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之——夏至那些事儿

北京道轩堂 2024-06-20 17:04:53

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个节气,也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被确立的节气。早在公元前7世纪,古人通过土圭测日影,便确定了夏至。这一天,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昼最长、黑夜最短的日子。

那么为什么要叫夏至呢?“至”在这里指的不是到达,而是极致。《三礼义宗》里写道:“夏至为中者,至有三义,一以明阳气之至极,二以明阴气之始至,三以明日行之北至,故谓之至。”

也就是说,在夏至这一天,阳气达到极盛,因此被叫做夏至。而同时,这一天阴气也开始萌发,所以,夏至又被看作是阴阳盛衰的转折点。

从夏至之后,阳气走弱,阴气回升,很多属阳的事物开始衰退,喜阴的事物则开始出现,比如属阳的鹿角开始脱落、公知了在夏至后因感阴气之生而鼓翼鸣叫、喜阴的药草半夏在沼泽地或水田中出生。

这也是夏至三候的由来:一候鹿角解;二候蝉始鸣;三候半夏生。

在古代,夏至的时候要举行祭祀大典,祭祀地神和白雾之神,为国家去除灾害,为人民免除瘟疫。

清朝的潘荣陛在《帝京岁时纪胜·夏至》里写道:“夏至大祀方泽,乃国之大典。”方泽为夏至祭地之处。掘地为方池,贮水以祭,故称为方泽。

方泽和冬至祭天的寰丘,寓意着天圆地方。祭祀仪式是以舞乐致神,通过音乐歌舞、以及献祭牲畜来祭祀社稷、山川、五岳、五祀。

天子在夏至时节祭地,百姓则在这天用美味来祭祀祖先。《杭州府志》记载,“夏至,乡村设祭祀祖先,盖重‘二至’之意,城郭则否。”

《山阴县志》则有“夏至,祀先祖以面。”《绍兴府志》写道:“夏至,祀先以面。萧山各供茶,曰‘夏至茶’。”农人在夏至时节还会用各类酒肉祭祀土地神,以求丰收。

此外,夏至还是古人消夏避暑的日子。皇室从夏至日开始,便要拿出冬藏夏用的冰块来消夏避伏;民间则有互赠扇子粉脂囊的习俗,扇子用来扇风,粉脂则用来散发体热,防生痱子。

在宋朝,从夏至之日开始,百官要放假三天;辽代则是“夏至日谓之‘朝节’,妇女进彩扇,以粉脂囊相赠遗”;清朝则“夏至日……居人慎起居、禁诅咒、戒剃头,多所忌讳……”

夏至的时候,全国各地流行着各式各样的吃食,令人目不暇接,馋涎欲滴。

北京夏至的时候讲究吃面,有“冬至饺子夏至面”的说法,还有说:“吃过夏至面,一天短一线”。按照老北京的风俗习惯,每年一到夏至要吃凉面,因为这个时候气候炎热,吃些生冷之物可以降火开胃,又不至于因寒凉而损害健康。

