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沙为金,剖石采玉:看唐朝时期招聘宰相的基本准则

夏知观史呀 2023-03-06 18:44:07

自古乱世出枭雄,盛世出贤相。宰相作为政治上仅次于皇帝的角色,只有在社会安定没有战乱时,才能更好的发挥其作用和价值,所以盛世的宰相作为更大,影响力也更加的广。

唐朝是我国古代强盛时期比较长的一个朝代,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所记载:“唐宰相三百六十九人”可以说唐朝时期的宰相数量是比较多的,那么唐朝时期宰相的选拔标准是什么呢?

一、愿助主公,成就霸业

宰者,为官吏的别称,相者,为辅佐之意,所以宰相的本身意思就是起辅佐作用的官员,《韩非子·显学》中第一次提到了宰相这一词:“明主之吏,宰相必起於州部,猛将必起於卒伍。”

宰相又称丞相,宰相一职位最早出现在先秦时期,比较知名的是齐国宰相管仲,赵国宰相蔺相如,秦国宰相张仪。

秦国第一次在官员中设立了丞相这一官职,之前的宰相没有正式的成为官员的名称,只不过是为了表达这名臣子深得皇帝的信任并且权利很大,自秦武王之后开始设立左右丞相一职统领百官,秦始皇在亲政之前由太后和丞相吕不韦代为理政。

自此宰相这一角色正式登上了历史的舞台,开始成为了中央政府除皇帝之外的二号人物,也开启了长达一千多年皇权与相权的斗争。

因为宰相作为行政部门的首脑,是除了皇帝之外权力最大的人,在宰相行使权力的过程中,无疑会分化皇帝手中的权力和降低对于官员的控制力度。

皇权被相权严重分化,甚至被相权吞噬的经典例子就是汉献帝刘协和汉丞相曹操,作为傀儡皇帝的刘协,手中几乎没有权利。

曹操虽然名为丞相,但实际上就是当时北方地区的最高统治者,所以如何既能让宰相全心全力的治理朝政,又能合理的消除相权对于皇权的威胁,是每一个皇帝的必修课。

二、天无二日,相无一人

宰相制度在诞生之初就在不断地变化发展,起初宰相作为百官之首,唯一能限制他的就是皇帝,自汉代开始宰相被限制,权力逐渐被分化,汉朝时期设立三公“司马、司徒、司空”三个职位来分化宰相的权利,后来设立尚书到后来的中书、门下、尚书三省等方式,在不影响正常政治活动的同时,尽量减低相权对于皇权的影响。

除此之外,还对宰相的种类进行了新增,到唐朝时期,宰相不光光也可用来称呼丞相,也可以用来称呼三公,三省的首脑,甚至武将都有过担任宰相的例子。

唐朝时期的宰相可以大致的分为:真宰相、名义宰相、正宰相、使相。

1、假为小吏,真为宰相

所谓真宰相,是指虽然从官职和爵位上来看完全达不到称之为宰相的资格,但实际上无论是皇帝对于其权力的放任,还是朝堂之上的官员对于他的态度,俨然成为了不亚于三省长官的大官。

可以作为代表的是唐太宗时期的尚书仆射一职,便是真丞相的一个代表,与此类似的还有“同平章事”这一称呼,一旦皇帝对于某位官员的命令中出现了这四个字,那么无论这名官员之前的品阶如何,权利如何,他的实际权利马上就会变得与宰相一般。

这种由皇帝特意将权力分化给其他官员的宰相,便被称为真宰相。

2、名为宰相,徒有虚名

除了这种真宰相之外,为了分化宰相的权利,还有一种名义宰相,他们只有宰相的官名,但没有宰相的实际权力。

这种情况大多出现在三公和三师身上,自汉代设立尚书一职之后三公的权利就逐渐被分化,到了唐朝时期已经成为了手中几乎无任何实权的虚职,与原来的权力相比已经是大不如前。

三师,是指名义上皇家的老师,这种官职一般会被授予一些大儒或者德高望重的老臣,共有三个官职:“太师、太傅、太保”,一般比较常见的官职就是“太子太傅”“太子太保”等,多为皇室子女的老师或者年事已高的有功之臣。

