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棒虽然落地,谈判仍然在继续。
文|张培锐
当地时间10月4日,欧盟委员会发布声明,欧委会在对中国进口纯电动汽车征收关税的决定性投票获得了欧盟成员国的必要支持。
投票结果意味着欧盟委员会将有权对比亚迪、吉利和上汽等中国汽车企业征收最高35.3%的关税。欧盟委员会表示,这些关税将在欧盟标准的10%汽车税之上征收,叠加来看,关税最高为45.3%,且在10月30日前必须依法实施。
按照最终落地的标准,中国上汽集团将被欧盟征收“顶格”关税高达35.3%,吉利汽车18.8%、比亚迪17%、特斯拉7.8%,叠加10%基础关税之后,上汽将被征收45.3%、吉利28.8%,比亚迪27%、特斯拉17.8%。
欧盟发表的声明还表示,将继续努力与中国探索替代解决方案,该解决方案必须完全符合世贸组织规定、能够充分解决委员会调查所确定的损害性补贴、并且可监控和可执行。
同时,欧盟中国商会就此发表声明,表达对欧方推进贸易保护主义措施表示强烈不满。声明指出,中欧谈判团队仍在紧锣密鼓地谈判中,寻找可能的解决方案,商会强烈呼吁欧方审慎行事,推迟关税施行,致力于通过对话磋商妥善处理摩擦和分歧,避免双边贸易摩擦升级。
内部分歧“贯穿”关税落地
据欧盟规定,除非代表欧盟人口65%的15个欧盟国家中的特定多数投票反对该计划,否则欧盟委员会可以在未来五年内征收这一关税。
从结果来看,欧盟国家未能就中国电动汽车关税达成一致。
据路透社消息,欧盟消息人士周五称,欧盟国家未能明确投票支持或反对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高达45%的关税。其中,12个国家在决定性投票中选择弃权,德国在内的5个国家反对,法国在内10个国家投票支持。
关税落地前,路透社就曾报道,消息人士称法国、希腊、意大利和波兰将于周五投票支持对中国制造的进口电动汽车征收高达45%的关税,以推动欧盟贸易措施的落地。
据统计,法国、希腊、意大利和波兰四个国家的人口加起来就占到欧盟总人口的 39%。因此,欧盟委员会只需四个国家的支持便能通过反补贴关税的决定性投票。
尽管如此,德国和西班牙仍然表示坚决反对。此前高举反对旗帜的西班牙正“重新考虑”其对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关税的立场。9月11日,西班牙首相桑切斯结束访华后向媒体表示:“我必须直言不讳,我认为我们所有人都需要重新考虑对这一运动的立场,不仅是成员国,还有欧盟委员会。”
10月2日,德国联邦总理朔尔茨表示,希望通过与中国进行谈判以解决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临时反补贴税的争端。他强调,欧盟的反应不应该对自身造成伤害:“这就是为什么必须继续与中国进行有关电动汽车的谈判。”
德国联邦财政部长林德纳当天也呼吁德国政府,在10月4日欧盟的投票中反对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临时反补贴税,称欧盟委员会“以这种方式冒险”提出临时反补贴税的建议是错误的。他坦言,与中国的贸易战对欧洲汽车业弊大于利。
此外,德国汽车制造商也表达了反对立场。宝马集团董事长齐普策10月2日表示,联邦政府应该“采取明确立场,投票反对在欧盟征收额外关税”。他认为,征收这些关税不仅可能损害德国强劲的出口产业,而且可能“加深两国之间的裂痕”。
尽管欧盟国家未能达成高度一致,最终因弃权票过多,反补贴关税就此落地。
关税落地前再三调整
自2023年10月欧盟委员会发起针对中国产纯电动汽车的反补贴调查以来,双方的博弈从未停止。
