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怎么评价王翦破楚的?

朱哥说事 2022-09-18 20:55:47

王翦破楚是一则有名的战争故事。对此,毛泽东同志曾有过精辟的评论,他说,《资治通鉴》写政治军事多,经济文化少,是因为中国的军事家不一定是政治家,但杰出的政治家多是军事家。尤其是改朝换代的时候,不懂军事,你那个政治怎么个搞法?

有人给《左传》起了个名字,叫“相砍书”,可它比《通鉴》里写战争少多了,没有《通鉴》“砍”得有意思。《通鉴》是一部大的“相砍书”。《通鉴》里写战争,真是写得神采飞扬,传神得很,充满了辩证法(见王子今《毛泽东与中国文学》第234页,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年11月版)。读一读司马光写的战争故事,对增强思想修养,启迪智慧,的确是大有好处的。

王翦破楚之役发生于公元前224-前223年,这是秦灭六国中规模最大的一场战役。当时秦已先后灭掉了韩、赵、魏三国;燕王虽未灭但地盘早为秦所有,燕王只得逃于辽东。秦王赢政在这样的形势下定下了灭楚的计划,于是引出了李信和王翦的一场争论。

李信是一位年轻的将军,他曾以数千士兵追杀燕太子丹,得到秦王赏识,被视为壮勇。他认为灭楚的兵力“不过用二十万”,虽然其勇可嘉,但毕竟流露出年少轻敌的情绪;在其后的伐赵之战中,他虽开始取得了节节胜利,然而他却忘记了,这是在敌人的本土作战,没有料到楚军会采用“敌疲我打”的方针,结果是惨败逃归。

王翦则相反,凭着他破赵、攻燕、伐楚、灭魏的经验,深知要占领楚地不是一件轻而易举之事,因此特别谨慎,他的“非六十万人不可”的考虑,虽然看起来似乎有点胆怯畏敌,但事实证明这是“知彼知己”,尊重事实的正确决断,突出地表现了一代名将老谋深算的特征。在具体的战争指挥中,他又避免了李信的失误,按照《孙子·军争》所讲的“避其锐气,击其惰归”的原则,采用了以逸待劳,敌疲我打,敌退我追的方针,从而赢得了全线的胜利。

李信和王翦在灭楚上的不同态度看法及其所产生的不同结果,告诉人们:“战争不是神物,仍是世间的一种必然运动,因此孙子的规律,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仍是科学的真理。”(《毛泽东选集》第二卷第49页,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同战争一样,社会和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也不是什么事物,依然是一种必然运动,因此“知彼知己”的科学真理必须坚持,只有坚持“知彼知己”才有可能识时务,当机立断地处理各种复杂的矛盾,取得成功和胜利。在这里,李信的骄傲轻敌应引为鉴戒,人们不可重蹈那被胜利冲昏头脑的覆辙,但他的壮勇气概则是不能抹煞的。如果能把李信敢于藐视敌人的壮勇同主翦老谋深算地沉着相结合,那么,在我们面前还会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呢!

说到王翦的老谋深算,有必要分析一番关于“请田宅为子孙业”的问题。办事需要报酬,即使是并非“忧贫”而是“肥上添膘”,本也无可非议,因为这不违背“按劳取酬”、“公平交易”的原则;何况它还是一种排除秦王疑虑的手段,以此表白自己并无拥兵自重的野心,实也反映出在封建政体中有所作为者进退维谷的尴尬处境,因此也是可以理解的。

从整个伐楚之役来看,王翦虽然未能做到“公而忘私”,但他也没有因“私”而损“公”,仅就这点而论,王翦在公私关系的处理上仍是以大局为重的,我们绝不能说他“贪心”。不过,王翦“为子孙业”的考虑也有值得研究之处,因为家业太丰往往会使子孙养尊处优,不思进取。

《史记》评论王前说:“夫为将三世者必败”,“及孙王离,为项羽所虏,不亦宜乎!”这种子孙败业的教训,古往今来屡见不鲜。俗语说“儿孙自有儿孙福,不与儿孙作马牛”,当今的家长们,你们对此有何想法呢?

0 阅读:10

朱哥说事

简介:说身边事,独特视角,理性分析,不一样的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