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横秦岭:韩愈与韩湘子

夏小晋 2023-11-02 21:59:32

韩愈(768年-824年),字退之,出生于河阳(今河南孟县),祖籍郡望昌黎郡(今河北昌黎县),世称韩昌黎。韩愈出生母亲就过世,三岁丧父,由大哥韩会抚育,随兄长为官转徙长安、韶州(今广东韶关)等地。韩会病逝韶州,又随大嫂郑氏护丧返回河阳,再避难到宣城(今安徽宣城)。韩会有一个过继养子叫韩老成,和韩愈一起由郑氏抚养成人,两人情逾手足。

韩愈七岁开始读书,十三岁能写文章,十九岁赴长安应试,三试不第,792年,第四次参加考试才中进士,29岁才在汴州董晋幕府中谋得一个微小官职,此后历任四门博士、监察御史、阳山县令中下官职。五十岁时,参与平定淮西吴元济战役,表现出治国才能,升迁为吏部侍郎,进入统治阶级上层。

韩愈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唐代古文运动倡导者,主要文学贡献在散文上,但是诗歌也很有成就。韩愈把新的古文语言、章法和技巧引入诗坛,增强了诗的表达功能,人们常以“奇崛险怪”来评价韩愈诗歌特点。且看一篇韩愈的代表作。

僧言古壁佛画好 (图片来源网络)《山石》  (节选)

山石荦确行径微,黄昏到寺蝙蝠飞。

升堂坐阶新雨足,芭蕉叶大支子肥。

僧言古壁佛画好,以火来照所见稀。

山石峥嵘险峭,山路狭窄象羊肠,黄昏时刻,来到这座蝙蝠穿飞的寺院。登上庙堂坐在台阶上,刚下一场透雨,芭蕉枝粗叶大,山栀更显肥壮。僧人介绍说,古壁上绘有精妙的佛画,举火把照着去看,却只见到不多的一点残画。此诗很能显示韩愈“以文为诗”特色,他以散文章法写诗,不用比兴,避免夸张,几无修辞,平实地记叙事情的过程,但却能从中体味到宏伟奇崛的印象。

传说韩愈经济自理之后,就将从小一起长大的韩老成的儿子,也就是侄孙韩湘接到身边,教导他认真读书。关于这个韩湘,有两个不同的叙述版本,一个是历史上的韩湘,字北渚,生于794年,认真读书,汲汲功名,穆宗长庆三年(823年)考中进士,官至大理寺丞。另一个是野史和民间传说中的韩湘,他还有个大名鼎鼎的名字,叫韩湘子。没错,就是和传说中的八仙之一韩湘子。后一个韩湘事迹更具传奇色彩,就根据《酉阳杂俎》、《仙传拾遗》上的资料讲讲他和韩愈的故事吧。

韩愈督促韩湘好好读书,但韩湘对进仕功名根本不感兴趣,韩愈非常痛心。一次,韩愈去看韩湘,韩湘又外出不在,韩愈有感而发写下一首诗,诗中说:“木之就规矩,在梓匠轮舆。人之能为人,由腹有诗书。……两家各生子,提孩巧相如。少长聚嬉戏,不殊同队鱼。……三十骨骼成,乃一龙一猪。……问之何因尔,学与不学欤。”相疏。二十渐乖张,清沟映河渠。三十骨骼成,乃一龙一猪。一为公与相,潭潭府中居;一为马前卒,鞭背生虫蛆。问之何因尔?学与不学欤!”韩愈将诗留下,希望韩湘看到能有所觉悟。

韩湘回家见到诗后,也写了一首诗,过去呈送给韩愈,诗中道:“青山云水窟,此地是我家。……邂逅逡巡酒,能开顷刻花。有人能学我,同共看仙葩。”明确表明了求道成仙的愿望,韩愈看了长叹一声,问:“写的那些神奇造化,你能做到吗?”韩湘说可以,于是在院中撮土一堆,用盆盖上,然后吹曲一支,吹完了说:“花儿已然开了。”拿开盆只见地上生出碧花两朵,过去仔细看叶间还有两行小字:“云横九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韩愈大为惊异,问韩湘花叶上的字联是什么意思?韩湘说:“叔祖不必细思,日后自有应验。”此后,韩愈再不多管韩湘。

819年,唐宪宗将释迦牟尼佛的佛骨迎入到宫中供养三日,举国若狂,耗费大量银钱。韩愈作《论佛骨表》进谏,触怒宪宗,被贬到偏远的潮州作刺史。韩愈离京南下,来到蓝关(今陕西蓝田)时,大雪纷飞,忽然看见许久不见的侄孙韩湘站在路边候立,韩愈不禁再三嗟叹,道:“我就把花中诗联凑成一首完整的诗吧。”说完赋诗一首,便是著名的《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云横秦岭家何在 (图片来源网络)

意思是:早晨一封奏章送到了皇帝面前,傍晚就被贬官到远在天边的潮州。一心想要为皇上除去政事弊病,不因为衰老而吝惜残年!仰望秦岭上浓云密布,我的家在哪里?立马蓝田关大雪阻路,心里感慨万千。知道你远道赶来应是有所打算,正好来到瘴气弥漫的江边收回我的尸骨。全诗写得正气磅礴,笔势从纵横开合,境界雄壮阔大,表达了一种深厚而抑郁的感情,具有撼动人心的力量,因而流传千古。

叔孙两人就此告别,韩湘据说修仙得道。韩愈在潮州呆了八个月被召回,后历官兵部侍郎、京兆尹等职,政治上较有作为。824年病逝于长安,终年57岁。

0 阅读: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