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挣脱他人评价的束缚,拥抱真实自我成长

无知的求道者 2024-07-18 11:55:46

我经常希望自己能幻化为一条鱼,只因听闻鱼的记忆仅仅只有五秒。在那短暂的五秒之前,无论曾经历了什么,在它的脑海之中,都不会留存哪怕一丝一毫的痕迹。那令人胆战心惊的恐惧,那使人郁郁寡欢的忧虑,还有那让人迷失方向的仿徨,都会伴随着五秒的流逝,悄然消逝在浩渺无垠的大海深处——连同人类对我的任何评价。

然而,令人叹惋的是,我们那超乎寻常的记忆,非但未能将我们从这般困窘之境中解救而出,反倒因人类所独有的灵智赋能,使得记忆得以长久留存,让我们的心灵长久地囚困于那些冷酷无情的负面评价里。特别是在这个紧密互联的时代,仿佛将每个人都置于一个硕大无朋的透明鱼缸之中,自身的一举一动,皆无可遁形地展露在他人的视线之下,犹如困兽般难以挣脱。隐藏自己,仿佛成为了人性中的奢望。

在所有的社交往来中,任谁都难以将那些贬低与赞美的声响全然抛却,哪怕是微弱如丝缕,也会不由得在心底泛起涟漪,一度成为人性中的弱点之一。

那么,他人评价究竟为何物?又如何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人生轨迹?我们又应该以何种正确的心态来看待它们。”

身陷评价的漩涡

什么是他人评价

在人与人交织的社会中,他人的评价无处不在。可一旦过度关注,它就会像一场暴风雨,无情地摧残着我们身心健康的花园。

什么叫他人评价?在百度百科中,曾有如下阐释:指由他人,涵盖同行、专家或第三方机构所作出的判断、看法、意见以及反馈。

例如,以“聪明”“漂亮”“勇敢”“热情”“冷漠”等词汇来描述一个人,此皆为对其的判断与个人反馈。

那么,我们究竟是如何知悉他人对自身的评价的呢?总体而言,存在两种方式。

社会心理学家查尔斯·库利提出了“镜像自我”这一奇妙的概念。他主张,我们是通过他人对自己实实在在的评价来认识自我的。

举个例子,如果对方冲着你说:“你真不会说话,每次都伤到我的自尊心”,那么在你心里,“刻薄”这个词可能就成了你对自身的一种认知。

然而,社会学家乔治·米德进一步提炼了这个观点。他觉得,我们对自我的认识,并不能仅仅依靠对方当面给出的评价,更多时候,是个体自己在心里揣测“自认为”别人会怎么看待自己。

就像这样一种情况,你有一位特别要好的朋友,因为工作忙得不可开交,在整整一年里,从来没给你发过微信,也没打过电话。于是,你就开始思绪纷飞,猛然间想起之前你们曾因为某件事情发生过争执。所以,你就自己在心里琢磨,觉得他开始对你有看法啦。

这让我们不禁想起叔本华的那句话:“人性有一个很特别的弱点,就是在意别人如何看待自己。”

也许正是如此,无论是别人的当面指摘还是自身的暗自揣度,这种在意,使得我们的内心充满了不安和忧虑。

因被评价而烦恼

他人评价:影响我们内心的无形力量

在当今时代,心理健康问题愈发受到重视,“他人评价”这一因素在其中占据重要地位。据《中国国民心理健康报告》表明,它被确切认定为社交焦虑的主要诱因之一。那么,过度在意别人的看法究竟怎样影响着我们的内心呢?