今年6月12日,欧盟委员会发表声明,拟从7月4日起对从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征收高达38.1%的临时反补贴税。对配合欧盟调查但未单独抽样的中国纯电动汽车生产商征收21%的加权平均税,不配合调查的电动汽车制造商征收38.1%的关税。具体来看,上汽集团38.1%、吉利汽车20%、比亚迪17.4%。在评估特斯拉提交的证据之前,特斯拉可能被征收21%的关税。
一个月后,欧盟委员会再次宣布,自2024年7月5日起,对来自中国的纯电动汽车征收临时反补贴税。税率方面,中国主要汽车制造商上汽集团、吉利汽车和比亚迪分别面临37.6%、19.9%和17.4%的加征税率。其他配合调查的车企平均税率为20.8%,而未配合调查的企业则被征收高达37.6%的税率。相较于6月12日的初步公告,最终确定的税率有所下调。
经过多轮磋商,欧盟委员会于8月20日公布的最终草案中,临时反补贴税率再度有了小幅调整,为17%~36.3%。其中,比亚迪、吉利和上汽集团被加征的税率,分别从17.4%、19.9%和37.6%,小幅下调至17%、19.3%和36.3%;其他配合调查公司税率由20.8%上调至21.3%;其他非合作公司的税率由37.6%下调至36.3%。特斯拉是最大赢家,独享9%的税率,也就是说,其上海工厂出口到欧洲的Model 3所要缴纳的额外关税从20.8%一举降至9%。
为降低关税,车企也在持续努力。各公司先后提供最新资料后,欧盟计划再度小幅下调对从中国进口的纯电动汽车征收的临时反补贴税。
9月10日,路透社、彭博社等外媒报道称,据知情人士透露,其中,特斯拉的拟议税率将从9%降至7.8%,比亚迪维持17%的税率不变,吉利从19.3%降至18.8%,上汽集团从36.3%降至35.3%。其他配合调查公司的税率从21.3%降至20.7%,其他非合作公司税率从36.3%降至35.3%。这些附加关税将在现有的10%关税基础上征收。
还有一点值得关注的是,配合调查的公司的税率,从21.3%降至20.7%,基本上相当于回落到了7月初公布并实施的征税水平(20.8%)。适用这一税率的除了一汽、长安、东风、长城、零跑等中国车企外,还有宝马、大众集团等外资企业的在华合资主体,例如宝马与长城汽车合资生产电动MINI的光束汽车,以及大众安徽。
中欧对话窗口并未关闭
9月12日,欧盟委员会新闻发言人声称,中国机电商会和所有电动汽车生产商提交的关于欧盟电动汽车反补贴案的价格承诺解决方案均未达到要求,欧方打算拒绝相关价格承诺申请。
一周后,中国商务部部长王文涛在欧盟总部会见欧委会执行副主席兼贸易委员东布罗夫斯基斯,就欧盟对华电动汽车反补贴案进磋商。双方明确表达了通过磋商解决分歧的政治意愿,一致同意继续推动价格承诺协议谈判,全力致力于通过友好对话磋商达成双方均能接受的解决方案。
解决关税问题的新窗口也因此缓缓打开。路透社20日称,欧盟委员会表示,欧中同意加大努力,避免欧盟对中国制造的电动汽车加征进口关税,并可能重新审查此前被欧盟否决的最低价格承诺。
商务部部长王文涛的欧洲访问磋商,为避免征收新税的解决方案提供了可能,原定于9月25日的欧盟投票时间也随之推迟。
据路透社9月30日报道,一名欧盟高级官员9月30日表示,欧盟委员会愿继续与中方进行谈判,讨论关于避免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的潜在协议,即便在此类关税已经实施的情况下。
据三名知情人士透露,正在对中国产电动汽车进行反补贴调查的欧盟委员会已经根据它在9月计算出的数据,向欧盟27个成员国提交了对这类汽车的最终关税提议。
与此同时,这份提议还包括一份名为“事实陈述”的文本,文内声称,欧盟与中国的谈判迄今为止尚未解决有关中国补贴的分歧,但即使欧盟国家同意拟议中的关税税率,双方也可继续推进旨在达成妥协的谈判。
关税落地后,欧盟也积极回应了磋商的可能性。10月4日声明表示,欧盟将继续努力与中国探索替代解决方案,该解决方案必须完全符合世贸组织规定、能够充分解决委员会调查所确定的损害性补贴、并且可监控和可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