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增军:“展览体”不可怕,让子弹在飞一会儿吧!

书法世家 2024-05-13 02:03:38

王增军, 字味无,号秋元,1960年生于天津杨柳 青。河北廊坊日报社主任编辑。师承孙其峰先生。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河北省书协理事,廊坊市书协副主席、燕山印社社长,廊坊市享受政府津贴专家。

“展览体”可忧不可怕

文/王增军

十三届“国展”隶书复评作品水平总体感觉相对均衡。在取法、艺术表现上,会员作品与非会员作品差距不大,让人眼前一亮的更是可遇不可求。同质化、创作扎堆仍然是现象级存在。

经过40多年的努力,当代隶书发展虽艰难,却是向前推进的,对隶书的认知越来越趋于客观、理性、全面。虽然,还没有出现像伊秉绶、邓石如那样的大家,但像李瑞清那样画汉碑的做派已经没有了市场。

李慧连(内蒙古)刘勰《文心雕龙·明诗第六》

隶书萌生于秦,繁盛于汉代,雄强朴茂,源于天人合一的社会生态环境。从三国至清代,隶书原本的精神气质消失殆尽,概因人本思想使然。清代所谓隶书复兴,却再也不是汉隶。

当代隶书高举秦汉大旗,奈何也只是在几块碑上打转转,走得太近,缺少独立深刻的思考。于是出现了以下现状:小字布若算子,机巧有余而气度不足;大字笔画粗壮结字支离,大但不浑厚朴茂,外强中干。学简牍、清隶的作者更多的停留在表面。展览上露面频次高的作品就成为纷纷效仿的对象,云集景从便成为一种同质化创作模式,即“展览体”。

孙小鸥(辽宁)孔融《重答王修》

所谓“展览体”,就是因展览而广泛传播形成的书体风貌样式。

“展览体”的形成,一方面,说明展览本身有巨大的影响力和感染力,为推动新时期书法的全面复兴和繁荣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展览体”是书法复兴过程中不可避免而自然形成的审美共识和认同,记录成长,它伴随社会生活变化而变化。从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起,几易其变,形成时代的最强劲流行书风,直至当下。

处在前所未有信息化时代,一切发展得都太快,书法发展不可避免也会因快而粗糙、肤浅,出现“批量级现象”。

吴钢(上海)林纾《春觉斋论文·述旨》节录

“展览体”不可怕,赵孟頫说:“笔法千古不易,结字因时相传。”每一个时代都会有自己的风尚流行。有的因人而传,如王羲之开晋尚韵先河。有的以碑帖传,《毛公鼎》《大盂鼎》体现了西周金文大篆的浑穆玄远。有的是组团传,西泠八家,形成浙派篆刻印风。

各时期的流行书体风貌,本质是审美普遍认知程度的反映和对这种认知程度的表达能力体现。“展览体”正是当下时代书风的客观反映。

中国正处在前所未有之大变局时代,“展览体”是时代变革的见证和写照,因时代而生,必然也会因时代变革而成长,有它不同于任何时代的特征。不完美,才是前行的动力。

刘孝龙(江苏)徐渭《边词廿六首》其一

当今隶书创作植根传统经典不深不广,创作仍然在肤浅区域徘徊的现状可以忧,但不可怕。试想,消失一千多年的汉隶,只用40年就能找回吗?

深信跨越古今文字的隶书,有足够底蕴和自信守正出新。要看到,有人已经从文化生态角度破解汉隶消失之谜了。发问,蚕头雁尾只是笔画形态吗?青铜器、碑石上风剥雨蚀的残破痕迹,不再是识读创作障碍,而是碑帖艺术数据链的一环。篆籀浑厚笔法开始试探触及薄而脆的秦汉简牍,等等。从理论求证到实践探索,当今隶书一直在发展。隶书创作仍然扎堆,“展览体”仍然存在,是子弹在飞,那就让它再飞一会儿吧。目标就在前面,我们在路上。



欢迎点赞+关注!

转载声明:本文系编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0 阅读:0

书法世家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