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嚣出兵、擎起戴高乐、放言挑衅俄罗斯:马克龙这是闹哪出?

文史档世界 2024-05-07 21:47:50

2月26日,马克龙在巴黎召开了一场关于援助乌克兰的国际会议,超20位欧盟成员国出席。

此时俄乌冲突已进入第三个年头,国际社会尤其是一直无偿对乌输血的欧洲国家,已经对这场看不到尽头的战争深感疲惫,对泽连斯基这只“丧家犬”没完没了的求援,更是厌倦。

本以为这次会议也将是“雷声大雨点小”,支持止于口号,不会有更多实质性的内容。

但没想到,平时一向忽软忽硬的马克龙这一次竟化身 “戴高龙”,他在会后的记者会上“信誓旦旦”地表示:要确保俄罗斯无法赢得战争,不排除日后北约军队进驻乌克兰。

此番“派兵言论”一出,与会的欧洲各领导人脸色都变了,他们纷纷琢磨着:

马克龙这是在闹哪出?

“鸽派”突然变“鹰派”?

要知道,马克龙此前可谓是名副其实的对俄“鸽派”。

俄乌冲突爆发后,马克龙第一时间就给普京打去了电话,转达谈判建议,意思是“老普啊,有事好商量,甭意气用事”,随后还呼吁西方“不要羞辱俄罗斯,应给予他们尊严”。

此时都正“义愤填膺”地对俄频放狠话的北约傻眼了,琢磨着:小马,你这在搞不团结啊。

实际上,马克龙一直把改善法俄关系作为重要事项,他多次强调俄罗斯“属于欧洲”,疏远俄罗斯并无益处,将其从欧洲赶走更是一个重大的“战略错误”,呼吁西方反思与俄关系。

马克龙的对俄 “示好”也换得了一些回报,两国在打击恐怖分子、能源贸易、文化交流、科技等问题上达成多项合作,法俄关系进入难得的“蜜月期”。

费劲九牛二虎之力才挽回法俄关系,马克龙自然不想让他的努力付之一炬,因此法国在俄乌冲突爆发初期,并没有完全站到乌克兰与北约国家一边,而是扮演了居中调停者的角色。

这么看来,近期马克龙突然翻脸炮轰俄罗斯,等于是在自己打自己脸。种种“火上浇油”的言论,无异于宣判法俄关系的“死刑”,把法国往战火的火坑里推。

难道,马克龙真要燃烧自己,照亮乌克兰?

批评声浪中依旧坚挺

不过,还没等看到法国燃烧,法国外长塞茹尔就出来“灭火”了。

她在“小马哥”引爆舆论的第二天火速澄清道,“派兵论”不等于要派法军直接去前线参加作战,可能只是帮助乌克兰扫扫雷,做做网络防御,这些也需要派遣军事力量才能实现。

总之一句话,和俄罗斯军队直接对抗是不可能的。

此外,当天在法国参会的西方各国也是一头雾水,满脸问号,直呼小马哥这事做得不地道。

德国、英国、意大利、西班牙、波兰、捷克等纷纷表态,称自己没有向乌克兰派兵的计划。就连美国也急忙否认三连,白宫、国务院、五角大楼三方一致表示不会在乌克兰派遣军队。

得罪了这么多国家来支持乌克兰,那乌克兰有没有对马克龙 “感激涕零”呢?

答案自然是:没有。

不仅没有,乌克兰还丝毫不给法国面子。乌克兰外长库列巴公开表示,乌方从未提出派兵的请求,也没有这个意愿,他们需要的是弹药、无人机和远程导弹等武器。

泽连斯基在接受法国电视台的采访时,也明确拒绝了法国军队可能会被部署到乌克兰的想法,他表示,只要乌克兰还存在,法国军队就将一直留在法国的领土内。

而俄罗斯面对马克龙的惊天言论,自然也没给什么好脸色。

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直言,马克龙的提议根本不符合包括法国在内的西方国家利益。

俄联邦安全会议副主席梅德韦杰夫的回应,则更是露骨,他说:“西方政客每天都在展示什么叫‘大脑衰退’”。外交辞令上恐怕很难找到比这还难听的话了。

各方的反对和批评声纷至沓来,本以为“小马哥”的“戴高龙”体验卡会就此到期,悄悄让这事过去,没想到小马哥决定坚挺到最后。

2月29日,他向记者表示,关于俄乌冲突,他说的每一句话都经过了深思熟虑。3月15日,他在接受采访时再次强调,法国仍有可能在某一时刻,在乌克兰采取地面行动,对抗俄军。

反复对俄释放强硬新号,马克龙这是在打什么“算盘”?

