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亮:我的魏碑是“意在笔先,字居心后

书法世家 2024-04-13 02:55:54

欧亮 湖南祁阳人。中国书协会员,河北美院特聘教授,永州师专艺术学院副院长。

“意在笔先,字居心后”

文/欧亮

我们这一代人基本上最开始接触的就是唐楷,以颜体、欧体和柳体为主。回顾书法的学习,我从小开始写字,小学到高中是为了把字写好,趋向于点画和间架结构的美观,属于一种规范的意识。大学那几年不断加深对书法理论的研学,并且关注全国、省内的书法高手,他们在展赛中的具有时代性的自我意识表达深深地触动了我,所谓“意在笔先,字居心后”。书法学习若是审美提不上来,就很难有质变。当时,同学都在写《兰亭序》的时候,我就觉得米芾的手札非常精彩。大学期间,李莹波老师指导我学习褚遂良的《大字阴符经》,并且一再嘱咐我,把之前的写法尽快忘记,一点一点地纠正我用笔的问题。在这个基础上,我在毕业之后开始接触《张猛龙碑》《龙门二十品》等雄强一路的魏碑书风,并且兼及北魏一路的墓志和摩崖等风格。

记得2013年,我第一次投稿中国书协展览的作品是用《龙门造像》加点行书的写法入展的,现在看起来除了有些想法外,并不成熟。我取得中国书协会员资格之后,更加忘我地畅游书海,不再拘泥于一家一派,取法更加广泛了,不仅仅局限于魏碑,而是用多年写碑积累的线条基础去实践,汉隶、北魏石刻、唐楷、宋人行书,清代面貌等大量取法和借鉴。第二届行书展和第六届“兰亭奖”的实战反馈,让我在魏碑的探索上有了更加坚定的方向。

我的书法创作以魏碑为主线,也在不断地思考和融汇中,寻找自我审美的表达。广泛涉猎《皇甫麟墓志》《元子直墓志》《源延伯墓志》《元桢墓志》《张黑女墓志》等,整体的笔法偏向爽利流畅。后来,我在墓志的基础上增加了造像的雄强气象,弥补墓志气象的不足。我对《龙门二十品》中的《马振拜》印象很深刻,它的用笔和结体很大程度上突破了造像单一的方块结构,生动而变化多姿,还有《杨大眼》《孙秋生》《比丘道匠》也给我很大启发。

魏碑小字不难,难在表现丰富,更难在大字创作。我曾用大部分时间用在大字楷书的学习中,但见效甚微。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换了一个思路,从《石门颂》《爨宝子》《礼器碑》入手,不断放大临写,以增强魏碑大字的横向宽度。例如,《爨宝子》这个碑写像很容易,要想提炼些东西出来非常困难,很值得深入。这几年下来慢慢有了些心得和体会,在魏碑和隶书的转换间去理解《爨宝子》,就不仅仅是描摹形状了,注重的是精神气质的表达。

创作魏碑书法作品,取法要广泛,不能单以一个面貌作为追求。如果仅仅是求“形似”,严格来说,不算是真正的创作,艺术创作要以原创精神为目标。在书法史上,魏碑是作为一个分支而存在的,是承上启下的风格,那么就要从文字发展的纵向环境来看,既不“厚碑”,也不能“薄帖”。尊重自然书写,在历代魏碑实践中,何绍基、赵之谦的出现,足以高山仰止,为后来者开辟了广阔的学习空间。

赵之谦在艺术领域的成就是多方面的。其中,他行草书风格的创新尤为引人注目。赵之谦自言行草书没有学过,却天才般地将魏碑行草化,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这种创新打破了一直以来碑帖互不兼容的状态,开启了碑帖融合的时代高峰。

赵之谦的作品以大字魏碑行书和小字行草书最为精彩,尤其是小字行草书手札,既有传统行草书的流畅自然,又能够化魏碑气质于无形之中,这是他成为碑学大师的关键所在!他在行草书中运用魏碑的笔法,如方折、顿挫、提按等,使得行草书的线条更加富有变化和张力。

