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399年,也就是建文元年, 燕王朱棣,起兵造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拿下了北平城。此时的燕王并不着急如何应对来自朝廷的大兵镇压,而是在仔细地翻阅先帝朱元璋给他留下的《皇明祖训》。难道是这祖训里有朱元璋留给他的攻城掠池之术,还是有行兵布阵之法,抑或有调兵遣将之道。遗憾的是,祖训上这些都没有。祖训上有的只是让藩王尽心尽力负责皇上和防止藩王造反的条条框框。那么,朱棣翻看祖训有何用意。
首战初捷,燕王朱棣取得了北平起义的胜利。这标志着朱棣起兵造反。但是如果说直接宣布造反,那是万万不行的,因为那样就变成了乱臣贼子,社会舆论压力就能把你给消灭了,如果被打上了乱臣贼子的标签那就好比是过街的老鼠,人人喊打,所有要成就大事,就必须要师出有名。牵强地说就是要编一个有根有据,有理有法的理由,更直白地说就是要把自己不合理的、不合法的东西找一个冠冕堂皇的说辞,让大众听了起码不抵触。
怎样为自己的造反找到一个合法的借口呢?这个问题把朱棣给难住了,于是就有了刚才朱棣翻阅祖训的那一幕。不幸的是,朱棣并没能从祖训中找出一个合理的出兵理由。朱棣把他幕僚都召集过来,大家一起集思广益。大家议论纷纷。其中有人说,我们既然是公开反对朝廷那么就直接叫做“讨伐”。也有人说不行啊,毕竟南京那边还坐着一个建文帝,讨伐建文帝,那不是使我们陷入被动。
朱棣见大家都在积极地讨论,唯有平日主意最多的道衍和尚姚广孝在一边沉默不语。朱棣很好奇地问道:“道衍大师,你怎么看?”道衍和尚不紧不慢地说出了六个字,“清君臣,靖国难”。和尚接着解析道:“清君侧,是说建文帝身边出了齐泰与黄子澄这样的奸臣,诱导皇帝,削藩,残杀皇室骨肉。这样有利于团结各地的藩王力量。靖国难,则是说现在皇帝被间歇蛊惑,有生命危险,我们起兵就是去营救皇上,避免皇上陷入奸邪之手。”朱棣听后,大喜,说道:“正合我意,我们就以“清君侧,靖国难”的旗号起兵,杀入南京城。
“清君侧,靖国难”的起兵的旗号有了,而且还叫得挺响亮。但是朱元璋为了防止各个藩王造反,立下了《皇明祖训》来管理藩王。这本《皇明祖训》实际上就是老朱家的家法家规。翻开这本家法家规,里面详细记录了藩王的各种行为准则,以及违反这些行为准则所要面临的惩罚。朱棣每每翻开这本书就觉得是他老子专门为他量身定制的一样,条条都是针对他而写的。这无疑是在增加了他造反的难度。
比如,明确朱允炆是皇位继承人,其他藩王只能好好辅佐他。比如,藩王只能在自己的封地待着,没有皇帝的允许不准进入南京。比如,藩王封地的文武官吏,都得听从朝廷的安排。又比如,在军事上,藩王只能又有三千到一万九千不等的护卫兵,没有皇帝的指令不能统领朝廷的兵马。
即便朱元璋对藩王做出了种种限制,但是朱元璋为了防止大明江山落入他人之手,还是赋予了藩王特殊的领兵权力,而这点恰好被朱棣在再次翻阅祖训中注意到了。我们看看朱棣翻到的祖训是,怎么写的呢?祖训中有写到“朝无正臣,内有奸恶,必训兵讨之,以清君侧之恶。”翻译成大白话就是如果朝中出了奸臣,没有正臣,亲王必须要尽心尽力讨伐清理皇帝身边的这些奸臣,匡扶皇室。 这与我出兵的口号“清君侧,靖国难”很吻合,朱棣引用了朱元璋留下的祖训作为依据这样出师就更加名正言顺了。
其实朱元璋给他子孙留下的《皇明祖训》确确实实是有类似朱棣引用的这几句话,但是朱棣偷梁换柱,篡改了其中的一句。《皇明祖训》的原版是“朝无正臣,内有奸恶,必训兵待命,以清君侧之恶。” “必训兵待命”的意思是亲王要把你的军队管好,训练好,要等待皇帝的命令,你才能够去清君侧。现在朱棣把它改成了“必训兵讨之”这就是说亲王可以直接带兵去清君侧。在文字上玩了一个小把戏,让天下人看,我燕王朱棣是依据先皇的祖训来帮助皇帝,为解除皇帝患难,将这场战争美其名曰靖难之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