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刚田:对于展览时代,这一次评审是很成功的!

书法世家 2024-04-09 22:22:42

李刚田,男,汉族,1946年3月生,河南洛阳人。号仓叟,室名宽斋、石鱼斋。书法家、篆刻家、书法篆刻理论家。现任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书协篆刻艺术委员会副主任、西泠印社副社长、中国国家画院院委、中国艺术研究院篆刻院研究员、河南省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郑州市书法家协会主席。

深入传统 立足时代 稳步前行

全国第十三届书法篆刻展览评审侧记

文/李刚田

国展体现着当代书法创作的包容性,多样性,在植根传统的基础上表现时代的主旋律。在突出书法艺术技法与形式表现的同时,把握好整个展览的思想深度文化高度,切实践行艺文兼备的精神。为保证展出作品文本、文字的正确无误,本届国展在十二届国展审读工作的基础上。出台了新的举措。即审读委员与本书体的评审委员共同审读作品,提出问题,明辨是非正误,最终由本书体的评审委员通过独立投票决定作品的上下取舍。审读委员是以高校书法研究专家为主体,而评审委员是以优秀的书法家为主体,二者相结合,使参与审读者的知识结构更为多元,评判兼具文化性与艺术性的双重视角,使评审在突出文化性的同时,更贴近当代书法创作的实际。同时也使评审流程中各项工作无缝衔接,避免在审读的环节中评审委员的闲置。

实践证明这项改革举措是非常正确的,使审读工作更加务实有效,更加科学化,提高了工作效率。例如在审读工作中,相对来说,对篆、隶、楷三种书体审读时,审读委员发现与提出的问题较多,发挥了主导作用;而在审读行书、草书时,评审委员提出的问题较多,相对发挥了主导作用,究其原因,对篆、隶、楷三种书体中所犯的错误多属知识性的,而行书、草书中提出的问题都是草法的正误及对创作中作者变化字形合理性的判断,审读委员与评审委员自身的知识结构及关注重点有所差别,二者的结合使审读工作更加全面与务实。

对书法创作用字来说,有时并非简单的、绝对的去确定正误,创作的不同书体、不同内容、不同的人都会影响到选字用字及判断正确的标准。书法创作中不但有真、草、隶、篆诸体,而且由地域、时代、创作者不同而风格纷呈,再加上近几十年不断有新的文字材资出土或被发现,被书法家取为书法创作的母本,所以对具体文字的正误判断要慎重。

书法创作用字既要尊重文字的规律,保持文字的正确性、可识性,又要以表现书法美为要,而字形之美是书法美的基本条件与重要组成部分,字形之美是选字用字另一条重要原则,所以对有争议的问题,非关键的问题一般采取宽容的态度,如同法律上的“疑罪从无”的原则。如有些字虽然有所本,但所本为前人就写错的字,如南北朝时期的许多所谓的“碑别字”,其实是错字或俗写,在这次审读中一般不被指为错字,但应该明白,这是作者文字功底不厚,盲目使用工具书所致。再如有些作品在写的长款中夹杂简化字(简化字也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一般也不再要求返工,不强求文字绝对的“纯”,而求艺术形式的统一与完美。还有一些因取用互联网上的文本而出现的错误,或因盲目使用网上字库或工具书上的文字而出现的错误,究其根本,仍是作者文化素养与文字学功力欠缺所致。

对于文本审读、文字审读,总的原则是既要判明正确、决定取舍,又要柔性操作,把握好一个“度”,既不能因艺而伤文,又不能因文而损艺,作品艺文兼备、相辅相成,在文与艺的相互支撑、相互兼容中追求内容与形式的高度完美。但对具体的问题需要用心甄别、讨论,既要保持创作中文本与文字的严肃性,又不可因“刚性执法”而伤及作者忘我创作中的激情,不可因对文字、文本的过度审读伤及了创作的“锐度”。

