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人民?这位清朝王爷和苏联老农“隔空呼应”,不要太有道理

历史中的科学原理 2023-09-03 09:34:28

《雍正王朝》第二阶段主要讲述的是雍正帝的各种改革之事,从影视剧中可以看出:对于恪守家规祖训的中华读书人,以及因祖宗从龙入关而享尽荣华富贵的八旗后代们,对于改革那是相当的抵触,尤其是生活日渐腐化的八旗子弟以及享受政府红利的士绅群体。

一听说雍正想要“官绅一体纳粮”,原本无所事事、整天不是提着鸟笼遛鸟,就是聚众吹牛的士绅群体们群起激昂,纷纷谴责雍正的这种违反祖制的“不道德”行为,并恐吓雍正:你想留骂名吗?哪知他们低估了雍正帝的决心,雍正回首就是一句:“看来朕不想留这个骂名都不行了。”将那些迂腐的读书人统统下狱,誓将改革进行到底。

虽然雍正决心可嘉,但在那个“人心”就是政治的年代,雍正如此硬刚读书人群体、站在八旗对立面的做法,显然将自己置于了十分危险的境地。果然,一直心怀不轨的老八便暗中搞小动作,借旗主来京述职的机会,串通他们向雍正的新政发难,以此坐收渔翁之利,达到架空雍正的目的。至此,《雍正王朝》尾声的逼宫大戏激情上演了。

面对精心准备的老八,雍正因为行得正、坐得直,面对八爷党和各位旗主王爷的轮番轰炸,尚能应对得当。毕竟在那个君主专制的年代,八爷党口中的“八王议政”如同梦幻一般匪夷所思。

但对于新政,老八还是言之凿凿、颇有微词。虽然雍正一再强调,新政施行以来,成效显著,国库收入增加了三成。但老八却挑了一个毛病:国库银子储存量虽然上去了,但却损害了人民的利益;自古“得民心者得天下”,银子再多,民心失去了又有什么用?

为何施行新政、让士绅一体纳粮,就是损害了人民的利益呢?老八这位清朝王爷给出了精妙的解释:士乃四民之首。意思是士绅群体为人民的领头人,是人民的代表,是优先需要照顾的群体,把这些代表搞定了,人民也就搞定了;反之,得罪了这帮代表,也就得罪了人民。

在此不得不佩服老八这位清朝王爷的脑洞逻辑,确实让人眼睛一亮、大吃一惊。当然这并非老八的原创,因为在封建王朝,善于动脑筋的中华老祖宗就将“民”这个群体做了精细划分:士、农、工、商,在那个讲究等级的年代,由前往后,地位是逐级递减的。

也就是说:按照中华老祖宗的逻辑,士确实是“四民之首”,是人民代表,老八并没有说错什么。

可是士绅真的代表了“民”这个群体了吗?别的不说,从雍正的改革举措我们就可以看出明显差异:民是要当差要纳粮,而士绅却可以免除这些苛捐杂税,并且与徭役、做苦工绝缘。

另外从《雍正王朝》前半部中康熙下乡调研遇到老农的场景可以清晰看出:普通农民都是鲁迅笔下的短衣帮,衣衫褴褛、衣不蔽体、满脸憔悴,虽然一年到头都在忙,但喝碗稀饭却成为了奢侈。

而士绅又是何许人也?一身考究的长衫,整天踱着官步慢悠悠地闲庭信步。无所事事的他们最喜欢做的就是提着鸟笼遛鸟,或者聚在一起吹牛。遇到普通老百姓,则脸上浮现出极其鄙夷的神色,生怕与这群脏乱差环境中偷生的蝼蚁为伍。

他们明显认为自己和“民”不是一个群体,现在却要代表“人民”,不觉得相当离谱吗?这也就是封建王朝这帮自我感觉良好的读书人能干得出的事。

所以什么是“人民”?如果站在八爷的角度,显然他不认为就是普通老百姓;对于普通老百姓而言,显然也不觉得这些整天提笼遛鸟、鄙视自己的长衫群体,就是自己利益的代表。也就是说:封建王朝统治阶级整天将“人民”,以及“民心”挂在嘴边,老百姓是不会理睬的。

无独有偶,在前苏联时期,对于“人民”的理解也是跟中国封建王朝如出一辙。什么是“人民”?这位苏联老农的回答与八爷的见解可谓“隔空呼应”,真的不要太有道理!

斯大林当政时期,一位记者询问苏联老农伊万,他们有了如下对话。

记者:请问人民,具体是什么?

伊万:我觉得是斯大林同志的父亲。

记者:是谁告诉你的?

伊万:没人告诉我,是我自己想的。

记者:你为何有这样的想法?

伊万:因为斯大林经常在公众场合说:他是人民的儿子!

由此可见,对于苏联老百姓而言,“人民”一词的具体含义,是会随着当权者的轮换、实际应用场景的变化而变化的,而且对于伊万而言,“人民”这一词汇已经与它最开始的含义截然不同。

苏联老农伊万对“人民”一词的理解,显然与清朝王爷老八的回答“隔空呼应”。纵然老八一再强调“士绅”就是高级别的人民,是人民的代言人,但对于普通老百姓而言,看到经常在自己面前摆谱、表现得不屑于自己为伍的士绅群体,想让他们相信:这群人就是人民的代表,实在是太难了。

1 阅读:234
评论列表
  • 2023-09-03 12:51

    从《博物通书》看现代电磁学的中国起源  多情小宝 20-07-10 关注  1851年由美国来华传教士玛高温译述的《博物通书》是第一本中文电磁学著作,也是电气、电子、通信、计算机学科的第一本中文著作。 图1 《博物通书》封面注明年代:耶元1851年,西医士玛高温译述 “先轸”、“牛肉好吃”等网友认为,《博物通书》本系中国本土的科技著作,被传教士玛高温篡改为从西方向中国传播的科技著作。理由为:1、传教士玛高温是一个传教医生,怎么懂电磁学?2、《博物通书》中图画上的标记不是西文字母,而是“甲、乙、丙、丁”等中国的天干地支。3、《博物通书》中图画上的人物为中国人模样和装束。4、耶元1831年11月,法拉第向英国皇家学会报告电磁感应的实验结果,而《博物通书》著述为耶元1851年,从西方传到中国的速度太快,这也不符合西方技术封锁的特点。5、将电磁称为为“气”,正是中国传统对电磁的描述方式。   以上理由均很有价值,但尚未构成铁证。《博物通书》一共45页,除了宣扬宗教之外,纯为技术描述,若传教士有篡改,实难考证其内容的真正年代。所以本人找来《博物通书》一书详细揣摩,终于找到《博物通书

  • 2023-09-03 12:49

    印第安人大屠杀 印第安人大屠杀是16-19世纪发生在美洲大陆的一场残暴的屠杀。西班牙、葡萄牙、美国等国,实行了一系列对印第安人的文化和种族灭绝政策,由于其导致了美洲印第安人的大灭绝,这些行为和政策被统称为印第安人大屠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