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陕北红军主力改编为八路军。为了限制八路军的发展,蒋介石只给了三个师的番号,每个师定员15000人,三个师加起来45000余人。那么八路军时期,统兵最多的将领是谁呢?既不是三大传奇师长,更不是陈赓和徐海东等六大旅长,而是名气远不如他们的孟庆山。
孟庆山是河北万安村人,出生于1906年,父母以种田为生,日子过得很艰难。由于家里穷,他只读了很短时间的一段私塾就被迫辍学了。为了谋生,孟庆山先是在家里帮父亲干农活,年纪稍长后当了一名学徒工,再后来进入天津一家纱厂做工,吃了许多苦,也受了许多累。
19岁那年,他加入了冯玉祥的西北军,跟随部队参加了北伐战争,由于打仗勇敢,多次立功,几年后被提升为副营长。1930年5月,中原大战爆发,经过半年的搏杀后,冯玉祥战败下野,他的部队被蒋介石改编为第26路军。蒋介石对杂牌部队一向不信任,很快就把26路军派往江西和红军作战。
孟庆山
26路军的将士们不愿意被蒋介石当枪使,在赵博生和董振堂等人的领导下在宁都起义,毅然加入了红军队伍。之后起义部队被改编为红5军团,当时红军的武器装备十分缺乏,不少战士用的还是大刀和长矛。26路军的这次起义,不仅使中央红军增加了一个主力军团,还极大增强了部队的攻击火力。
孟庆山也参加了宁都起义,部队改编为红5军团后,他的职务由原来的副营长提升为副团长。之后孟庆山跟随部队参加了多次反“围剿”斗争,每到战斗陷入僵局的时候,他总是带头冲锋,因此多次负伤。一年后孟庆山升任教导团团长,后来他还在红一军团和红三军团担任过团长,并跟随部队参加了长征。
长征到达陕北后,孟庆山调到徐海东的红15军团任职,跟随部队参加了东征和西征战役。不久后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红15军团被改编为八路军115师344旅。孟庆山没有进入344旅任职,而是被派到了河北拉队伍。当时这种情况并非个例,比如秦基伟,也被派到了山西拉队伍。
孟庆山出发前,毛主席专门接见了他,在对他进行鼓励的同时,还为他想了许多办法。1937年9月,孟庆山来到了河北安新县,担任保定特委主席,公开身份为游击教官。在当地党组织的配合下,他开办了多期游击战培训班。不少热血青年纷纷前来接受培训。
孟庆山
孟庆山身经百战,游击战经验十分丰富,他把具体的战例融入到了理论当中,讲起课来通俗易懂,因此很受欢迎,前来接受培训的人越来越多。孟庆山趁机把这些人组织起来,拉起了一支数百人的队伍。之后他率领部队以游击战和伏击战等方式专门打击小股日伪军,还趁敌人外出“扫荡”的时候,端了几座炮楼。
日军入侵河北的时候,数十万装备精良的国军都连战连败。孟庆山带领一支几百人的游击队却接连打胜仗,还端掉了日军的炮楼,充分显示了他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他的名声也迅速传开,前来投奔的人络绎不绝,一些民间抗日武装也主动派人来联系,要求收编。
孟庆山
短短四个月时间内,孟庆山手下就有了12路大军,还有一个5000多人的游击第一师,总兵力加起来高达69800多人,是115师的4倍多,孟庆山也因此成为八路军中统兵最多的将领,这一时期的资历堪比大将。1938年5月初,冀中军区成立,孟庆山部经过精简整编后编入了冀中第4军分区,他出任冀中军区副司令兼第4军分区司令。
冀中是平原地带,物产十分丰富,是晋察冀根据地的粮仓,同时这里的战略地位也十分重要。因此冀中军区成立后,日伪军就调集重兵多次前来进攻。孟庆山率部协助军区司令吕正操奋起迎战,先后在新安、高阳和河间等地取得胜利,沉重打击了敌人的嚣张气焰,为冀中军区的巩固和发展作出了极为重要的贡献。
孟庆山
抗战胜利后,孟庆山又参加了解放战争,多次在战场上立功。新中国成立后,他担任过河北军区石家庄军分区司令和河北省军区第一副司令等职。1955年大授衔的时候,以孟庆山在抗战时期的重要贡献来看,最起码也是中将起步。但红军时期他的最高职务只是团长,1948年年初的时候又离开了野战部队,担任冀中区人武部副部长,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的战功。因此经过综合评定后,他被授予了少将军衔。1969年,孟庆山将军病逝,享年63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