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展览展什么呢?

书法世家 2024-05-25 03:06:58

展览展什么呢?

文/佚名

最近一个多月来,书法界最为关注的事莫过于全国第十三届书法篆刻展览。浙江、河南、 山西三个展区相继开幕,从展览现场的照片可以看出, 展厅里人头攒动,观者如潮,而网上围绕 展览的讨论也是非常热烈,其中不乏批评和吐槽的声音。

展览作为书法界选拔人才和提倡精品创作的重要手段,评审导向应起到风向标式的引领作用,然而大多数投稿作者都在围绕评委的喜好选择自身的学书路径,把打造参展作品作为学习书法最重要的目标,这就本末倒置了。有人批评评委的构成,其实从“程序正义”的角度讲,评委都是从评委库抽取的,并不存在事先安排,但评审出来的结果很多人不买账。这里有两个问题:一是评审打票制,有创意的作品往往票数上不来,四平八稳的作品反而票数高;二是现在的评委 大都是之前的获奖作者,他们的眼光、趣味、喜好往往趋同,如此则难免陈陈相因,评出来的结果显得平庸也就不足为奇了。

展览展什么呢?应该是展出创作意识和作品风格之间的“差异”与“不同”。展览评审应该鼓励那种令人眼前一亮甚至一看到就令人拍案叫绝的作品,而不是鼓励“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的作品。

网络时代,全民围观为国展相关工作带来了有别于以往的巨大压力,同时也为解决书法行业问题提供了沟通平台。中国书协组织面试考核、核查举报问题,取消相关作者入展资格,等等, 都旨在强化公平竞争的原则。有网友就讲:只要让网络时代的阳光照进国展工作的每一个角落,同时各项制度积极进行配套改革、形成合力,与时俱进、不断升级,一些历史积累的行业问题就一定可以得到深度清理,而国展亦将借此更上层楼。

此届国展,最令大家称道的还是每个展区精心打造的学术特展,浙江展区的“大匠运斤——浙江近现代篆书篆刻名家作品展”,河南展区的“汉字中原——汉三阙暨豫地汉碑特展”“文明的微笑——龙门二十品特展”“从法度到意趣——千唐志斋唐宋碑志特展”,山西展区的“真山正源——傅山书法艺术展”“魏碑溯源——平城时期魏碑书法艺术展”“盟书墨源——侯马盟书文字艺术展”,等等,无不精彩纷呈。

大家之所以对学术特展抱有足够的敬畏, 一方面是这些我们称之为“作品”的书迹,书写(凿刻)之初,往往意不在创作,所以少修饰和做作;另一方面,这些书迹大都经过上百年乃至两千多年的岁月淘洗,作为文物的遗存,本身附着了太多的历史信息,而历史遗迹往往能发人思 古之幽情。2003年,湖南郴州苏仙桥十号古井出土了909枚西晋简牍,呈现了一千七百多年前郴州地区的官府文书档案,涵盖了行政机构、农田土地、户籍人口、税收、交通邮政、手工业、物产资源、祭祀活动等多方面的内容,是目前已发现的最大宗的西晋简牍,超过了以往全国出土的晋简数量的总和。西晋以后,简牍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郴州西晋简或可称为简牍书法的绝唱。于书学而言,其意义绝不亚于20世纪初西北流沙坠简之面世。

陈寅恪先生讲:“一时代之学术,必有其新材料与新问题。取用此材料,以研求问题,则为此时代学术之新潮流。治学之士,得预于此潮流者,谓之预流。”基于此,本期我们聚焦这批郴州西晋简牍,通过大量高清简牍作品的呈现,旨在藉此窥探中国书法史上伟大的“二王”时代是 如何拉开序幕的,也为当代书法人成为时代“预流”提供了一个最佳的端口。

​

欢迎点赞+关注!

转载声明:本文系编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0 阅读:4

书法世家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