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测算过,现在1400-1500元现金,相当于2000年100元的购买力,其实就是金融上说的“通胀”,通胀的原因有很多,但最为关键的原因还是货币超发。这个比较好理解,每年都增加印钞10%,商品还是那些商品,但货币总量增加了,意味着商品价格也会以相当比例上涨。
现在的问题是,随着经济增速放缓,通胀的压力是不是就会减小呢?事实却并非如此,一个简单的逻辑是,当经济发展压力越来越大时,只能重启,甚至更加重视货币工具,发达国家如美国、欧盟和日本等都是如此,我们自然也不例外,目前也是这样做的,从最新情况来看,新一轮通胀潮又来了?3个方面可以佐证:
第一,货币供应。
数据显示,2013年末货币供应量M2约为110万亿,2024年1月末M2为297.6万亿,10年间,后者是前者的2.7倍,无限接近300万亿。要知道,随着经济减速,2016年开始已经将M2增速降到年度增速百分之8点几,但由于众所周知的疫情原因,货币供应M2增速从2020年开始重回两位数增长。可以说,货币超发带来的物价上行的基础已完全具备,不过是时间早晚而已。
第二,央行启动居民储蓄转债券。货币供应增量如此多,但事实也摆在面前,房价没涨、股市没涨,连其他商品物价也没涨,2023年很多个月的物价变动居然是负数,全年增长不过0.2%。钱去哪里了?分析原因不难发现,由于经济不活跃,银行被派发的大量资金贷不出去,而老百姓又担心未来的不确定性,纷纷把钱存在银行里。
钱流动不起来,势必对经济发展不利。所以,央行发布在2月29日发布《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柜台业务管理办法》新规,居民可通过银行柜台投资债券市场,让大家把储蓄高效的转化为债券投资,目的嘛,说是增加居民的财产性收入。啥意思?
央行对此发声做了解释,说我们目前居民持有的政府债券规模太小了,与发达体债券市场还有很大差距。差距有多大?截至2023年末,我国债券余额是158万亿,而人民币的存款289万亿。用业内的话说,喊你消费不消费,让你花不花,现在让你把钱借给各大型债务主体(包括国债、公司债、企业债、城投债等),还能增加你收益,你总愿意了吧?有人呼吁让不要买债券,但对老百姓来说,没啥靠谱的投资渠道,存银行利息又低,官方喊你买,多半还是会买的。
结果不言自明,原本躺在银行的钱,陆续被各债务主体借出来投资了,此前连续几年超发的钱得以真正释放出来,大宗商品、原材料、生产资料等价格岂有不涨之理?
第三,新版4万亿模式或仅是开始。
估计很多人都看到国常会在3月1日通过的《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文件,部署研究启动大规模消费品“以旧换新”和设备更新。业内如何理解呢?政事堂以《国常会明确了2024的三驾马车》为题进行了简要解读:
1.设备更新,说的是投资;以旧换新,说的是消费;物流成本,说的是外贸。这不就是经济发展三驾马车嘛。
2.三驾马车如何跑?该会也进行了勾勒:投资,明确了是国资采购。采购的标准从过去的拼价格,变成了能耗、排放、技术,也意味着2024年的“投资利润”将变得相对丰厚。消费,重点转向汽车、家电领域,将迎来的新版“四万亿”模式,消费模式预计变化不大,但是投资主体从地方政府换成了中央政府和中央企业;出口就不说了。相较于旧版四万亿的重心是“宏观调控”,东西部尽量一碗水端平,新版四万亿有可能会优先东部沿海和长江沿线的大国大城。
说得很直白,2024年经济发展将发力“三驾马车”,做过采购的都知道,央国企采购不是拼价格,价格一般比外面的都高,现在由他们来主导采购,会不会带来采购成本和商品售价的提升?可脑补一下。而新版四万亿模式,不是说直接只投入四万亿,当然,按照现在的经济基数,实际应该是远比这个规模大很多才会拉动经济增长,所以,用的词是“大规模”,只会更多的多吧。这些钱从哪里来?估计多半还是前面提到的第一和第二个佐证,不展开了。
