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碑

书法世家 2024-05-01 16:18:37

关于碑

文/黎明中

  “碑”是碑刻的简称。把各种具有纪念意义的事情用文字刻在石头上就叫“碑刻”,碑刻的种类主要有六种:

  1、刻石。如战国时秦国人刻的“石鼓文”就叫刻石,秦始皇巡游泰山等地命人在石头上刻的歌功颂德的文字等也叫刻石。这种刻石,对石头的质量和形状一般都不太讲究。

  2、碑碣。碑碣一般是指墓碑。大约在西汉时,人死了之后就在坟前立一块长条形石块,上面写上死者姓名和封号。至东汉时,墓碑大量出现,使用的石块又高又大,上面刻有死者的姓名、封号、身世、生平,以及亲友悼念死者的文字和家属与捐资建碑者的名字。有些碑还刻有表彰活着的官员功德的文字内容,著名的有《张迁碑》、《曹全碑》。还有用来记述重大祭祀典礼的如《礼器碑》,刻记重要文件的如《史晨碑》。

  3、墓志。墓志是指埋在坟墓中的石刻文字。发现最早的石刻墓志是东汉时期的《马姜墓志》。三国时曹操为杜绝浪费风气,禁止立碑。于是,到魏晋南北朝很长一段时间,都采用墓志形式,人死后就用一块小石板刻上相关文字一起埋入墓中。隋唐时期,又恢复墓前立碑、墓中埋志,这种风俗一直延续下来。

  4、摩崖石刻。摩崖石刻就是在野外山崖和石壁上刻字。在泰山、黄山、嵩山、庐山等许多风景名胜旅游地区都可见到。例如,庐山的摩崖石刻,有3000余处。这种字一般都刻得比较深、比较大,北齐人所书的《泰山经石峪金刚经》摩崖石刻,面积为中国之最。

  5、造像石刻。造像石刻是指雕塑制造佛像时,附刻在佛龛或佛像旁边石壁上面的文字,又叫“造像记”。东汉以后,特别是在北魏、盛唐时期,全国佛教兴盛,雕造佛像到处可见。大部分是在石窟之中雕造佛像,然后在佛像旁边的石壁上刻写造像时间、造像人姓名及求佛保佑的文字,称之为“题记”。也有在寺庙和家中雕造佛像的,这种佛像在像的底座或像的后边刻有“题记”,可以移动,便于供奉朝拜。还有将佛像雕刻在石碑上的,碑的下部分刻有题记。我国最著名的佛教石窟,是河南洛阳龙门石窟,有造像9.7万余尊,题记3680余种,中国许多地方都有这样的石窟。此外,不少地方还有道教造像及题记。

  6、石经。石经就是刻在石头上的经书。刻石经是儒家和佛家的传统。儒家刻在石头上的经书是为读书人提供经书版本,佛家刻的石经主要用于秘藏和保存。石经一般都由书写高手先写,再请工匠镌刻。比如,我国第一部石经《熹平石经》,据说就是由东汉大书法家蔡邕先在碑上书丹(用朱笔书写),再由工匠刻成的。

  碑刻,在不同的时代用不同的书体。先秦时期和秦朝的刻石多用篆书;汉朝和三国时期的碑刻主要用隶书;晋代以后的碑刻正文用楷书,碑额和志盖用篆书;唐朝因唐太宗喜欢王羲之字,不少碑刻则多用行书。从书法艺术价值的角度讲,其中汉碑和魏碑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

欢迎点赞+关注!

转载声明:本文系编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0 阅读:0

书法世家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