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沙陀突厥的崛起以及对唐的态度变化,探析隋唐时期的民族融合

恨荷评历史 2023-03-31 00:20:11

在中国历史上,如何处理好中原王朝与边疆少数民族的关系一直是统治者执政的一个难题,历代皇帝对该问题都是煞费心机。另一方面,边疆少数民族对中原王朝态度的变化,对于中原王朝的政局有着极大的影响,唐朝也不例外。

唐朝时期沙陀突厥就是这样一个民族。它几次对唐朝态度发生转变,对于唐朝的政局起到了很大的影响。我们认为:沙陀突厥对唐朝的态度大致有三次大的变化:即(唐初―公元808年元和三年)沙陀突厥整个部族举族东迁,归顺唐朝;(公元881年中和元年―公元906年天祐三年)

一.突厥的历史地位

唐末沙陀突厥以拥唐形象,征讨各地藩镇割据,逐渐的形成强大的政治军事集团。沙陀突厥是曾经生活在中国西北地区的古代民族,原属于西突厥处月部,居住在沙漠大碛之中。《新唐书·沙陀传》中记载,“沙陀,西突厥别部处月种也。”

公元645年(贞观十九年)西突厥内部发生内战,处月部当时受统于西突厥首领阿史那贺鲁。“阿史那贺鲁者,曳步利设射匮特勤之子也。”阿史那贺鲁继阿史那步真“统处密、处月、姑苏、歌罗禄、弩失毕五姓之众。其后,咄陆西走吐火罗国,射匮可汗遣兵迫逐,贺鲁不常厥居。

二.突厥的游牧习俗

“阿尔泰山以南,天山以北,包括天山峡谷地区历来是游牧民族的主要活动区,隋末唐初,除了契苾、薛延陀等十余种铁勒部落外,这里还是处月、处密、葛逻禄等游牧部落的生息之地。”

这一地区适于游牧民族生存,所以唐朝力争控制这一地区。当时唐朝和西突厥处于战争状态,需要外部援助,所以对处月采取了招抚的做法,唐朝派招抚使颁布密诏给处月、处密部。

但是处月部受统于阿史那贺鲁,由于贺鲁的多变,公元651年(永徽二年)“左骁卫将军、瑶池都督阿史那贺鲁招集离散,庐帐渐盛,闻太宗崩,谋袭取西、庭二州。”沙陀突厥所在的处月部也随之反叛,永徽二年“十二月,壬子,处月朱邪孤注杀招慰使单道惠,与突厥贺鲁相结。”

三.唐与突厥的交往

沙陀突厥同唐朝的交往中确有不和谐之处。唐朝时期除了突厥的势力很强外,另外两个少数民族,回纥和吐蕃实力也不俗。唐朝初期,回纥与唐朝的关系良好,处于唐朝的北庭统治之下,并且为唐朝保卫着的北疆。

“阿史那贺鲁之盗北庭,婆闰以骑五万助契苾何力等破贺鲁,收北庭;又从伊丽道行军总管任雅相等再破贺鲁金牙山”。因此唐朝把燕然都护府移至回纥本部。龙朔三年(公元663年)

以碛为境,碛北州府皆隶瀚海,碛南隶云中。”由于回纥打败了贺鲁,这样跟随他的沙陀突厥也随之投靠了势力相对强大的回纥。回纥在初期隶属唐朝的统辖范围,回纥与唐朝联合对突厥进行打击,并且帮助唐朝平息国内叛乱。

当时唐朝设立了北庭都护府,所以沙陀突厥也受北庭都护府管辖,但是由于回纥后期的横征暴敛,使得沙陀突厥离回纥而去。“是岁,吐蕃陷北庭都护府。初,北庭、安西既假道于回纥以朝奏,因附庸焉回纥征求无厌。”

四.唐态度的变化

“因吐蕃厚赂见诱,遂附之。于是吐蕃率葛禄、白服之众去冬寇北庭,回纥大相颉干迦斯率众援之,频败。”回纥再次收复凉州(今甘肃武威)大败吐蕃军队,这使得吐蕃受到重创。

怀疑战争的失利是沙陀突厥从中作祟、持首鼠两端的态度所致。加之有人在吐蕃的赞普面前进谗言“沙陀本回纥部人,今闻回纥强,必为内应。”经过吐蕃君臣的公议决定,预将沙陀突厥迁至“河外,举部愁恐”沙陀突厥部众生活在中国西北新疆天山一带。

对于一支游牧民族而言没有水源就意味着无法正常生存下去。沙陀突厥是一支游牧民族,其本属于西突厥的一支,风俗大体与西突厥相同。不像农耕民族一样受到自然影响很大,自然环境对于一个游牧民族来说致关重要。