这些人也会被称之为丞相,但也仅仅是个称呼,与真正的丞相相比,他们没有任何的权力,与这种情况类似的还有同平章事之后的侍中和尚书令等职位。

3、虽无实权、但为正统

除了真正掌握权力的真宰相和虚有其表的名义宰相之外,还有正宰相,即为正统宰相有足够的资历和能力担任宰相的人,主要指三省的最高长官。

从整个唐朝时期宰相制度的发展变化来看,唐朝继承和发展了前代便已经有了雏形的三省六部制,在王朝建立的初期除了皇帝之外,主要的权利还是在三省手中,也就是由传统意义上的丞相来辅佐和限制皇权。

但后来无论是官员制度不断的发展与完善,还是出于加强皇权的考虑,唐朝时期的统治者开始逐渐的分化和限制相权。

首先是架空传统的丞相,分化三省的权利,将其权利逐渐的转移到尚书仆射和后来的同平章事的身上,以达到加强皇权分化相权的目的。

在这一过程中,真正的丞相三省长官的权利也就逐渐的失去,但从名义上来说他们仍然是最能够被称之为丞相,最正统的丞相。

4、名为丞相,实为战将

唐朝除了在文官队伍中选拔丞相之外,在一段特殊的时期也曾有武将担任过丞相一职。

丞相作为百官之首,是不应该由武将担任的,因为军权和政权只能同时出现在皇帝的手里,一旦另一个人手中有了军权和行政权力,这将会严重的威胁到皇帝的统治。

如此不合理的情况能够出现,那必定是出现了另一个不合理的事件,才产生了这样一个不合理的制度,这个事件就是安史之乱。

这种宰相一般被称为使相,受封者多为战功卓越的将军或者是地方节度使,还有一种就是被封为宰相之后再出任节度使,这种也会被称为使相。

但他们不会有宰相的权力,仅仅是有宰相的称呼,原因就是因为安史之乱之后导致中央的权利弱于地方,为了拉拢甚至是讨好地方节度使,才会在官职上加以封赏。

这种制度不能完全认为是因为安史之乱出现的,汉代的时候就有过武将同领丞相职位的先例。

但安史之乱导致中央权力减少地方权力增加,是使相增多的重要原因,据《唐会要》 记载,自开元年间至唐朝灭亡,历代君主所任命的使相,包括有一些多次被任命的,共二百二十一人。

宰相一职无论作为实权也好,虚职也罢,都是唐朝文官体系中非常重要的一环,那么唐代选拔丞相的标准都有哪些呢?如何才能从众多文官之中脱颖而出成为丞相呢?

三、惟贤惟德,能服于人

宰相,既然作为百官之首,能够达到形式上与皇帝共治天下,其要求和选拔标准一定是十分之高的,简单来讲就是才能和品德都要达到十分高的水平才能担任丞相,协助皇帝统领百官。

最主要的就是从三省的行政主官或者其他资历和能力都比较高的官员之中选拔丞相,除了三省的长官之外,谏议大夫、中书舍人、散骑常侍、员外郎等三省之中的官员也都有被提拔为丞相的机会。

这种官员一般被称为清望官,大多数是进士出身并且小有名望的读书人,从品德和能力上都有一定的保障。

除了在官员队伍中选取宰相之外,还会在学子中选取那些品学兼优,德才兼备的学生,主要在翰林中选择目标,翰林院就是专属于天子的人才库“翰林院者,盖天下以艺能伎术见召者之所处也”,很多部门中的要职都是天子从翰林院中直接提拔出来的。

宰相这种制度始建于先秦,历经秦、汉、魏晋南北朝、唐、宋、元数代千年之久的时间,最后被明太祖朱元璋借胡蓝之狱一案彻底废除丞相制,虽然明朝之后也有与丞相职能类似的官职和机构出现,但丞相之名始从朱元璋开始被取缔。

作为一种延续了千年之久的制度,宰相制在对皇权的限制上还是有一定的积极作用的,尤其是在唐朝时期。

由于唐朝前中期选拔宰相的标准比较高以及皇帝大多比较的贤能,所选拔的宰相多为有能力有品德的贤相,所以唐朝宰相的分类和选拔,对于后世的官员队伍建设和提升,是有一定现实意义的。

0 阅读:5

夏知观史呀

简介:读史以明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