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关造车,小米新投了一家青岛企业

青记爱观察 2024-05-24 09:14:06

造车新势力小米造车产业链上,新增加了一家青岛企业。

企查查显示,5月10日,青岛云路新能源有限公司(下称“云路新能源”)获新一轮股权融资,投资方为北京小米智造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下称“小米智造基金”)。

伴随这一变动,云路新能源的注册资本也从约9646.28万元人民币增至约10213.7万元人民币。

小米智造基金成立于2021年9月,是小米私募股权基金正式设立的首只基金。2022年4月备案后,分别于2022年7月、2023年3月完成两轮募资,合计募资90.3亿元。

公开资料显示,小米集团通过武汉壹捌壹零企业管理有限公司投资30亿元,北京市政府引导基金投资20亿元,国资背景投资平台亦庄国投和海河产业基金各参投10亿元。

此外,百度旗下的YY直播、兴业证券的兴证投资、中信银行的信银投资以及与小米相交甚深的金山软件、帝奥微、纳芯微、兆易创新等也同在合伙人之列。

小米的这只“百亿基金”,投资领域主要围绕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及上下游领域,涉及芯片、汽车电子、人工智能、新材料等。

比如,2022年5月,小米智造基金的第一次对外投资,就是联合小米长江产业基金投资了电池电解液供应商法恩莱特。

企查查显示,截至目前,小米智造基金已经投资了37家新兴科技企业,且大部分都与汽车产业相关。

比如,汽车电阻制造商鼎声微电,汽车LED研发制造公司晶合光电,新能源汽车高压电气配件提供商智绿科技,汽车动力域及底盘芯片制造商鸿翼芯,数模混合汽车芯片制造商傲芯科技等。

而成立于2007年的云路新能源,是国内最早掌握家电磁性器件核心技术的民营企业,专业从事家电、新能源、汽车电磁元器件研发、生产和销售。

小米智造基金此番入股云路新能源,更像是“为小米汽车而战”。

据企业官网显示,云路新能源在新能源及电子制造领域深耕多年,与本田、雷诺、三菱、大金、美的、海尔、海信等建立了长期合作。

值得一提的是,云路新能源与已经上市的非晶带材全球龙头——青岛云路先进材料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云路股份”),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成立于2015年的云路股份,是中国航发下属从事金属磁性金属新材料研发、生产的专业化公司。

此外,云路股份还有另一层身份:由云路新能源以非晶事业部为框架存续设立。

据云路股份官网显示,公司长期专注于先进磁性金属材料领域,目前已形成非晶合金、纳米晶合金、磁合金粉末三大材料及其制品系列。产品主要应用于电力配送领域,同时向新能源汽车、新基建、轨道交通、消费电子、白色家电、粒子加速器等下游行业领域延伸。

在云路新能源和云路股份,有一位关键人物——李晓雨。

李晓雨不仅是云路新能源的实控人和受益所有人,同时也是云路股份的法人和受益所有人。

企查查显示,李晓雨持有云路新能源47.6321%的股权(最终受益股份64.3231%),以及云路股份20.82%的股权(最终受益股份21.57%)。

1992年,李晓雨从清华大学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毕业后,远赴韩国工作。

1996年,李晓雨只身回国,作为首批海外回国的创业者之一,成立青岛云路电气有限公司(下称“云路电气”),开始了核心磁性器件的研发生产之路。

2007年,公司进行整合调整,成立云路新能源,同时合并云路电气。

2008年,由李晓雨亲自带领团队,走上了非晶材料研发之路。并在四年后,依靠自主研发,突破了非晶带材产业化制备关键技术。

2017年,云路股份在国内首次推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成分高性能的非晶合金薄带。第二年,云路股份非晶带材全球市场占有率就达到了46%,成为全球第一大供应商。

目前,云路股份已成为行业内最大的非晶合金薄带供应商,年产能达到9万吨。

借助新产品纳米晶超薄带和磁性粉末及制品拓展在消费电子、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的应用,云路股份的产品已广泛在特斯拉、格力、TDK等优质客户中投入使用。

或许正是看中了云路新能源以及云路股份在核心技术、关键产品上优势地位,小米选择将“橄榄枝”抛给云路新能源,以此寻求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进一步合作。

毕竟,“一手给钱,一手给订单”是小米的一贯作风。

比如,去年2月登陆纳斯达克的“中国激光雷达第一股”禾赛科技,曾获得小米的两轮投资。

在小米汽车正式上市后,其背后激光雷达供应商——禾赛科技也正式浮出水面。

今年3月禾赛科技官方宣布,小米SU7 Pro及小米SU7 Max搭载禾赛超高清远距激光雷达AT128,具备高阶智能驾驶功能,分别于4月和5月开启交付。

从这个角度来看,云路新能源未来将成为小米汽车生态版图中的重要一笔。

0 阅读:18

青记爱观察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