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民间故事:粮食和看门狗

文化愿补不足 2024-06-17 08:02:41

(波密县)

传说在人类的幼年时期,人们是不用进行耕地、施肥、浇水等农业生产活动,就能坐享其成、享用粮食的。

粮食的种子来自于天帝的赐予。那时,每到春季,天帝仅将一粒种子掷向凡尘,便会芽发四野、麦浪飘香。那时的麦株体形高大,有8岁的小孩那么高;一枝麦株上有许多麦穗,像藤蔓一样节节分枝;麦子的籽实也大,大小与红嘴鸥的蛋相当。人们根本不用为吃饭操心。

粮食的丰足引发了人们不尚节俭的恶习,他们不仅不知道节约粮食,而且还蓄意糟蹋粮食。有的人将饼子当飞碟,进行体育游戏;有的人将糌粑砣砣放在“乌朵”(一种放牧工具)上,当作石子投掷;更有甚者,将糌粑面当作手纸,擦拭小孩大便后的肛门。

情况传到天帝那里,天帝十分震怒,决定好好教训一下不辨善恶的人类。一天,天帝手持宝剑,腾云驾雾,降临人间。上帝挥动宝剑,将麦子割伐殆尽,然后准备起身返回天庭。

看门狗目睹了这一切,心想:这可不是好事。今后,人间恐怕只听得见粮食这个名称而看不见这个东西了,人类的生活将如何延续呢?

想到这一点,看门狗急忙跑到天帝面前,向天帝祷告:我们狗类从未糟蹋粮食,请将余下的麦穗顶端留下来。

天帝一想,看门狗之言确有一定道理,狗确实从未糟蹋过粮食,遂起怜悯之心,抛一枝麦穗的顶端留给了看门狗,然后拂袖离去。

从此,人类再也不能坐享其成、享用粮食了,必须通过辛勤的劳作才能取得收获;而现在的麦粒也变得很小了,因为现在的粮种来自古粮种的顶端部分。

通过这件事,人们改掉了不尚节俭的坏毛病,也增进了与狗的关系。如今,藏族人民对狗的喂食是一种自觉,无论家境多么贫穷,也不让狗饿肚子。这一方面是藏民族善良品性的体现,另一方面也有一种因果报应的佛教教义原因哪!

0 阅读:4

文化愿补不足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