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华和萧军还有老舍的交集

噩噩文化 2024-04-08 16:10:39

余华《文城》第260、261页,2021年出版

一个女人抱着孩子跑来,张一斧上去砍下孩子的头,孩子的鲜血喷射而出,女人满脸是血,她浑然不觉,抱着无头的孩子仍在奔跑,她以为孩子安然无恙,跑出了村庄。

《文城》看到这里,此情此景,何止一个惨字!于是觉得这段揭露土匪暴行的“血洗齐家村”叹为观止。

文城在哪里?总会有一个地方叫文城

近日读夏志清的《中国现代小说史》,里面有一节讲到萧军,说他的《八月的乡村》“以暴露敌人残暴行为为名,对性及暴行露骨的描写”云云。

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1961年初版

怒斥敌人残暴行为的书必须要看啊,赶紧爬书架上去找。

萧军《八月的乡村》片段

正在逃跑的妈妈,怀里的孩子被流弹贯穿了脑壳,她没有察觉,还抱紧在怀里,颠簸着发髻飞走,一直到发现孩子的脑袋有流血洞孔,才摔到地上,却忘了哭声。

不可描述的片段没找到,反而看到了这一段,有些似曾相识,怎么觉得在哪里见过呢?对了,浓眉大眼的余华也写过。对比了一下两段原文,情境相似度挺高。

于是我对余华老师的阅读面之广大为佩服,他肯定早前就读过了萧军——后来才知道他还应该看过老舍的一篇。

萧红、萧军两人的名字是鲁迅帮他俩改的,意思是“小小红军”。萧军等自费出版“奴隶丛书”,得到鲁迅的大力支持,叶紫的《丰收》、萧红的《生死场》和萧军的《八月的乡村》就是这个机会得以面世的,从而奠定了这三位在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

奴隶丛书《八月的乡村》1980年再版封面,1935年出版

夏志清说的没错,自从萧军20世纪30年代出版了《八月的乡村》,虽然“小说质量平平,但是为后世写战争小说提供了一个模板,”这都到21世纪了,小说家还在沿用“萧军”模式,也算是后代大师向前代大师致敬吧。

王瑶在《中国新文学史稿》

王瑶(朱自清的学生)在《中国新文学史稿》里说:老舍在抗战期间主要是致力于戏剧写作的,小说有短篇集《火车集》、《贫血集》和长篇《火葬》。《火葬》写的是北方文城人民的抗敌故事。

诶,又是“文城”?

老舍的文城写于1936年。

没收集齐的《老舍文集》

在我收集不全的《老舍文集》第三卷里,找到了这个长篇,老舍在《火葬·序》里说:故事的地方背景是文城,文城是地图上找不出的一个地方,这就是说它并不存在,而是由我心里钻出来的。我要写一个被敌人侵占了的城市。

《火葬》序

《火葬》第1页

为什么老舍和余华都要起一个这样的地名呢?语焉不详,有什么具体含义呢?他俩的共同点就是都想制造一个地图上不存在的地方。

老舍自己对这部长篇看来是不太满意,《序》里说:抗战的宣传,人家给我出什么题,我便写什么,好坏不管,只求尽力,于是时间与精力零售,长篇不可得已……像《火葬》这样的作品,要是搁在抗战前,我一定会请它到字纸篓中去的,现在我没有那样的勇气。这部十万多字的小说一共用了四个月的光阴,光阴即使是白用的,可是饭食并不白来。十行纸——连写带抄副本——用了四刀,约计一百元。墨一锭,一百二十元——有便宜一点的,但墨到底还是白的。笔,每枝只能写一万上下字,十支至少需用二百元。求人抄副本共用了一千一百元。请问:下了这么大的本钱,我敢轻于把它丢掉吗?抗战是艰苦的,文人比谁都晓得更清楚,但是在稿费比较纸笔费还要少的情形下,他们也只好去另找出路了。三十三年元旦于北碚。

得写成什么样才以至于作者自己都如此嫌弃,我也应该没看——因为这部集子前边的《骆驼祥子》和《文博士》我都看了,并且写有简短的读后感。《火葬》这篇没有批注也没有读后感,那应该是看个开头没意思就放下了。所以这篇有没有使用萧军的“模板”就不好说了。

但是这样一来《八月的乡村》、《火葬》和《文城》被我莫名其妙的扯上了若干的联系。

是为记。

2022.3.19 于菜户营

0 阅读:0

噩噩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