首先,它会轻易将我们推向频繁焦虑的深渊。当我们过度在意他人看法时,内心会忐忑不安,总担心自己的表现不尽人意,无法满足对方期望。这种持续不断的忧虑,如紧绷的弦,给神经带来巨大压力。比如,满心渴望博得领导欢心时,会变得极度敏感,领导的每句无心之言,在眼中都仿佛别有深意,于是绞尽脑汁揣摩,生怕得不到赏识甚至遭受质疑。无尽的遐想使人忧愁烦闷,进而频繁陷入焦虑。

其次,它极易沉重打击我们的自信心和自尊心。有些人失恋后一两个月就能重振精神,而另一些人或许一年都难以走出阴影。原因无他,后者过于在乎对方,对爱情看得过重。实际上,所谓内心脆弱,不过是在意程度过深罢了。面对他人负面评价也是如此,过分在意会使内心脆弱不堪,自信心和自尊心相较他人更易受创。例如被领导批评后,有人会瞬间自信心崩塌,开始怀疑自身能力,甚至心想:既然不适合这份工作,肯定也做不好,领导肯定会接连批评,干脆放弃。可高自尊的人遇到这种情况,往往不会轻易言弃,而是憋着一股劲,越挫越勇。

社恐

再者,它还容易催生社交恐惧。通常,恐惧源于未知或无法承受之事。我们的一举一动都有引发他人嘲笑的可能,这只是概率问题,也许会发生,也许不会。然而,对于那些过度在意他人看法的人而言,面对这种未知结果,他们会畏缩不前。因此,做事时他们瞻前顾后,极力避免与他人过多接触,性格也逐渐变得孤僻。就像有些人,平时与你畅所欲言,可人数一多,就躲在角落玩手机,这其实就是逃避式的社恐表现。

西晋时期的文学家左思,出身卑微。他虽才华横溢,却相貌丑陋,言辞木讷。

左思耗费无数心血,精心创作了《三都赋》。满怀期待地将其呈给部分文人雅士品鉴,不料迎来的却是冰冷的批评和无情的嘲讽,甚至有人恶言相向:“就凭你也能写出佳作?简直是痴人说梦!”这般负面评价犹如重锤,让左思深受打击。他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渐渐自暴自弃,很长时间都失去创作热情,意志也日益消沉。

不过后来,《三都赋》得到当时一些贤能之士的赏识与推崇,并名震京城,成就了“洛阳纸贵”的盛况。

左思虽相貌不佳,却文采出众。但他极度在意他人对自己相貌的讥讽。身为名人,难免要公开露面,可这意味着自身缺陷会暴露于众。尽管他对自己的文才充满自信,却极其在乎他人对自己相貌的嘲讽,以至于放弃写作,以此躲避与他人接触,减少遭受侮辱的可能。这就如同一位容貌绝美、知书达理、各方面都出类拔萃的女子,仅仅因为脸上的一颗痣,就不敢直面众人。

总之,过分在意别人的想法和看法对我们的影响深远且复杂。过度在意他人看法,可能会让我们陷入焦虑、丧失自信、产生社交恐惧。

有人或许会反驳:“只要完全不在乎他人的看法,不就能活出自我,变得更好吗?”英国作家毛姆在《月亮和六便士》中曾言:“有人宣称自己毫不介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这多半是自欺欺人。”

事实上,多数时候,我们只是表面装作不在意。然而,内心深处,根本无法对他人的评价和看法视而不见。

他人评价

为何会如此?在乎他人评价:生存与归属的纠结

在生活的大舞台上,我们时常陷入两难的窘境,于他人的评价和自身的原则之间踌躇徘徊、苦苦挣扎。这种纠结并非个例,而是广泛存在于我们的日常之中。

此前,我有一位担任公司经理的朋友。在一次偶然的聚会里,他满脸愁苦、忧心忡忡。我忍不住询问:“你这是怎么了?瞧你这般闷闷不乐。”

他耷拉着脑袋,神情萎靡地说:“老板想提高员工的任务指标,却不想自己出面给员工留下坏印象,故而希望我们这些直属领导牵头提出。我当下左右为难,不知如何是好。”

我颇为惊诧,说道:“这有何难?”

