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缺憾的《沁园春·雪》为什么能成为经典?从词的诞生、问世说起

书生说文化 2024-10-03 14:50:42

前一段时间,笔者相继在网络上发表了一些评论《沁园春·雪》的文章,这些文章主要是从诗词创作和文学鉴赏角度,指出了这首词作存在的一些缺憾和不足。

比如违背了创作中文意连贯、题文一致的原则,又比如词中存在不合平仄,格律不严之处,再比如作品中既用词浅显,过于直白的地方,又有遣词晦涩,造句难懂的地方。

需要说明的是,笔者所指出的《沁园春·雪》这些不足和缺憾并不新鲜。在这首词发表不久,胡适先生便已经就上述几个方面对《沁园春·雪》作出了评判。

更需要说明的是,包括笔者在内所有人指出的《沁园春雪》在艺术方面的缺憾,丝毫不会妨害这首词的经典地位以及意义。

一言以蔽之,《沁园春·雪》之所以经典,并不在于这首词本身取得了多高的文学成就,也不是因为它蕴含着多高的审美价值,而是因为它的诞生、面世和流传过程都具有相当重要的历史意义。

关于这首词作的诞生时间,虽然有争议,但是一般认为,这首词写于1936年2月。

当时,刚刚在陕北站稳脚跟的中共中央,准备东渡黄河对日作战。1936年1月26日,红军的东征部队由长县出发,2月挺进至清涧县高杰村的袁家沟一带,进行了为期16天的休整。

此间,袁家沟飘起了鹅毛大雪,周围的山岭笼罩在一片白茫茫之中,雪后初晴,亲眼目睹这一壮丽雪景的领袖挥笔写下了《沁园春·雪》。

在这首诗中,有横扫六国,完成统一大业的秦始皇,有北逐匈奴,凿空西域德汉武帝,有开创贞观之治,初兴大唐的唐太宗,有初步结束中晚唐以及五代十国藩镇割据德宋太祖,有策马弯弓、驰骋亚欧大陆的元太祖成吉思汗。

这些人物,虽然在文治武功的成就上略有不同,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建立或巩固多民族统一国家,努力驱除外敌的一代雄主。

因此,我们可以想见,在内有军阀混战,外有日本侵略的情况下,词人是怀着怎样的心情叹惜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以及成吉思汗的。

笔者认为,顺着这条思路,我们也就不难理解,“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这一句所蕴含的词人的雄伟抱负:光前裕后,驱除日寇,再造统一。

这首词创作虽然很早,但是真正为世人所熟知,却是距离创作时间近十年以后的1945年。

抗日战争胜利后,应蒋介石之邀毛泽东于1945年8月28日从延安飞赴重庆与蒋介石进行了为期43天的谈判。

在这期间,毛泽东的诗友、旧识柳亚子,请求他填词一首,抄写相赠。于是,毛泽东便手书《沁园春·雪》一词,送给了柳亚子。

柳亚子得词不久,也填了一首《沁园春》,于当年的11月11日发表在《新华日报》上,引起了各界人士的兴趣,不少人都希望看到这首和词的原作。

1945年11月14日,《新民晚报》副刊《西方夜谭》的主编吴祖光在《西方夜谭》发表了毛泽东的《沁园春·雪》。这首词随即不胫而走,轰动山城。

值得思考的是,当时领袖已经有很多诗词作品,如果只是为了赠送友人,作为一个词人,他完全可以选择一首艺术上更成熟的作品,比如《忆秦娥·娄山关》等。

那么,柳亚子请求诗词相赠,领袖为什么选择被自己雪藏十年之久的《沁园春·雪》,这样一篇有着较为明显缺憾的作品给柳亚子这样一个作诗填词的行家里手呢?

领袖作为中国近现代史上,首屈一指的伟人,词人的身份,只是他众多身份之一,尤其是在重庆谈判期间,他是作为一个政治家出现在公众视野中的。

《沁园春·雪》虽然比不上《忆秦娥》等词作成熟,但它却蕴含了更为豪迈阔大的意象,更适合凸显领袖的豪迈风格和人格自信。

从《沁园春·雪》发表后引起的轰动效应看,这篇作品具有非凡的历史意义,是当之无愧的经典作品,它在艺术上的微小瑕疵和些许缺憾,无论是对于时人还是今人,便微不足道了。

0 阅读:12

书生说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