担心的,最难以承受的。

是生大病还是意外事故,还是万一人不在了?由此去决定我应该先买那种险种。

而不是测评里的哪个便宜买哪个,哪种收益高买哪种。

最后是产品选择。

产品的关注点比较细,大概分为保障责任,增值服务和售后这几块。

网上的测评主要是针对保障责任,重疾险会分为重症、中症、轻症,医疗险会分类一般住院和重大疾病住院。

比如深蓝保,所有的方案医疗险全部只推荐一款产品:好医保长期医疗

单看责任是没问题,性价比也高,但售后服务存在问题。

我在深蓝保这买保险,医疗险却丢给了另外一个平台,到时候理赔找谁?这是很难说清楚的。

原则上来说,

在哪里买的产品找谁负责,加上医疗险出险概率高,纠纷多,以及续保稳定性等问题,所有我会更看重售后服务。

这也是我想说的最后一点。

买保险买的是服务,买完保险才是服务的开始。

就像我选择了一个家庭医生,一个会计,一个律师,我掏了钱,咱们的合作才正是开始,以后遇到问题你来帮我解决就行。

而市场上很多是卖完产品就结束了,过几个月你找到他,他说我换工作了。

换工作也能理解,但能不能别太快,一个月不到就换,试用期还没过呢。

还好现在有企微,信息稍微透明了一些,以前客户信息都在个人号上,万一员工离职直接把号带走,私下倒卖信息或者冒充公司卖产品什么的都有可能。

总之

无论是公司还是个人,既然决定要做这件事,请一定用长期的视角来认真对待。

个人不要想着眼前做销售赚快钱,公司也不要招聘毕业生来流水线生产。

本来保险口碑就不怎么样,你的一次收割,背后需要多少人的努力去重建信任。

希望大家对保险多一份敬畏,对客户多一份责任

0 阅读:0

小豆百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