另外,根据央行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1月份CPI(物价指数)环比连续两个月上涨,这是不是物价启动的信号?不敢断言,咱们拭目以待,但若早晚都会来的话,还是那句话,对于我们普通老百姓来说,正面与通胀抗衡几乎是不可能的。按照历次通胀经验和教训,只能是顺应形势,尽量适应通胀,相向而行,能同步到位就是最大幸运了,紧握“4样”东西或能从容应对。
第一个是好身体。如果要问,一个人担心最花钱的是什么?相信很多人的答案是“看病”,原因很简单,像房子车子这些大件东西,只要健康身体在,既然买了,肯定也是能还贷起的。但身体不好要看病就不同了,特别是大病,花费高,而且期间还没收入来源。不是有句话说的是,养好自己的身体,其实就是在赚钱,当货币贬值后,相应的支出只会更多,所以,照顾好自己的身体是第一位的。
第二是一份稳定的工作。有经济学家做了一份研究,很多人都说依靠工资发不了大财,但你知道真正能与通胀保持共舞的是什么吗?其实就是正常工作的工资。因为每个城市的社平工资每年都在涨,它是基于各行各业的平均工资、中位数工资计算而来,而这工资也是基于物价、通胀水平而来。所以,只要你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其实就能与通胀同步了。当然,如果你的工作还是高收入行业的,那就更不用说了。
第三和第四是黄金和房产。黄金就不多解释了,从古至今都是如此,因为所有货币都是与黄金挂钩的,黄金就那么多,货币增长,黄金价格就上涨。通胀趋势下,持有黄金就对了。2008年经历4万亿大放水后,黄金价格从177元/克上涨到2012年的354元/克,翻了一倍。我们现在货币供应M2比2012年增加了2倍,但金价也才500元/克,增幅0.5倍都不到。所以,随着资金的释放,金价趋势也是非常明显的。
最后说一下房产。老实说,大家对目前的市场还是比较纠结的,原因不外乎就是工作、收入没把握,加上市场一直处于调整,二手房房价和新房价格深度调整。但要知道,从最近的楼市政策看,已经到了国家容忍的底线,综合祭出了控制土地供应、三大工程、房贷利率调整到历史最低等“箱底招”,一些沿海城市3套房购买资格也陆续放开了,用投资客提振市场的意味浓厚。
中国楼市一直是一个政策市,有理由相信,2021年开始能依靠“3道红线”抑制楼市热度成功,现在通过供需两端全面重启市场也会实现,意味着楼市最困难的时候从此过去了。在多番政策作用下,节后多个重点城市传出看房量暴增、合肥杭州苏州等热点城市“地王”再现的讯息,这应该是先知先觉人的一种动向。因为他们知道,房产作为大宗产品,一直都是抗通胀的利器,国家鼓励、支持你买不买,难道等控制该卖的时候买吗?顺势而为,听国家的话,大抵都过得不错。
现在肯定没人为了投资去买房的,因为人口减少房价走到尽头,投资的人都是有经济好头脑,蠢人是不懂投资的
1:银行釆用贷款利率下调和存款利率下调是正确的,有利于提高生产力。2:从我国消费水平来看人民币被底估了,可以把钱投放下市场,没有母鸡那有鸡蛋,使市场活跃起来。3:时代是进步的,追求美好生活是人们的向往,房价调整后会向好的方向发展,本来房价是有周期性的,这是市场规律,大家要有信心。
兰州拉面16了[笑着哭]小碗二两
三辈子的钱都被房地产搞去了,还欠了一辈子的按揭款钱,你说老百姓从哪里来钱?
2000年在欧洲买一小瓶装的可乐30RMB,2024年27RMB,也不怪别人赚了大钱都去国外花,购买力真的变强了好多。
没有专家去研究工资和消费上涨差吗?
有这好事银行早去买了[呲牙笑]
有钱的人可以多买点,放在哪里空着,我见过有人几套房子的,就是空在哪里,
老百姓手里没钱说啥都没用?
[点赞]
告诉你个秘密:长按点赞3秒,可以触发神奇效果~
关键收入不涨
出手了!4万亿2.0版终于来了,对我们普通人有什么利好影响?
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