他一脸沮丧,无奈叹气道:“其实在我内心深处,我并不赞同提高业务人员的业绩指标。但老板执意如此。倘若我不在会上提议,高层定会对我有看法,这不就等于自毁前程嘛。可要是我提了,又会惹得下属心怀不满,往后很难再和谐相处。”

维克森林大学的临床心理学专家马克·利里认为,我们之所以这般在乎他人的评价,主要归因于两个关键要素:生存需求和归属需要。

人类本就是群居生物,唯有依靠群体,方能谋求更广阔的生存机遇。故而,对于群体,我们有着坚定不移、根深蒂固的归属需求,唯有彼此相互依存,才可实现和谐共处。而群体对我们的评价,直接决定着我们在其中的融入程度与生存空间。正如我这位朋友,若忤逆领导的想法,会直接威胁自身的生存;若强迫下属,又会影响团队的归属感,进而导致下属不服从指挥,同样会对其生存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归属 与合群

在《庆余年》里,邓子越出身定州寒门,曾在边军养马时,因耿直揭露都尉做假账、借买马料之名骗取官银,获陈萍萍特许进入鉴查院。初到鉴查院时,他孤勇刚正,为伸张正义、为天下鸣不平,不惜得罪他人,哪怕是上司也敢指责。

然而,在官场历经多次挫折和同僚的排挤后,他的职位一降再降,沦为一个小主簿,棱角被逐渐消磨。为了保住仅有的生存空间,他学会了所谓的“人情世故”,不再如往昔那般刚直忠勇,虽不贪腐,却也只能顺应不公,口中只余“与光同尘”四字。

在《水浒传》中,林冲被高俅陷害,走投无路而投奔梁山。但当时梁山寨主王伦心胸狭隘,担忧林冲本事高强会威胁其地位,于是要求林冲纳“投名状”,即下山杀一人,以此作为入伙条件。

林冲本正直善良、安分守己,这与他的本性背道而驰。然而,为了能有个安身之所,林冲不得不接受此条件。

邓子越虽未随波逐流,也未获得同僚的认可与归属,当他噙泪说出“与光同尘”时,显然背离了自己的原则,可只为了生存,他只能无奈接受。而林冲的“投名状”亦是如此,他渴望获得一种归属,拥有一群同伴,以免亡命天涯,而“投名状”便成了符合对方期望并获取伙伴认可的方式。

在遥远的古罗马时代,“流放”这一刑罚,堪称仅次于死刑的残酷惩处,甚至可与死刑相提并论。只因它无情剥夺了个体的归属权,将人的灵魂抛掷于荒芜孤独之中。

试想,即便你拥有堆积如山的财富,可他人对你避而远之,不愿与你有丝毫交集。当你饥肠辘辘,渴望一顿饱饭,却无人愿卖食物给你;当你口干舌燥,急需一杯清水,也无人愿为你递上;当你在寒夜中瑟瑟发抖,想买一床温暖的被子御寒,依旧无人愿意卖给你。此时,财富不再是令人安心的依靠,而仅仅沦为冰冷的数字,毫无意义。

遗憾的是,我们终究只是平凡之人,穿衣吃饭是生活之必需。即便你再超凡脱俗,也难以彻底抹去世俗的痕迹。故而,对于我们这些世俗情感深厚之人,哪怕只是如尘埃般轻微的世俗看法,终究还是难以放下,终究还是会牵挂于心。这已然成为每个人下意识的心理反应,如同如影随形的影子,伴随一生。

世俗束缚

归根结底,我们于尘世中穿梭,也便很难完全挣脱世俗的束缚。在他人评价中成长,以自身实力立足

在人生之途,我们常常面临着他人的评价与自身能力的双重考验。如何正确对待这些,乃是通向成功与成长的关键所在。

首先,生存倚仗自身,而非他人评判。法国军事家拿破仑曾言:“人多不足以依赖,要生存唯有依靠自己。”的确,人具有利己的天性,每一次努力皆是为己谋利,自己才更为可靠。即便朋友众多,也难以让自身真正强大,更别提旁人的批评或建议。说白了,自身所具备的能力,才是生存与获取归属的强大保障。只要你能力出众,自然会有更多人主动靠拢,而非通过遵循他人看法来求得生存与归属。

