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旭:书法之所以能成为艺术,是因为它有“法”,有法度,有规矩

书法世家 2024-04-13 02:56:51

  尹旭,1942年4月12日出生,号天白(亦作笔名),山东省邹平县人。196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俄罗斯语言文学系。现为宁夏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美学专业研究员。中国书协学术委员会委员,宁夏书协顾问,中国书协书法培训中心教授,中华美学学会会员,宁夏作协会员。中国书协 “德艺双馨”会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论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及其他

文/尹旭

近两年来,我国书坛的形势可谓空前之好。全国书协、各省市书协以及许多地区书协纷纷成立;全国书展、省市地区书展,直至某些基层单位的书展层出不穷;这一切无不兆示着我国书法艺术的空前繁荣和光辉的未来。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发扬光大我国的书法艺术传统,把古老的书法艺术推向一个新的高峰的时代,已经为期不远了!

但是,无论从各种书展反映出来的情况看,还是从一些杂志反映出来的情况看,我们的书坛上也存在一些明显的、值得我们注意的问题和倾向。其中最突出、最迫切需要解决的,就是书法艺术的继承与创新的关系问题。书法艺术的向前发展,归根结蒂在于不断创新。但怎样创新?鲁迅先生说过:“新的艺术,没有一种是无根无蒂、突然发生的,总承受着先前的遗产。”(《致魏猛克信》)书法艺术,也只能在先前的遗产的基础上创新。

只有真正地掌握了优秀的传统,才谈得上创新,才可能有真正的创新。而在大量的书法作品中,真正在深厚的传统基础上创作出有新意的优秀作品还是很少,看上去合乎传统的作品也不多,最多的则是那些抛开传统、不守法度、被某些同志称为“无法无天派”的作品。所以,我认为,目前在书坛上,是需要大大地强调继承传统的重大意义的。背离传统而求创新,正好比自己拔着自己的头发想离开地球一样,是万万办不到的。

离开传统,何以谈不上创新?其实道理很简单。书法之所以能成为艺术,就是因为它有“法”,有法度,有规矩。如果中国的书法在自己的长期发展过程中不形成那么多十分严密的、被历来的书法家所公认的法度,那它也就不成其为书法了。这些法度或规矩,对中国的文字来讲,已不仅仅是书写的规则,而是使它成为艺术了。

没有它,也就不会有中国的书法艺术。这些规则又是在历代书法家的长期实践中被发现和总结出来的。所以,我们要学习书法,要进行书法艺术的创作,就必须掌握这些规则。这就要求我们去了解和研究前人留下的丰富理论遗产,去临摹历代书法家的碑帖范本。而对一般的书法作者来说,后者是更为重要的。不这样老老实实地去下一番苦功夫,而奢求创新,实属徒劳无益。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前人曾总结了“无往不收,无垂不缩”的经验,这是书写横画和竖画的基本规则。

不遵循这样的规则,是无论如何也写不出好的横画和竖画的。要想创出此外的新法,也不可能。当然,这条经验也只是概括了横画和竖画的主要写法,至于各种类型的横和竖,在写法上也是小有区别的。但仅仅这一点,就足以说明前人的经验和过去的传统的重要性,丢掉它们是不行的。所以,要创新,就必须深入了解并掌握前人总结出来的关于书法艺术的从用笔、到结构、到布局、到意境的各种规则。

颜真卿《多宝塔碑》(局部)

当然,从理论上通晓了书法的各种法度,并不等于在实践上也继承了古代的书法传统了,更不等于就能创新。要创作出书法作品,还必须会“写”。书法艺术是写出来的,书法艺术的创新也必须通过写才能表现在作品上。而写,也就是熟练地运用毛笔的过程。所以,要想在书法艺术上创新,还必须掌握好、使用好毛笔。对此,是有着很高的技巧要求的。获得这种技巧的唯一途径就是勤学苦练。一个体操运动员,一个杂技演员,一个舞蹈演员,要练好一个动作,是颇要付出一些辛勤的血汗的。

而书法是要让柔软的笔毫在不停的运行中,把作者的人格和感情体现在各种不同长短、不同粗细、不同曲直、不同形态的点画之中,并使它们达到结体、布局、韵味的完美统一,从而创造出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的艺术品来。这又谈何容易呢?且不说书法艺术的创作,即拿临写来说,要掌握帖中每一个字的结构或一种笔画的特点,不是也要经过一番努力吗?大凡认真临摹过碑帖的人,对此是会有深刻体会的。所以,掌握技巧,把字写好,绝非短时间内可以成功的。

王羲之《兰亭序》局部

褚遂良临《兰亭序》(局部)

其实,即使具备了上面两个条件,也还谈不上创新问题。我们传统的书法理论历来非常重视“书格”。实际上,“书格”就是“人格”在书法作品中表现出来的特色。如王书的刚健遒劲、颜书的端庄凝重、苏书的潇洒飘逸、赵书的流丽妩媚等等,无不反映出作者的精神特色和感情风貌。事实上,只有当书法成了人的表现时,才称得上是真正的艺术品。苏东坡说:“作字之法,识浅、见狭、学不足三者,终不能尽妙。”(“中国画家丛书”《文同·苏轼》)这是很有见地的。这里的“识”“见”“学”,显然是指写字技巧之外的精神方面的因素,无疑是属于人的思想、学术的修养方面的。

