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脂异常一开始往往没有很明显的症状,很多患者是在体检或因其他疾病就诊时偶然发现。但有时候也会悄悄“冒头”,比如早上起床后,突然感觉手脚发麻……
一、高血脂的身体信号血脂高,即血液中脂质成分如胆固醇、甘油三酯等含量超过正常范围,往往初期没有明显的特异性症状,很多患者是在体检或因其他疾病就诊时偶然发现。
然而,随着病情的进展,患者可能会逐渐出现一系列症状:
1、头晕头痛
血脂水平增高后,血液变得黏稠,流动性减慢,可能导致脑部供血不足引起头晕和头痛。
2、胸闷与乏力
高血脂易引发动脉粥样硬化,当心脏冠状动脉受累时,可能出现胸闷、心悸、心绞痛等症状。
3、饭后犯困
进食后体内血液向胃部聚积,导致脑部血液相对较少,而高血脂患者本身血液流动性差,进一步加重脑部缺氧,从而出现饭后犯困的症状。
4、视线模糊
高血脂还可能影响眼部血液循环,眼部供血不足,导致视网膜血管病变,出现视力模糊、视力下降等情况。
5、黄色瘤
部分高血脂患者,特别是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可能会在眼睑周围、手肘、膝盖等部位出现黄色、柔软的小肿块,称为黄色瘤,这是脂质在局部沉积的表现。
二、高血脂的诊断指标高血脂的诊断标准主要依据血液中的脂质成分含量,包括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四项指标。具体标准如下:
总胆固醇:≥6.2mmol/L
甘油三酯:≥2.3mmol/L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4.1mmol/L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0mmol/L
以上四项中满足任何一项,都提示患者可能存在高血脂问题。
三、如何控制血脂?1、饮食调整
控制油脂摄入,选择含不饱和脂肪酸的油脂,如坚果、鱼类等,少吃富含饱和脂肪酸较多的黄油、肥肉等脂肪。
坚持清淡饮食,减少高脂肪、高胆固醇和高蛋白食物的摄入。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有助于降低血脂。
适当选择全麦食品,如燕麦等粗粮,它们含有大量的膳食纤维以及碳水化合物,能满足身体对能量的需求。
每天保证一定的饮水量,适量饮水有助于稀释血液,缓解血液黏稠的现象。
2、适量运动
坚持一定量的运动锻炼,有助于控制体重,改善血脂代谢,减少肥胖对血脂的不良影响。有效的运动能够改善血管壁结构,减少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建议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骑自行车等。可以结合力量训练一起进行,如哑铃、引体向上等,可以增加肌肉量,提高基础代谢率,有助于长期控制体重和血脂。
3、戒烟酒
吸烟会损伤血管内皮,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同时还会影响血脂代谢,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
过量饮酒会导致血脂异常,特别是甘油三酯水平升高。建议男性每日酒精摄入量不超过25克,女性不超过15克。
4、药物治疗
如果血脂水平较高且通过饮食和运动难以控制,需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药物治疗,如他汀类药物、贝特类药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