辽宁等地称夏至面为“伏面”,认为夏至吃伏面可避免暑气侵扰,民国《岫岩县志》里记载:“夏至后第三庚日为初伏之日,四民多食伏面,俗云避暑气也。

在江苏无锡、常州等地,流行在夏至日吃馄饨,取混沌和合之意。有谚语说:“夏至馄饨冬至团,四季安康人团圆。”吃过馄饨,为孩童秤体重,希望孩童体重增加更健康。

在岭南地区流行夏至日吃狗肉,有“吃了夏至狗,西风绕道走”的说法,意思是只要在夏至日这天吃了狗肉,身体就能抵抗西风恶雨的侵害。

而广东粤语地区和广西的钦州、玉林等地区喜欢在夏至日将狗肉和荔枝一同食用,据说夏至日的狗肉和荔子合吃不热,有“冬至鱼生夏至狗”之说。

夏至是阳气最旺的时节,养生要顺应夏季阳盛于外的特点,注意保护阳气。

夏至与心气想通,夏季多汗易使心气涣散,中医有“汗为心之液”的说法,大量出汗耗损的就是心气。

因此,中医有“春养肝,夏调心,秋养肺,冬养肾”的四季养生法。

夏季炎热,应多吃些祛暑益气、滋阴润肺之物,对于清泻暑热,健脾利胃十分有利。

元代丘处机在《摄生消息论》指出:“夏季心旺肾衰,虽大热,不宜吃冷淘冰雪、蜜冰、凉粉、凉粥,饱腹受寒,必起霍乱。”

燕窝性平,味甘,有补气阴的功用,尤能益肺阴,为清补佳品。凡阴虚之人,尤其是肺阴虚者,如支气管扩张、肺结核、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等患者,最宜食之。

银耳性平,味甘淡,有滋阴养胃、生津润燥的作用,为民间最常用的清补食品,尤其是对肺阴虚和胃阴虚者,最为适宜。

枸杞子性平,味甘,有滋阴益寿之功,尤其是对肝肾阴虚的腰膝酸软、头晕目眩、视物昏花、耳鸣耳聋,或是肺阴虚的结核病盗汗、虚劳咳嗽,糖尿病的阴虚消渴等,食之更佳。

夏季的不少当季水果,如梨、葡萄和石榴,都是养肺的能手。以梨为例,它有清热解毒、润肺生津、止咳化痰等功效,不论生吃还是榨汁、炖煮或者熬成膏,对肺热咳嗽、支气管炎等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虽然夏季炎热,但切记莫要贪凉。《景岳全书·非风》里指出:“夏月暑热,不得于星月下露卧,兼使睡着,使人扇风取凉。一时虽快,风入腠理,其患最深,贪凉兼汗身当风而卧,多风痹,手足不仁,语言謇涩,四肢瘫痪”。

明确指出贪凉虽能获一时之快,但轻则可致恶寒头痛、肌热无汗、关节酸痛的暑湿症,重则能诱发中风瘫痪。

特别是老年人,老年人体内阴液虚少,更容易损耗阴津,若再终日纳凉于深堂湿地,或彻夜露宿,或电扇、空调不离身,或冷食不离口,就会出现头晕、头痛、半身麻木酸软、肢体无力、视物模糊、频繁打哈欠等,这些都是中风前的症状,俗称小中风。

祛暑降温茶饮

烦躁易怒、两目干涩、视物模糊:取枸杞子、决明子各3克,菊花6克,用沸水冲泡,代茶饮用。

口燥咽干、咳痰带血、皮肤干燥:取枸杞子、黄精各3克,百合、麦冬各6克,用沸水冲泡,代茶饮用。

心悸心慌、气短烦渴:五味子3克,麦冬6克,党参9克,用沸水冲泡,代茶饮用。(注)

注:内容来源为华龄出版社2021年7月版《漫画黄帝内经》,作者——马寅中

参考资料:

《夏至阴生景渐催——夏至与伏日习俗》作者:江玉祥、牛会娟

《“夏至”里的中国古人生命智慧》作者:夏瑾

福生无量天尊

⊙部分图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转发分享至朋友圈,劝善戒恶,功德无量

0 阅读:38
评论列表
  • 2024-06-22 10:18

    日長夜短晝最長,立竿無影奇景象。 中夏午陽盛夏至,驕陽似火漸將臨。 一年太陽最北端,玉珠驟降夏九天。 小亭淸風輕拂面,池塘荷花香撲鼻。 鹿解蟬鳴半夏生,絢爛綻放百花燦。 麥浪稻穗沉甸甸,西瓜紅心甜蜜蜜。 消夏避伏搖羽扇,人間何處無暑氣? 夏日酷暑百官放,歇夏心靜自然涼。

北京道轩堂

简介:道可道,非常道。北京道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