当然,有高尚情操的人,不一定就是有成就的书家,这里面还有其他因素,但这却是一个真正的书法家应具备的重要条件。否则,其书法作品所表现出来的精神面貌是不会受到人们的肯定和赞扬的,是不会给人以美的艺术享受的。

除上述几点,要成为一个真正的能创新的书法家,是还需要一些其他条件。但我认为以上这三点却是更为重要和具有普遍意义的。正因为这样,我们才说学习书法绝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想成为书法家就更难了。从我国书法史来看,大书法家能有几人?屈指可数,真可谓寥若晨星。而这些有成就的书家,又哪一个没有一段孜孜不倦的学书史呢?钟繇的“画地为书”、张芝的“池水尽墨”、怀素的“盘板皆穿”、智永的“四十年不下楼”……这不都是尽人皆知的书苑佳话吗?就连米芾这个放浪不羁的书家,对于书法也堪称是呕心沥血的了。他说:“一日不书,便觉思涩,想古人未尝片时废书也。”

这是他的经验之谈。也只有有了这样深厚的根底,才可能创出新意。王羲之见鹅掌拨水而顿悟,张长史见公孙大娘舞剑器而有所得,鲁公有感于屋漏,藏真有会于夏云等,不付出相当的血汗,大概不会有这样的“灵感突来”的。

苏轼《黄州寒食帖》

我们讲这些,绝不是要把书法爱好者们吓住,而是想让那些急于创新的同志知道真正的创新决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从而少走弯路。其实,对书法传统、对古代书法家们有较多了解的同志,多数是不会走急于创新的捷径的。而急于创新的,往往是那些学了不长时间,或者刚刚入门、甚至连门还没有入、对书法艺术缺乏真正了解的同志。他们创新的最多见的形式,就是一些无笔法、无结构、无章法、无意趣的“行书”或“草书”。这些同志有不少是想“一步登天"的。这样的“创新”之路,当然是一条走不通的邪路。苏东坡早就严厉地批评过这种“一步登天”的学书法:“妄也!真生行,行生草。真如立,行如行,草如走。未有未能行立而能走者也!”(《文同·苏轼》)其实,只要稍具法眼的识者,就会一眼看出这种“创新”的实质:只不过说明还没有“入门”罢了!

那末,这种“创新”风气的流行原因何在呢?问题是复杂的,须作具体的分析。但简略说来,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由于多年对书法艺术提倡不够,所以书法队伍中的相当一部分人,还是刚刚起步的,这是原因之一。许多同志看到书坛的新气象,急于把字写好,这是原因之二。有不少同志在学习过程中,自己摸索,得不到正确的“师教”,这是原因之三。有些同志不了解书法艺术的客观规律,认为可以“一步登天”,这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而带有更普遍的倾向,尤需引起足够重视的却是下面两方面的原因:首先,由于多年来,特别是内乱的十年来,书法艺术不被重视,人们对书法作品的鉴赏水平普遍比较低,再加上书法艺术的美丑不像其他艺术那样容易辨别,于是就造成了相当多的质量很低、甚至还没入门的作品居然也能到处展出或被刊载。所以,以不顾传统的“创新”而出名的“书法家”也是有的。这些都对我们的学书风气起着不好的作用。

其次,就是有些人把书法艺术当成了一种追名逐利的手段。他们不是老老实实地学书法,而是千方百计地追求“书法家”的桂冠,或则为登报拉扯钻营,或则为展出东奔西忙。更有甚者,竟把自己的作品编订成册,到处“赠送”或“兜售”。针对以上情况,我认为,广泛介绍我们的书法传统和理论,有计划地、尽可能多地对书法爱好者进行培养,批判各种不良风气,保证出版或展览的书法作品的质量等,这些工作是需要我们尽快去做好的。只有这样,我们的书法才会有真正的创新,才会得到空前的繁荣。

总而言之,对我们的书法艺术来讲,有继承才会有创新。以继承求创新,则创新存;以无法无天求创新,则创新亡。清代书法家王文治的一首论书绝句很好地道出了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天姿凌轹未须夸,集古终能自立家。一扫二王非妄语,只应酿蜜不留花。”(《米芾米友仁》册)可见,要创新,要“一扫二王”,是必须“把每一朵花里的蜜都采来”的。女书家周慧珺同志,是当今书苑中在广泛继承的基础上创出新意的有成绩的后起之秀。就让我们用她的一段心得体会来作为本文的结束语吧:“我国的书法艺术遗产丰富,我们要推陈出新,超过前人,这种愿望志向不可没有,但是认真研究、努力继承更是当务之急。”

​

欢迎点赞+关注!

转载声明:本文系编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0 阅读:1

书法世家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