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父亲对他说了一句话,让他信以为真,做了一辈子的皇帝梦

搬砖机农 2022-11-20 10:41:22

他父亲无意中对他说了一句话,让他信以为真,做了一辈子的皇帝梦。你可能会觉得我接下来要讲的是一个励志故事,但完完全全相反,这是一个悲惨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叫做朱高煦,他是朱棣的次子,他想像他的父亲一样发动一场靖难之役来获取帝位,但是没想到却被他的亲侄子给活活烧死在一口大缸之中。

朱高炽、次子朱高煦是一母同胞的亲兄弟,靖难之役中,朱高炽和朱高煦两兄弟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我们先说朱高炽,朱高炽是个走起路来都费劲的大胖子,自然不能够跟随父亲朱棣骑马征战,况且他本人喜文不好武,所以朱棣主要是让其留守北平,负责保卫自己的根据地。此时,建文帝派李景隆率领朝廷五十万大军围攻北平,此时,北平仅有一万多的兵力,朱高炽一直坚守北平,成功抵挡了朝廷军队的围攻,为朱棣争取救援赢得宝贵时间。

再来看这个朱高煦长得是虎背熊腰,高大威猛,能骑善射,经常跟随其父朱棣,南征北战。无论相貌,品行,性格都和朱棣有几分相像,所以深得朱棣的喜爱。不仅如此,朱高煦还多次在危险关头奋不顾身,救下朱棣的性命,在军中有很高的威望。

论战功朱高炽和朱高煦各有功勋,可能朱高煦的战功还要显赫些,而且显然朱棣更喜欢但和自己颇为相似的朱高煦。但是古代封建社会的礼法准则是嫡长子继位,可偏偏朱高煦是朱高炽的弟弟,按理继承权只能是朱高炽,但朱棣无意中说出的一句话让朱高煦有了许多不切实际的想法。

靖难之役中,在攻打到南京附近时的浦子口时,朱棣被建文帝的朝廷军击败,眼看着朱棣兵败就要被朝廷军队活抓,在此千钧一发之际,朱高煦率援军赶到,朱棣重见希望,非常高兴地对朱高煦说:“你老爹我已经竭尽全力了,接下来就靠你接力了”。朱棣为了提升我已朱高煦的士气,拍了拍他的肩膀说:“努力吧儿子!你哥常常生病,以后还得靠你。”

朱棣说这句话可能是随口说说的。但是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朱高煦可不认为这是他老爸随便说的。他认为他父亲的意思是说,你哥哥身体不好,他如果死得早,皇位肯定给你。又或者是说,你哥哥身体不好,我直接把皇位传给你。朱高煦误认为这是老爹许诺传位给自己的信号,这让他热情高涨,奋力作战,把朝廷军队击退,为攻下南京立下大功。

朱高煦也因此居功自傲,越来越目中无人,经常横行霸道,做些不法之事。朱棣多次对他进行劝改,他也不听,继续胡作非为。尽管朱棣偏爱次子朱高煦,甚至很可能朱棣有动过立朱高煦为太子的想法,但朱高煦的种种不成熟的表现,难以让朱棣放心地把大明江山交给他,经过再三考虑朱棣还是下定决心,立长子朱高炽为太子。

这个决定让朱高煦很受打击,于是他使出各种招数,死缠烂打就是赖在朱棣旁边,朱棣把他封到云南,让他去云南就藩,他就说,我有什么罪过,要被赶到千里之外。朱棣一时心软就让他继续待在自己的身边。又过了几年,朱棣将其封到青州,他还是想赖着不走,说道,我有什么罪过,要把我发配到这么贫瘠的地方。” 他又留了下来。

后来,朱高煦竟然擅自招募精兵,意图谋反,朱棣实在忍无可忍,把朱高煦废为庶人,在朱高炽的讲情下,朱棣才饶过朱高煦,将其派到山东乐安就藩。朱高煦犯下大错不得已,才到乐安就藩,但他仍然没有放弃当皇帝的梦想。

朱高炽继位,是为明仁宗,朱高煦本想乱伺机叛乱,但明仁宗受到朝廷高官的一致支持,朱高煦根本找不到机会,便敢轻举妄动。但是明仁宗上位仅十个月就因病去世。朱高煦觉得自己的机会终于来了。

当时太子朱瞻基正在南京,准备赶往北京奔丧,朱高煦却在乐安,距离京城比太子朱瞻基近得多,朱高煦打算在半路设伏,截杀朱瞻基,然后抢得皇位,但是事与愿违,朱瞻基好像知道了他的想法改变了路线,躲过他的埋伏,顺利进入北京继承了皇位,是为明宣宗。

明宣宗知道这位叔叔的野心想通过封赏,让他臣服,可没想到的是朱高煦误以为自己这个侄子是个软弱无能的人,自己也向老爹一样再搞一出靖难之役,夺取亲侄子的皇位。朱高煦高估了自己的实力,他还没完全准备好造反,明宣宗已经御驾亲征,兵临城下。朱高煦只能束手就擒。明宣宗念及叔侄之情,没有将其正法,而是把朱高煦父子带回北京,废为庶人,关押起来。

某天,明宣宗想起这位被关押的叔叔,决定去探视一下他,没想到,刚进门,朱高煦来了个扫堂腿把朱瞻基绊倒在地。朱瞻基大怒,下令让人用一口三百斤重的铜缸把朱高煦扣住,还之以颜色。没想到朱高煦仍然不服,竟把大缸顶了起来。朱瞻基被吓得不轻,害怕他跑出来对自己不利,命人在铜缸周围堆积柴火,并将其点燃,任朱高煦有再大的蛮力也只能在熊熊燃烧的大火中成为灰烬。

庸才也欲逞强梁,身首成灰枉自伤。纵观朱高煦的一生,他虽然打仗勇猛,野心勃勃,但是在思想上十分幼稚。首先,他对自己没有准确的认识,他没意识到自己的才智不及其父朱棣,更没有得力的谋臣。其次,他对局势也没有正确的判断,明宣宗并非建文帝,他手下的臣子也不是齐台,黄子澄,李景隆之辈,所以他的失败是必然的。

0 阅读: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