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叛逆行为的儿子被成功拯救,怎样化解了他心中的哀伤?

开济说育儿 2024-05-15 06:54:47

阿越是一名高一男生,戴着眼镜,面目清秀。进入高中,期中考成绩全级段排名第7名。阿越现与奶奶、爸爸、妈妈和妹妹居住在一起。爸爸是一名医生,妈妈原先是一名公司职员,因为身体问题,辞职在家。阿越读小学前是和奶奶、爷爷一起住。小学四年级的时候,爷爷去世了,妹妹出生。

阿越不愿意去读幼儿园,爷爷和奶奶又溺爱他,所以他没有读过幼儿园。小学一年级,阿越不愿意去上学,父亲狠狠地教训了他,他才不情愿地去上学。但是,由于担心阿越不能适应校园生活,爷爷会一整天坐在小学校园的凉亭下,只要一下课,阿越就跑到爷爷那,寻求安慰。这种情况持续了较长时间。

阿越认为,奶奶在生活上对自己百依百顺,但对自己的学习有一定要求。妈妈很体贴,能理解自己的需求,并希望自己身体健康。爸爸脾气暴躁,有时很冲动、易怒,有时又很理智。小时候,作业不会做,爸爸会凶他。但对妹妹却很温和。妹妹今年5岁,脾气很暴躁,只怕自己,因为家里只有自己会骂她、打她。

妈妈跟奶奶,姑姑的关系都不好。初中时,爸爸有第三者,妈妈和爸爸就一直在争吵,但在阿越面前假装非常和睦,妈妈一直在阿越面前说自己在家里就像一个外人。

阿越进入高中,希望自己能够考入年段40名内,但结果是年段第7名,远远超出了自己的预期。感觉不到高兴,反而有些担心,担心自己下次会考差。刚进高一,阿越与某男生是好友,自认为很用心对待他,但他没有认真对待自己。于是,两人越走越远。现在,与同桌之间又发生了类似的事情,感到不开心。

阿越希望有个男生能理解自己,体贴、关爱自己,不开心时可以谦让并宠爱自己。好友一说到某些事时,阿越想得很多,而且总是往坏的方向想。当好友开玩笑,说出一些词,如“滚、出去、走开”,他就会很不开心,会发火。不喜欢独处,会感到很难受,希望有人来陪伴、安慰自己。

阿越不喜欢一个人待着,独处时会很难受。于是,以讨好的姿态与他人交往。他比较在意别人,所以会突然发脾气,为此,对交往的同学有些愧疚,希望通过主动道歉,对方能原谅自己,也向自己道歉。自己主动道歉后,对方没有什么反应,自己就不再跟他交往了。

不当的教养方式使阿越从小养成“以自我为主、在意别人、易激惹”的人格特征,害怕独处驱使阿越与不同的男生交往,并对自身倾向产生怀疑。优异的学业成绩掩盖了上述心理问题的存在,导致阿越的负面情绪和行为得不到改变。

阿越:刚进高一,我与某男生,是好朋友。我很用心对他,但是他没有认真对我。我就想,既然你不理我,我为什么要理你。于是,逐渐跟他疏离,越走越远。现在,我与同桌之间又发生了类似的事情,很不开心。并强调,自己在初中时与男生交往也是类似的情况。

我:你好像一直在重复这一模式,在这种行为模式背后,你有什么想法?

阿越:刚开始希望他们能理解我,我比较在意,希望他们能体谅我。由于自己比较在意别人,所以会突然发脾气,为此,对交往的同学有些愧疚,希望通过主动道歉,对方能原谅自己,也向自己道歉。自己主动道歉后,对方没有什么反应,自己就不再跟他交往了。

我:期待别人以你的方式对待你。

阿越:是的。

我:除此以外,在与男生交往过程中,你还有什么困惑?

阿越:我认为自己喜欢男生。

然后,他讲了一些理由。对女生没有那种冲动,不喜欢篮球、足球等体育活动,不喜欢男生经常讨论的话题,与女生聊天等。希望有个男生能理解自己,体贴、关爱自己,不开心时可以谦让并宠爱自己。

我:与你交往的这些男生中,什么样的特质吸引你?

阿越:知道你的需求,很大气,可以掌控一切。

我:爸爸是个怎样的人?

阿越:爸爸脾气暴躁,很冲动易怒。小时候,我作业不会做,他会凶我。

我:与你交往的男生中,在外貌或性格方面,是否与父亲有些相似?

阿越:是的,都有些外向,喜欢开玩笑,但我都是把玩笑当真的。当我一听到“滚、出去、走开”,我就不开心,会发火。

我:你有没有觉得,你与不同的男生交往,其实是在寻找你心目中的父亲,能理解、体谅你,但是你还没有找到,于是你就一直在寻找。

阿越:好像是这样的。

阿越:初中时,如果没有人理我,我会向老师请假回家。现在,身边有很多同学会来安慰我,陪伴我。

我:你一直掩藏自己的真实感受和想法,以讨好的姿态与人交往,就是为了有人陪。但是,当他们不能以你期待的方式对待你时,你会寻找下一个交往对象。

阿越与不同的男生进行交往,是希望能找到一个男生能理解自己,体贴、关爱自己,不开心时可以谦让并宠爱自己。独处时会产生“被抛弃”的感觉,为此,阿越采取“讨好型”的沟通方式,希望身边有更多的朋友能陪伴自己,但事与愿违,引发了更多的矛盾。

我在潜意识状态下找到了阿越的病理性记忆,他读小学时,父亲在开车,自己坐在后面,不知道什么原因,与父亲发生了争吵。父亲就停下车,让他出去。阿越就下了车,坐公交车回家,在公交车上还摔了一跤。阿越希望爸爸能原谅他,把他叫回去,但是没有。阿越感觉到委屈、生气、被抛弃。我对阿越的病理性记忆进行重组,他被抛弃的感觉下降了许多。

记忆重组干预两个多月后,阿越意识到与人交往时,要改变自己的沟通方式,真诚、适宜地表达自己。而这些需求,是因为在父亲身上得不到导致的一种补偿心理,明白这点之后,阿越改变了自己是取向偏差这一想法,对自身的取向进行了更深入、广泛的探索。

0 阅读:170
猜你喜欢

开济说育儿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