“展览时代”书法创作,对作品形式的重视是必然的,但为了追求形式变化出新而以伤害文本、文义、文字的正确为代价,是不可取的。在本届国展的审读中,发现刻意的形式设计而无视文本、文义、文字的正确性表现较为明显,有些作者在正文后的题跋文字与正文毫无关联,文意不通,文笔低下,文字错误多发生在刻意设计的题跋中。这种为题跋而题跋,刻意追求形式变化而无视书法文化性的表现在创作中形成一种“流行风气”,在审读中是不予认可的。对于形式美问题,当下创作一方面应有较强的形式意识,对形式美理性的追求是当代创作不可缺少的,另一方面要在自然书写中表现书法内在的韵律节奏与外在的形式美,中国书法艺术最高的境界是本真与自然,这是中华美学精神对书法艺术的定位。

所以设计性、制作性不可取代书法的自然书写性。对这二者把握,表现着创作中的思想深度与对技巧驾驭的能力。整体上看,这次展览的作品没有过分装饰的所谓“展览体”,对时风有所改变。在本届国展征稿启事中写道:‘“倡导关注艺术本体、强化自然书写,提升创作质量。反对过分拼贴、包装、设计、做旧等形式制作。在评审中采取措施尽力规避书风雷同的现象。”这对创作者有着明确的导向作用。书法创作在多年的探索、扬弃、积淀中推进,作者对过分形式化的问题已有了理性的认识,形式设计性隐蔽在作品的背后,而不是在前台表演,普遍重视在自然书写中表现形式美。如果把自然书写看作是文人书斋中书法的重要特征,那么形式表现是当下展览书法的必须,二者的兼容,可以说是古与今的兼容,是书法创作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探索发展的结果。

评审是成功的。经过评委们一轮又一轮的投票遴选,在各种书体入选的近千件作品中,虽然不能保证每一件作品都令人满意而没有遗憾,但整体看来确实是把最好的作品选出来了,作品表现着当代书法整体的创作水平、形式技法的特征及审美倾向。审读委员认真对文本、文字把关,评委认真甄别权衡、审慎投票,入选的作品虽然不能说在文字、文本方面完全没有错误处,但保证了作品没有严重的而不可原谅的问题存在。统览入选的近千件作品,体现了当代书法创作深入传统,立足当代、稳步前行的特点。

与四年前的十二届国展作品相比较,其间没有大的起伏变化,但可以看到一批书法新秀在迅速成长,书法队伍在壮大,老作者仍保持着创作激情,在不断探索出新。创作中表现出对传统经典的进一步深入学习与深刻认识,技法与形式更加成熟与完美,创作中时风流弊及同质化现象明显弱化,入选作品的自然书写性加强,而刻意装饰与制作的风气渐渐减少。当代书法在稳步渐进。

国展作品突出表现着对经典的传承与时代精神的共性,这种共性又是由每件作品的个性共同构成的。当代书法创作在深入传统的基础上,应与时代同频共振。但也不必刻意追所谓的“时代感”,“展览时代”的书法与“书斋时代”的书法自然会发生深刻的新变,每个人自觉或不自觉地都处在这个时代的模铸之中,与这个时代同频共振既是主观的追求,又在客观规律的规定性之中。时代对书法创作的影响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作用力,书法中的时代感,是书法家笔下的自然流露,是水到渠成的结果。刻意追所谓的“时代感”,反而失去书法创作中的本真与自然。

植根传统不是简单对传承样式的模仿与回归,而是要植根在深厚的、源远流长的传统之中,而生出属于这个时代的树,开出属于这个时代的花,这里对传统的承传是以创新为指向的。而植根传统四个字又是鼓励创新的定语,在植根传统的基础上适时新变,顺势生变,自然求变,而不是没有前提地割断历史而自作仓颉、天马行空。如没有植根传统作基础而一味高喊创新口号,则千奇百怪生矣,离中华美学精神远矣。

在注重形式表现的展览时代表现传统文化精神,最重要的、也是最根本的是提升书法创作主体——人的传统文化素质、道德修养乃至人生价值观。当代书法重视技术,但更需要知识的厚度与思想的深度,如果再高一层次去认识,那就是要有艺术的境界与人格的境界。技术、思想、境界此三者缺一不可。书法走进展览时代,不是文化的减负与形式的张扬,而是从作品的文化内涵及艺术的表现力两方面时代给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十三届国展在当下是书坛的新闻,但终将成为历史,当代书法要得到社会的认可并经得住历史的验证,需要我们这一代人的共同努力。

​

欢迎点赞+关注!

转载声明:本文系编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0 阅读:0

书法世家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