沙陀突厥初期都是依附于其他民族和其他政权,并且随着其他民族和政权的变化而对唐朝的态度随之发生变化。直到其在吐蕃与回纥中间的夹缝中无法生存时,才开始转变自己的态度,由原来的被动依附转变为主动归顺。

所以沙陀突厥首领为了整个部族的生存和繁衍,另外沙陀突厥在吐蕃与回纥中间两面受怀疑,故沙陀突厥首领分析所处形势,寻找整个民族的繁衍生息之地。经过百般周折最终在公元808年(元和三年)长途东迁,举族归唐,正式成为唐朝的子民。

沙陀突厥归顺唐朝的原因可以从两方面来分析。

第一,沙陀突厥是一个游牧民族,对于一个游牧民族来说,如果失去了自己的良好的牧场就等于失去了自己的生命。第二,地理位置使突厥被多面包围,为了自己有一个强大的依靠而选择归顺唐朝。

生存环境对于游牧民族来说非常重要,可以说沙陀突厥曾生活在比较辽阔且自然条件也良好的地域上繁衍生息。但是自己的势力太弱小,在北方两个强大军事集团吐蕃与回纥夹缝中生存,无疑会受到排挤和怀疑。也就是说外部的压力逼迫他转变态度,一定要寻找一处能够使得整个部族继续繁衍生息之地,所以有了长途举族东迁的举措。

五.唐与突厥的民族交融

初期沙陀突厥与唐朝多次交往的过程中,使他们亲眼目睹了唐朝灿烂的物质文明,早已仰慕中原灿烂的文化。众所周知,唐朝是封建社会发展的一个顶峰。另外,多年来唐朝政府一直对沙陀突厥采取的优抚政策,如金满州,沙陀州等羁縻州的建立,沙陀贵族皆领都督,就可以说明这一问题。

骨咄支(沙陀辅国之子)时期,帮助唐朝平定安禄山起义,“天宝初(公元742年)回纥内附,兼回纥副都护,从肃宗平安禄山领导的安史之乱。功绩显著,拜特进,骁卫上将军。”唐朝采取的一系列措施,让沙陀突厥感到应‘世为唐臣’。

唐朝政府对边疆少数民族的开明政策,和“华夷一家”的理念,是沙陀突厥归唐的重要原因。沙陀突厥这一态度变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初期,由于沙陀突厥冲破了重重阻碍,历尽千辛万苦最终找到了自己容身之处。此时,沙陀突厥面临着灭种的危机,迫切需要得到休养生息的时机和条件,而唐朝给了它这个机会和条件。

所以沙陀突厥甘愿为唐朝出生入死,冲锋陷阵。在此期间,沙陀突厥确实为唐朝立下了赫赫战功,为唐朝的边疆和政局的稳定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后来沙陀突厥持强乱唐,就其原因分析如下:沙陀突厥在白道川这一带充分的休养生息,使得兵强马壮,并且在为唐朝四处平息战乱的同时也聚集了不少的精兵强将。

特别是沙陀突厥通过不懈的努力争取到李唐王朝的正统姓氏,由原来卑微的边疆少数民族提升为贵族地位。军事实力和政治地位的增强和提高,使其开始有了雄心壮志。

唐朝经常册封边疆的少数民族。包括册封少数民族首领为藩王,并且给予很高的荣誉称号。为了优待诸多少数民族的著名的将领给以‘赐婚尚主之策’之荣。其中让各边疆部族非常崇尚的则是赐姓。自西汉以来就出现了皇帝赐大臣姓氏之事,所有被赐姓的人都引以为荣。

赐外家姓是有意将他们抬高到皇亲国戚的地位,赐国姓,更标志着天子引他们为皇族宗亲。”沙陀突厥首领被赐国姓,这对于沙陀突厥是至高的荣誉。

另外,在沙陀突厥为唐朝效力之时,地方官员对待其态度和方式也是沙陀突厥起兵乱唐的一个重要因素。在此过程中整个部族注入了更多的新鲜血液,融合了很多北方少数民族,所以在沙陀突厥再一次南向拥唐时,其军队中有很多其他少数民族的士兵。

六.结语

在维护了唐朝皇帝的至高无上的地位同时,沙陀突厥壮大了自己的军事实力,为以后统一,建立“代北集团”打下了强大的军事基础,也为沙陀突厥日后建立五代做了重要铺垫。沙陀突厥经过三次对唐态度的变化,使其由原来的弱小的西域部族,最后成为唐朝末期具有强大实力的军事集团,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1 阅读:20

恨荷评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