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振宇:学书须理行并重,行而明理,不可偏废

书法世家 2024-05-03 16:08:35

书法的理入与行入

文/董振宇

  书法强调“悟”。魏了翁在《鹤山集》中载了僧辩光一段书论说:“书法尤释氏心印,发于心源,成于了悟,非口心所传。”虞世南在《笔髓论》中说:“书道玄妙,必资神遇,不可以力求也。机巧必须心悟,不可以目取也。”悟什么?《笔髓论》中,虞世南认为“字虽有质,迹本无为,禀阴阳而动静,体万物以成形,达性通变,其常不主”。怎么悟?没有说。

  禅宗也强调悟。书道与禅宗所悟的内容不同,但悟的方法可以借鉴。

  中土禅宗始祖达摩大师说:“夫入道多途,要而言之,不出二种:一是理入;二是行入。”

  韩非认为:“万物各异理,而道尽稽万物之理。”“道”是事物的普遍规律,而“理”则是具体事物的特殊规律。所以,书理就是“书法”实践的规律。

  书法“理入”就是深刻体悟书理,即懂得、清楚明白书法实践是怎么一回事。“行入”就是依理而行,走正确的书法实践道路。

  禅宗对佛理的悟有解悟、证悟之分。《佛光大辞典》中解释:“由理解真理而得知者,称为解悟;由实践而体得真理者,称为证悟。”

  《菩提达摩大师略辩大乘入道四行观》中“理入”的方法是“藉教悟宗”,通过言教认识本质、宗旨。是先求解悟,后证悟。

  书法“理入”要凭借优秀碑帖和正确的书法理论。

  黄宾虹主张:“学书必先探其源流,继须洞悉古今书法理论,然后细究用笔用墨之法。必如此,临池之功,始见深厚。”

  但我认为,书理与书法理论不是同一概念。书法理论强调语言逻辑表达,书理领悟贵在内心明白通达。

  个人对事物的体悟深浅程度不同,会形成自己的认识,这就是所说的见地。禅宗讲,修道要有见地。见地随人悟性,有正有误,有深有浅。见地到,修行有可能到,也有可能不到,但终究会到。见地不到,则修行一定不到。所以判断一个人修行如何,先看见地,见地正,再谈功夫火候。如果见地不正,功夫、火候、境界等统统免谈。憨山老人云:“参学之士,以见地为先。”

  学书法也要有见地。许多人酷爱书法,多年临池不辍,但水平却长久处在一个较低的层次上,很苦恼,信心受到很大打击。恐怕原因是缺乏书法理论的学习,缺少对书理的深刻体悟,没有对书法的见地。

  碑帖是对书法“技”和“理”的形象表达,书论是对书法“技”和“理”的语言表达,均应研习,相互参详。

  现代人叫做“读帖”,古人叫做“把玩”。一个“玩”字可以看到古人学书时的心境是多么怡悦。“读”总给人干巴巴、没味道的感觉,所以又不得不加上一个词“坚持”。没有滋味怎么坚持得下去?

  优秀的碑帖所含的内容丰富,美不胜收。如果读不出来,那就要读一读书法理论,可以从技法理论开始,继而书法简史,进而研究个别书家书风形成的历程。现在市场上技法类图书很多,大凡选择一帖,以笔法、结构等分类分析。此类图书从欣赏角度看,未免立足一隅,不能窥全貌。

  我建议,开始读一读较综合全面的现代技法理论,如普通高校选用的书法教材、教程,有赏有析。有了一定理论基础,所见碑帖既多,在比较、分析中,自然会提高书法欣赏水平、审美能力,乃至对书法实践有一个规律性认识。

  在学习书法上,北宋欧阳修是一个很好的榜样。欧阳修在学书开始遇到和我们一样的困难。

  《欧阳文忠公文集》卷一百四十六中有这样的记载:

  “某亦厌书字,因思学书各有分限,殆天之禀赋,有人力不可强者。往年学弓箭,锐意三四年不成,遂止。后又见君谟言学书最乐,又锐意为之。写来写去,却转不如旧日,似逆风行船,著尽气力,只在旧处,不能少进。力竭心倦,遂已身老矣,安能自苦如此耶?乃知古今好笔迹,真可贵重也。今后只看他人书,亦可为乐,不能生受得也。”

  事实上欧公后来不是只有“只看他人书”的份儿,而是“生受得也”。

  苏东坡评论说:“欧阳文忠公用尖笔干墨作方阔字,神采秀发,高润无穷。后人观之,如见其清眸丰颊,进趋裕如也。”

  这就很耐人寻思了:当时欧阳修都要放弃了,对书法完全失去信心了。那他是怎么摆脱困境?是什么原因使他能够坚持下去,最终形成自己的书法风格而自成一家的呢?

  这要从《集古录》说起。据《宋史》等古书记载,欧阳修以公职之便,广泛观览公私所藏的金石遗文,用时18年,依此编写了《集古录》十卷。他的资料来源,主要有三个:一是在他的朋友那里索取过来的;二是委托朋友在任所寻访;三是朋友和学生投其所好。

  出于保存书法遗产的热忱,欧阳修付出惊人的精力撰写成具有开创意义的《集古录》。他无意成为书法家,结果在集录古文过程中,使他获得了上天赐予的另一份丰厚的礼物。

  欧阳修自己也毫不掩饰:“余以集录古文,阅书既多,故虽不能书而稍识字法。”

  原来欧阳修撰写《集古录》时,在甄别、分析、比较、取舍资料过程中,提高了对书法认识水平,对书理有了深刻认识,为成为杰出书家创造了不可缺少的条件。欧阳修的经历给我们诸多启示:

  (一)从理而入,是中年人的优势

  欧阳修生于景德四年(1007年),庆历乙酉(1045年)开始集录前世金石遗文,当时已经39岁。从“余初不识书,因集古著录,所阅既多,逐稍识之,然则人其可不勉强于学也”一语判断欧阳修研究书法始于中年。

  此前,每每看到古今书家的简介,有的从3岁开始研习书法,有的从5岁,晚的也从13岁、15岁就开始了。不禁汗颜,书道大难。读到欧阳修学书经历,不禁欣喜,仔细一想:大凡有所成就,总要发挥优势,克服不足以理而入,正是中年人学习书法的优势。

  (二)依理而行,自成一家

  孙过庭在《书谱》中说:“夫心之所达,不易尽于名言;言之所通,尚难形于纸墨。”只是解悟不行,更重要的是行入——书法实践。

  这里就有怎样对待帖的问题。“技可进乎道,艺可通乎神”,要透过技法深刻领悟书理;行而明理,在理的观照下临帖,这样获得的技法才是活的,能变通,能运用。

  欧阳修说:“余始得李邕书,不甚好之。然疑邕以书自名,必有深趣。及看之久,遂谓他书少及者。得之最晚,好之尤笃。譬犹结交,其始也难,则其合也必久。余虽因邕书得笔法,然为字绝不相类,岂得其意而忘其形者邪?因见邕书,追求钟、王以来字法,皆可以通,然邕书未必独然。凡学书者得其一,可以通其余,余偶从邕书而得之耳。”

  “文字之学,传自三代以来,其体随时变异,传相祖习,遂以名家,亦乌有定法邪”。正是因为在理的观照下,才能不拘泥于技法,灵活运用技法。

  欧阳修还说:“作字要熟,熟则神气完实有余。”“熟”是临池之功,是实践,当然需要付出巨大劳动。

  总之,从理论到实践都告诉我们:学书须理行并重,行而明理,不可偏废。

​

欢迎点赞+关注!

转载声明:本文系编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0 阅读:1

书法世家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