赵之谦将魏碑粗犷豪放、力透纸背的艺术特点,融入行草书以体现流畅自然、气韵生动的独特魅力。灵动、潇洒的风貌在当今书坛大放光彩,十分受欢迎。赵之谦将魏碑的艺术特点融入行草书中,使得魏碑的艺术表现形式得到了丰富和拓展,这种融合不仅使得行草书本身的艺术表现力得到了提升,同时也为魏碑的传承和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其次促进了行草书与魏碑的深度融合,在中国书法史上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也为后来的作者提供了更多的创作灵感和思路,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

记得在山东青州的访学中,见到了郑道昭在玲珑山的《白驹谷题名》摩崖石刻,这是赵之谦非常推崇的一块石刻,用笔险绝,铺毫沉厚。出于十分崇敬之心,我在石刻下铺上宣纸,准备临摹,却遇上大雨,好几位学生一起撑伞,但还是湿了宣纸,墨汁随着雨水痕迹而渗化,这种感觉是从来没有的,很有一番风味。我小心翼翼地收拾,放置于书房案上。每次闲暇时刻展开观摩,心驰神往。

赵之谦大字楷书的结字特征来源于《张猛龙碑》,斜画紧结在他的作品得到了无限放大,成为一座不可逾越的碑学高峰。赵之谦对魏碑的贡献是巨大的,成功破解了碑帖融合的千古难题。他不仅丰富了魏碑的艺术表现形式,促进了行草书与魏碑的融会贯通,还提高了魏碑在中国书法艺术中的地位。赵之谦的创新精神和艺术成就,不仅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艺术财富,也为中国书法艺术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数字化时代给传统的书法艺术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作为中华文化的瑰宝,书法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心灵的修养。在艺术学院中,5个专业(美术教育、艺术设计、音乐教育、舞蹈教育、播音主持)均按照人才培养方案的设置,开设了书法课。书法教育的开展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传承,更是培养学生全面素质、审美情趣和文化自信的重要途径。

我们在书法教育方面,设置了基础的书法理论课程,如书法史、书法理论、书法美学等,使学生对书法的起源、发展和艺术价值有深入的了解。同时,结合实践,开设书法技法课程,包括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篆刻等多种书体的学习与实践。这些课程旨在让学生掌握书法的基本技能和理论知识,为未来的创作和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书法审美与实践是我们的教学特色,学院周边有许多天然的摩崖石刻群,如祁阳浯溪碑林、江华阳华岩、零陵朝阳岩等。永州境内摩崖石刻约有2000余方,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多年来,我一直坚持带学生去浯溪碑林现场临写摩崖石刻,访碑实地考察,成为了一项重要的教学内容。艺术学院拥有一批专业的书法教师团队,引进了中国书协会员和书法研究生。在创作和理论方面,他们不仅具有深厚的书法功底,还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同时,学院还配备了专业的教学资源,如电子书法教室、专业展厅、书法创作室等,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为了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学院还组织了各种书法实践活动,如成立了书法社团、书法名家进校园、大学生书法联展、书法工作坊等。这些活动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自己才华的平台,还让他们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书法水平。此外,学院还鼓励学生参与各种社会服务和周边高校文化交流活动,将书法艺术与现实生活相结合,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欣赏书法的魅力。

尽管艺术学院在书法教育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仍面临着一些挑战。一方面,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传统书法教育的受众群体在逐渐减少,如何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参与到书法学习中来,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另一方面,书法教育的质量和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以满足社会对高素质书法人才的需求。

展望未来,艺术学院将继续深化书法教育改革,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加强与社会的联系和合作,推动书法教育与时代同步发展。同时,学院还将加强对书法文化的研究和传承,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书法的价值和意义,为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

欢迎点赞+关注!

转载声明:本文系编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0 阅读:1

书法世家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