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问题来了,那些没有入围的厂商接下来该怎么办?
节后这一周,就频繁接到数据库圈朋友投递的简历,未入围的影响比我想象中来的更快!如此激烈的竞争环境下,没有一两个绝对突出能力,必然是生死难料。
一部分:病入膏肓,无力回天!
这部分企业早就是病入膏肓、吊着一口气,就押注在本次名单上;或者就直接用分布式名单未发布作为理由,艰难的维持着“我活的很好,名单发布我肯定能进”的形象。
不乏一些企业直接将“进入名单”写在融资对赌协议中。最后,这些企业都(不出)意外没有入围。
有的厂商早就无力承担城市中心区域“高昂”的房租,迁移到成本更低的办公环境;有的厂商停薪数月,包括离职的员工也是欠薪状态…人心涣散,后继无力!
入围失败,戳破了最后一道虚假的繁华,漏出的全是满目疮痍和遍地饿殍,这可能成为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没有缓和余地的那种走向毁灭…
另一部分:名落孙山,明年再战!
也有一部分企业,近年一直都挺活跃的,也有小范围的市场增量。但可惜名额有限,棋差一着而名落孙山。
中国市场养不起那么多数据库厂商,我们还是需要集中力量培养出能与甲骨文、IBM这些遗老,以及谷歌、亚马逊、Snowflake这些数据库头部新贵在国际市场竞争的中国企业,所以这个信创的名单注定不可能长。
这是宏观趋势必然走向,在“中国必须要崛起”的背景下是无法改变的,所以一些同样优秀但不特别出众的企业名落孙山就是必然且可预测的。不管如何,这部分相对活跃的企业未来也会过的困难,毕竟现在党政、央国企(行业大客户)是有明确的任务要求和时间窗口。
2027年底完成任务,那么最晚2026年进入名单,才能有“喝口汤”的机会,2024年的测评应该已经结束了,所以还剩下的机会估计也就有2次,25年一次、26年一次!
未来,新增2/3家厂商,便是极限了
首先,宏观上不可能出现长名单,否则测评这件事就成了无意义的笑话,不符合国策发展目标;
其次,已经入围的厂商不会轻易让步、开放已经构筑的名单防线,虽然一次入围有效期是3年,但是未来的测评,即便入围产品没有满3年,这些厂商也会用新版本参与测评,占据测评名额,防止其他厂商进入;
最后,针对测评机构而言,开放一个新的厂商、产品所带来的风险,要远高于选择一个已入围产品的新版本。
在有限的时间窗口中,新进名额是绝对稀缺的,甚至可能就不会出现新增厂商,毕竟针对关系型数据库市场,16这个数量也是有点多了。
粉丝的专业性很高,猜的挺准
今年初在公众号“天下观查”(可关注)上组织了一次投票,选出自己认为可能进入分布式数据库名单的产品,共1066人投票,排名结果还是非常靠谱的,除了星环和热璞2家以外,其他TOP排名都成功入围,另外还有一个神舟通用未计入排名也入围了分布式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