战国时期,秦国起初是七雄中非常弱小的国家。秦孝公即位前,秦国地处边陲,经济、文化滞后,被中原诸侯国视为外族。当时的秦国,在政治、军事、农业等多方面均存在严重缺陷。六国自恃强大,对秦国充满鄙夷与轻视,每逢诸侯商议大事,总将秦国排斥在外,认为其不配参与。司马迁在《史记》中明确记载:“六国卑秦,不与之盟。”然而,面对这般困局,秦孝公展现出非凡的决心与勇气,深知秦国积弊,毅然推行商鞅变法。此变法涵盖政治、经济、军事等诸多领域,力度超然,影响深远。变法途中,虽外界嘲讽不断,国内守旧势力反对声此起彼伏,但秦孝公不为所动,对闲言碎语一概不理。其后,惠文王、昭襄王等几代君主继承变法图强之志,不断开拓进取,秦国国力渐强,军事称霸诸侯。经数代不懈努力,秦国凭借强大实力扫平六国,实现大一统,建立了秦朝。

强大的自己

其次,他人的批评和看法具提升实力的参考价值。戴尔·卡耐基说:“接受别人的批评与建议是赋予自己进步的机会。”实际上,我们不应敌视所有批评。理智来看,批评有一定参考价值,虽有些指责刺耳难听,情感上难以接受,但恰能反映出自身的弱点与不足。若视而不见,无异于拒绝进步。如此,怎能强大自身,让他人追随?

梅兰芳,这位家喻户晓的京剧名人,某次演出结束,台下一位老者直言其不足之处:“阎惜姣上楼和下楼的台步,按‘梨园’规定,应是上七下八,博士为何八上八下?”梅兰芳不仅未怒,反而虚心接受批评并道谢。此后,常邀老者观演提意见。正因能虚心纳谏,持续改进,其艺术造诣愈发精湛。

总体而言,我们应摒弃不良情绪,审慎思考对方话语是否有益,能否提升自身能力。哪怕来自敌人的嘲讽,也可能有参考价值。当然,可以生气,但不能一味生气。冷静后,认真思量对方的指责,若有价值,尽快采纳;反之,果断舍弃。

那我们该如何正确采纳呢?

再次,应多倾听朋友对评语的看法。中国有句广为流传的谚语:“兼听则明,偏听则暗。”其蕴含深刻道理,因每个人的经历、立场和价值观各异,所以个人看法可能存在局限和偏见。因此,不能仅依赖某一人观点,而要广泛汇集众人看法,综合分析思考,以确认其真实性。

在诸多需裁定的场合,如评选出色人才、法庭审判法律纠纷、选拔人才面试等,皆需众多裁定者参与。根本原因在于避免仅依一家之言做出偏颇判定,多方建议更具中和性,能做到不偏不倚,更为全面客观。

同理,对于他人给予的批评,应参考多人意见后裁定,不可盲目接受其一。单一批评可能受批评者个人情绪、认知水平等影响,具有片面性。唯有综合参考,才能准确分辨哪些批评利于成长改进,哪些是误解或恶意。如此,面对批评时方能保持清醒,有选择地接受并改进,实现更好成长。

接受他人批评

在人生的长河中,他人的评价犹如一股无形之力,时而助力,时而阻碍。然而,我们必须明白,生命的主导权始终在自己手中。既不盲目排斥他人声音,也不被其左右而迷失方向。

以豁达胸怀接纳善意批评,以坚定信念摒弃恶意诋毁,从别人的批评和建议中汲取智慧,凭自身努力铸就内心堡垒。如此,方能于这繁杂世界中破浪前行,坚守本真,绘就属于自己的精彩画卷,达成真正的成长与超越。

总之,不盲目依赖别人的看法,善于汲取有益部分,同时依靠自身不懈努力提升实力,我们才能在人生之旅中稳步迈进,实现真正的成长与突破。

0 阅读:6

无知的求道者

简介:扩展认知,仿若拨开人生云雾,原来四处全是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