马克龙的多重“算盘”

正如马克龙自己所言,“派兵论”是他权衡利弊、多方考量的结果,背后也有着诸多盘算。

首先,此番表态,是马克龙作为俄乌冲突“居中调停者”的一次尝试。

正如开头所言,俄乌冲突延宕至今,各国援助疲态已显,前线战场上乌克兰的“大反攻”没看到,倒是看到俄军一路高歌猛进,拿下大量的战略要地。

此种形势放任下去,绝非法国乐见。

欧洲需要乌克兰充当俄罗斯与西方的“缓冲区”,以防止俄军的兵锋进一步西向。

因此马克龙决定在此时抛出“派兵论”,以给予俄罗斯足够的威慑,让其知晓再向西推进,将有可能与法国、与北约直接兵戎相向,希望普京可以见好就收,从而为和谈创造条件。

这一强硬表态,也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法国“援乌不力”的尴尬。

截止今年3月,法国向乌克兰提供的军事援助总额仅有38亿欧元,而德国交付和承诺的对乌军事援助总额则达280亿欧元,仅次于美国,就连跟跟英国相比,也是逊色不少。

相比之下,法国就显得太“抠搜”了。

于是,马克龙站了出来强硬“挺乌”,一番闹腾后,成功让自个在实际援乌力度只有德国十分之一的情况下,成为了看起来最支持乌克兰的西方领导人之一。

动动嘴皮子,就能掩盖法国对乌“抠搜”的尴尬,这对马克龙来说相当划算。

这也反映出马克龙在积极谋求法国在欧洲的领导地位,从而进一步实现欧洲的战略自主。毕竟,马克龙自诩“戴高乐主义”的继承者,常常深感“重铸法欧荣光,我辈义不容辞”。

俄乌冲突爆发后,欧洲各国对美国和北约更加倚重,在对外政策上与美国亦步亦趋,这使得马克龙谋求战略自主的努力遭遇严峻挑战。

于是,马克龙突然跳出来大秀嗓门,一方面意在彰显法国在欧洲安全中的重要作用,一方面则有意试探欧洲各国的态度,如果得到一定程度的支持,法国就有机会更进一步,谋求欧洲对外政策中更大的话语权和欧洲防务的领导权,以便逐步脱离美国的影响实现战略自主。

所以说啊,马克龙将舆论焦点吸引于此,也是为了自身政治利益服务。

前段时间,马克龙在法国国内的麻烦不断,不仅老生常谈的经济滞胀、失业率居高不下等问题尚未得到解决,农民抗议、青年骚乱、犯罪率上升等问题又频频出现,治国不力使得民众对马克龙的支持已降至冰点,马克龙阵营的支持率,也开始落后极右翼政党国民联盟。

6 月欧洲议会选举在即,以目前的支持率来看,马克龙阵营将无法在欧洲议会中保持现有影响力,因此他急需“政治武器”,来对抗“反欧疑欧”的国民联盟。

而欧洲的安全问题无疑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

此次高调宣传“派兵论”,一是可以让民众重新将视线拉回俄乌冲突,讨论对乌援助问题以分摊国内压力,二则能来打击长期以来被认为是亲俄势力的国民联盟。

虚实难料,成效几何?

通过以上分析不难看出,马克龙的“豪言壮志”下其实都是种种政治算计。

只停留在口头的“派兵论”

那么,这场虚虚实实的表演究竟起到了多少实质作用呢?

首先,马克龙大概率不会真的派兵,这不符合法国的利益,也不是马克龙精心构思的牌局下应该打出的牌,这在后续的一系列动作中也可得到佐证。

3月19日,俄罗斯对外情报局局长纳雷什金表示,根据俄方获得的情报,法国正准备向乌克兰派遣一支约2000人的特遣队,这支部队将成为俄军的优先合法打击目标。

而法国国防部则在当晚急忙予以否认,称俄罗斯在进行虚假宣传。

俄罗斯帮马克龙证实“派兵论”,换来的却是法国的否认,这再次说明马克龙的这一论调只会停留在口头。但从对俄威慑角度,马克龙似乎达到了他的目的。

4月3日,法国国防部长勒科尔尼与俄罗斯国防部长绍伊古进行了通话,绍伊古在通话中警告法国,如果派兵乌克兰,将会给法国自身带来麻烦。

可以看出,尽管俄方在外交回击上将马克龙的“派兵论”视作“笑柄”,但在军事战略中却无法做到完全忽视这一表态,这让其在乌克兰战场不得不在意和考虑更多可能性。

而在威慑之后,马克龙也回归了停火促和的表态。

3月16日,马克龙公开表示,他将呼吁俄罗斯在今年巴黎奥运会期间停火,并强调应促进缓和局势,“如果普京打来电话,我会接,并听取他的提议。”

这也印证了“派兵论”只是一次逼迫俄罗斯回到谈判桌上的尝试,马克龙仍将停火调停作为其努力的方向。而这场虚虚实实的政治作秀,可能并不会为停火止战带来什么积极作用。

俄乌冲突持续至今,多方势力介入,形势日趋复杂,马克龙的极限施压,也是在考验冲突各方的战略定力,稍有误判,局势就可能瞬间升级。

在“派兵论”吸引诸多目光外,马克龙还在会后高调宣称,将组建一个向乌克兰提供“中远程导弹和炸药”的联盟。而在这方面,马克龙是准备说到做到了。

3月26日,法国国防部长勒科尔尼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今年将向乌克兰提供78门“凯撒”车载自行榴弹炮。此外,法国还计划提供给乌克兰8万发155毫米炮弹。

相比于“虚”的口头威慑,这些“实”的援助,才真的让俄乌冲突前景未卜。

至于马克龙会不会继续“语出惊人”,法国又该如何在各方利益冲突中寻得战略自主等问题,还有待进一步观察。

0 阅读:26

文史档世界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