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善盟面积很大,在中国的地级行政区面积排名中进了前五。我很早就想将足迹踏入这儿了,不过这的交通不算太方便。去阿拉善的沙漠,得自驾才行,若是想去鼎鼎大名的额济纳旗看水上胡杨林,不自驾的话,要么飞过去,要么只有一班火车从呼和浩特开过去,终点站是“额济纳”,这事还是去了巴彦淖尔才知道的。
后来网上查询得知可以从银川坐汽车去阿拉善左旗,在打卡宁夏五市的时候,决定去一趟阿拉善左旗,这已经是最容易实现的方案了,没想到让我惊喜的是,在石嘴山的时候,发现每天有一班车开去阿拉善左旗,这也省得去银川转车了。
比较偏远的地方,交通查询属实费劲。客运站有车过去,已经算行了个大方便了。从石嘴山到阿拉善左旗,终点站叫巴音,阿拉善的政府驻地在阿拉善左旗的巴彦浩特镇,巴音就是巴彦浩特镇的俗称,不搞清楚这些地名的关系,网上怎么可能查得到车次和路线。
石嘴山出发的是一辆小巴,大概能坐十来个人,国庆期间每天能坐满,国庆一过,车上乘客就只有四个了,司机平时跑一趟,人少了还不一定能回本,所以预定了这班车我还挺忐忑,生怕取消了。
石嘴山跟阿拉善中间隔了贺兰山,直线距离并不远,但是得绕着过去。一路上苍凉的景色颇为震撼,全新的视觉感受让我很兴奋,可是灰头土脸的山体看久了,就渐渐犯困,靠近巴音的时候,淅淅沥沥的下起了雨,这场难得的雨让天色更灰暗了,我昏昏沉沉地眯着,司机突然喊:阿左旗到了!
车站相当气派,建筑的上方蒙汉双语写着“巴彦浩特客运站”,我赶紧进站看看车次表,为过两天去银川做准备。还好,去银川的班次很多,热情的工作人员还跟我说,过了假期,去银川的票现场过来买就是了,根本不用网上预订。
内蒙古的城市街景,给人的感觉一直是路面很宽广,马路两头看不到边际。
这次在阿拉善左旗,就没给自己定什么探店目标,好好住两个晚上,吃吃面就好了,那些手把肉和烧烤什么的,实在有点吃不动了。
酒店安顿好后,就先去了附近一家“孙师傅·野生蘑菇羊肉搓面馆”。
在阿拉善有一种山珍叫“贺蘑”,顾名思义,采自贺兰山的紫蘑菇,极具当地特色。
每碗搓面加点这个蘑菇,口感很脆,能增添不少风味。搓面口感比较硬,有点像半生的口感,实际上已经熟了,牙口好的人对这种劲道爱的很。汤很鲜美,加了豆腐、西葫芦丁之类,里面还有炒熟的蒜薹粒,汤头浓郁够味,难怪这家店晚上络绎不绝的客人。
吃完继续逛,街道上“修车店”特别多,可能是因为很多越野爱好者来阿拉善的沙漠玩车。
餐饮氛围就没有那么浓了,好不容易在一条街上看到一整条的馆子,比较集中,其他的地方晚上就早早地关了店门,打烊休息了。
第二天,我还是没想着去吃羊肉,就找了一家“一味拌面”。
碗特别大,跟个盆似的,爆辣炒肚丝拌面,里面的面条同样很粗,也许这样才能更加有饱腹感。
同全国大部分的小众旅行地一样,很多景点在非假日,就基本没什么人,就算到了景点,很多商铺都没开门。我早就做好了打算,今天就是去定远营晒晒太阳,闲逛一下。
王府街上有四个城门,其中正门就在定远营门,进了城发现能上城楼,从定远营门一直可以走到贺兰门。
城外,是一片蒙式风情的现代建筑;
城内,除了王府,那些平民的房子都是四合院的格局,像极了北京城内的建筑,难怪有“塞外小北京”的称号。
城墙上偶有游客,但基本享受一人包场。
阿拉善和硕特旗亲王府并未开放。
我去了旁边的延福寺。有人拜寺是因为信仰,而我大多是因为可以欣赏这些古建筑。
外行人看热闹,去看这些古建筑,并没有深入的了解,那为什么还总要去看这些古建筑呢?
就好比摄影,美好的照片看多了,自己多少能拍出不错的照片。同样,在中式美学的熏陶下,自然提高了自己的审美能力。
延福寺一进去就能看到两个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的牌子,一个用汉语刻的,一个用蒙古语刻的。
延福寺门口的两座石狮,好像刷上了新漆,风格造型跟中原的一些寺庙完全不同。
进了寺内,有一座超大的转经筒,在亭屋之内,一个人就能转起来,但是往上看就很有压迫感。
门外也有一圈转经筒,每个转经筒上面有一铁片,将筒转起来时,铁片拨动了铃铛下面的铃铛片,“叮叮咚咚”发出着清脆悦耳的声音。
寺内的建筑都离得很近,三世佛殿紧挨着转经亭子,中门没有开,就两个侧门开着。
进去之后,里面的布局也跟中原的寺庙完全不同。
大雄宝殿,看上去是一个封闭的空间,实际入口是两个侧门,掀开门帘就可以进去了。
进去后,就能看到神秘而又华丽的壁画,在中间则是刻着几种文字的“大雄宝殿”。
往里进去,就是非常大的主殿了。
殿外墙上的壁画很有年代感,就用玻璃保护起来了。
这个寺院各种建筑风格也充满了诸多神秘色彩。
延福寺的旁边,有一座白塔,塔下有牌坊上写着“塔定民安”。
爬到最上面,在白塔后面就可以看到长城遗址了。
宁夏和蒙西一带,有很多长城遗址,对这方面感兴趣的可以去不同的地方瞻仰,感受古代的“国防工程”。
定远营的民居,大多是四合院布局,规划得挺整齐的。就是大门紧闭,只好在门口看了看。
定远营的东北方向是“营盘山景观公园”,因为我今日主打一个休闲游,看着这高高的台阶,就瞧了一眼,没有想继续攀登的欲望了。
晚餐终于还是忍不住去吃一顿羊肉,据说这家馆子开了二十年,菜价还是挺便宜的。
风干羊肉条看上去价格比较贵,但是通常三斤半到四斤才能出一斤风干肉,这样想想,就真不算贵了。
风干肉的香味更为悠久源长,饱腹感也特别强。
在过去,风干肉都是用来招待贵宾的,也是迁徙和旅途中必备的干粮。
只不过这风干肉太扎实,一个人吃多了,就很容易饱,再吃,就会有点腻,得配合砖茶、酸奶或是生蒜才行。
阿拉善的景点挺多,我想留待以后再来探索,把这一块点亮后,我的北方之旅,基本就接近尾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